汽-水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9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水混合器,包括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口的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带数个喷射孔的分布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和下方的混合室,混合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自来水与废蒸汽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取消了原有的众多管道,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小、换热效率高、换热速度快的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液换热的汽-水混合器,尤其是用于化工棉料生产过程中对排放的废蒸汽进行余热回收的汽-水混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棉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蒸汽进行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均采用列管、盘管和套管等换热装置,属于间接换热方式,蒸汽和水在相互隔离的层内流动,蒸汽和水不直接接触,换热效率低,回收水温低,一般低于50℃,且因为换热器内管道长,蒸汽流量小,系统压力大于0.1MPa,热回收系统阻力大,换热速度慢;另外,此类换热器的部件多、结构复杂、设备投资大,因此,多年来废蒸汽的余热回收都未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小、换热效率高、回收水温高的汽-水混合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汽-水混合器,包括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口的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带数个喷射孔的分布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和下方的混合室,混合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汽口。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自来水和废蒸汽分别由上端的进口和混合室侧壁上的进汽口通入汽-水混合器,通过分布器的喷射孔将自来水喷射到混合室,与混合室内的废蒸汽直接接触而换热,到达回收废蒸汽余热的目的,换热后的热水由汽-水混合器下端的出口排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数个喷射孔在分布器上均布设置,以利将自来水均匀地喷射到混合室,实现自来水和废蒸汽的均匀混合,提高换热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进口和混合室的进汽口均分别设置在固定于壳体上端和混合室侧壁上的法兰盘上,便于此两进口实现与相应接口的良好密封,可以提高自来水和废蒸汽的输入压力,提高换热速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汽-水混合器采用自来水与废蒸汽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取消了原有的众多管道,减小了热回收系统的阻力,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小、换热效率高、换热速度快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水混合器,包括上端设有进水口2和下端设有出水口3的壳体1,进水口2设置在法兰盘4上,该壳体1内还设有分布器6,其上设有多个均布的喷射孔5,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7和下方的混合室8,混合室8的侧壁上还设有带进汽口9的法兰盘10。本技术的汽-水混合器,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小、换热效率高、换热速度快的特点,经实践证明,回收水温可达90℃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汽-水混合器,包括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设有带数个喷射孔的分布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和下方的混合室,混合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个喷射孔在分布器上均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口和混合室的进汽口均分别设置在固定于壳体上端和混合室侧壁上的法兰盘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水混合器,包括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口的壳体,该壳体内设有带数个喷射孔的分布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和下方的混合室,混合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汽口。本技术采用自来水与废蒸汽直接接触的换热方式,取消了原有的众多管道,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小、换热效率高、换热速度快的特点。文档编号F28C1/08GK2890814SQ20062003276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维智, 薛刚, 张仁旭, 熊仕明, 郭朝钢, 蔺志强 申请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水混合器,包括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设有带数个喷射孔的分布器,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方的液相室和下方的混合室,混合室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汽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智薛刚张仁旭熊仕明郭朝钢蔺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