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炉活动梁的一种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68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步进炉活动梁的导向装置。它由导向架2、支座3、导向舵4及立轴5等组成。支座固定于炉底基础上,导向舵4及立轴5装设在导向架2上。导向架2固定在步进炉活动梁的下部。导向舵4可以在支座3的凹槽内上下及前进后退运动。支座3与导向舵4及立轴5的适当配合,可防止步进炉在运送坯料中的跑偏。由于支座3与导向舵4是面接触,故承载能力大,还具有设备重量轻,制造安装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步进式加热炉活动梁的导向装置。由于钢坯两端宽度不一致。或因装炉时坯料中心与步进炉中心不重合等因素,会产生偏心负荷,引起步进炉在运送坯料时跑偏。跑偏严重时,坯料会撞坏炉墙或使坯料从梁上落下。为了防止或减少跑偏,有必要在活动梁上安装导向装置。现有技术中,是以6组辊轮来实现导向的。辊式导向有下列不足辊式导向是点接触,承受压力有限,因此不能用于大型步进式炉;设备制造安装复杂,且设备重量大,跑偏量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舵式导向装置,它改点接触为面接触,设备制造安装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步进炉活动梁的下部设置导向架,导向架内装有立轴,立轴上装有导向舵。支座固定在炉底基础上,支座制成凹槽形。安装时,导向舵处于支座凹槽内。在导向舵与支座相接触的两侧装有衬板。导向舵侧面与支座凹槽的接触为面接触。步进炉工作时,由于活动梁的运动,带动导向舵及导向架在支座凹槽内作上下,前进后退运动。支座与导向舵及立轴的适当配合,可防止或减少在运送坯料向前或向后运动中的跑偏。载荷偏心或框架受温度不均的变形等而产生的水平推力通过导向舵传递给支座和基础。由于导向舵可以沿立轴转动,即使活动梁因某些原因产生微变形,也不会产生卡死现象。舵式导向装置有如下特点1、舵式导向装置将原有的辊式导向的点接触改为面接触,承载能力大,因此,舵式导向装置可用于大型步进式加热炉。2、制造安装简单,设备重量轻。3、导向精度高,跑偏量小。本装置不仅用于步进炉活动梁的导向,还可用于超长,超重机件的导向。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舵式导向装置正视图图2舵式导向装置俯视图(A-A剖面)该装置由导向架2,支座3、导向舵4、和立轴5等组成。导向舵4及立轴5装置在导向架2上,导向架固接于活动梁的下部。支座3固定在炉底基础上,支座3制成凹槽形,导向舵可以在上述的凹槽内上下、前进、后退活动。导向舵4与支座相接触的两侧装有衬板1。导向架2和连接于导向架2上的立轴5与导向舵之间可以相对微小转动。导向舵4的两侧与支座3凹槽壁的接触为面接触。权利要求1.步进炉的一种导向装置,它由导向架(2)、支座(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架(2)上装有导向舵(4)、立轴(5)和衬板(1),导向架(2)固定在步进炉活动梁的下部,支座(3)固定于炉底基础上,支座(3)制成凹槽形,导向舵可以在上述的凹槽内上下、前进后退活动,导向舵(4)可以绕立轴(5)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舵(4)与支座(3)相接触的两侧装有衬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舵(4)的两侧面与支座(3)的凹槽壁的接触为面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步进炉活动梁的导向装置。它由导向架2、支座3、导向舵4及立轴5等组成。支座固定于炉底基础上,导向舵4及立轴5装设在导向架2上。导向架2固定在步进炉活动梁的下部。导向舵4可以在支座3的凹槽内上下及前进后退运动。支座3与导向舵4及立轴5的适当配合,可防止步进炉在运送坯料中的跑偏。由于支座3与导向舵4是面接触,故承载能力大,还具有设备重量轻,制造安装简单等特点。文档编号F27B9/00GK2147490SQ9222198公开日1993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纯, 张志新, 余家庆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步进炉的一种导向装置,它由导向架(2)、支座(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导向架(2)上装有导向舵(4)、立轴(5)和衬板(1),导向架(2)固定在步进炉活动梁的下部,支座(3)固定于炉底基础上,支座(3)制成凹槽形,导向舵可以在上述的凹槽内上下、前进后退活动,导向舵(4)可以绕立轴(5)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纯张志新余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