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995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包括电机和内部为空腔结构输料装置,电机上连接有螺旋转轴,输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段、变径段和保压出料段,螺旋转轴沿输料装置轴向贯穿输送段、变径段和保压出料段;输送段靠近电机一端设置、与螺旋转轴或电机接触处密封,变径段内径从输送段开始逐渐减小、用于硝化纤维的挤压增密,远离变径段一端的输送段上开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利用螺旋转轴对硝化纤维素进行挤压,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粉尘,将硝化纤维素堆积密度增加到与人工挤压相当的程度,不影响溶解效果,对后续用户的使用不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
本技术属于纤维素增密装置
,具体涉及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
技术介绍
絮状硝化纤维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为0.1g/cm3左右,如果不对其进行增密,包装运输成本将非常高。目前絮状硝化纤维素现有的增密技术为人工干预挤压增密和碾压辊挤压增密。人工干预是在硝化纤维素接料包装的过程中人工抖动、挤压包装物内的物料,该方式劳动强度大,增密效果差,现场操作人员多,粉尘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碾压辊挤压是利用碾压机对硝化纤维素进行挤压,挤压后硝化纤维素为3-5mm的片状物,增密后的硝化纤维素由于机械挤压密度增强,溶解时间长,且在溶解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包裹,溶解不完全,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发展一种不影响硝化纤维使用效果的增密技术是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解决了现有硝化纤维增密技术增密效果差,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包括电机和内部为空腔结构输料装置,电机上连接有螺旋转轴,输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段、变径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和内部为空腔结构输料装置,所述电机(1)上连接有螺旋转轴(5),所述输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段(2)、变径段(3)和保压出料段(4),所述螺旋转轴(5)沿所述输料装置轴向贯穿输送段(2)、变径段(3)和保压出料段(4);所述输送段(2)靠近电机(1)一端设置、与螺旋转轴(5)或电机(1)接触处密封,所述变径段(3)内径从输送段(2)开始逐渐减小、用于硝化纤维的挤压增密,远离所述变径段(3)一端的输送段(2)上开设有进料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和内部为空腔结构输料装置,所述电机(1)上连接有螺旋转轴(5),所述输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段(2)、变径段(3)和保压出料段(4),所述螺旋转轴(5)沿所述输料装置轴向贯穿输送段(2)、变径段(3)和保压出料段(4);所述输送段(2)靠近电机(1)一端设置、与螺旋转轴(5)或电机(1)接触处密封,所述变径段(3)内径从输送段(2)开始逐渐减小、用于硝化纤维的挤压增密,远离所述变径段(3)一端的输送段(2)上开设有进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转轴(5)上设有间隔均匀的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2)、变径段(3)和保压出料段(4)的内壁经过整体抛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增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出料段(4)的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旭李长青赵利斌张朝俊梁三石张尧何春体曹学谦马君周红兵周立群程从勇郑少博刘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