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测试
,特别的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已成为当前各大汽车研发部门最热门的课题,而如何在保证试验车辆安全性的条件下,检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动态车辆规避能力,则是智能汽车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现阶段,通常采用泡沫制作的目标假车代替实际车辆,与试验车辆一同行驶在试验道路上,作为试验车辆识别的目标假车,用于检测试验车辆的动态车辆规避能力。这样,一旦试验车辆的动态车辆规避能力较差,与目标假车发生碰撞,也只会导致泡沫制作的目标假车损坏,而不会造成试验车辆的损伤,从而保证试验车辆的安全性,并降低试验成本。目标假车系统分为目标假车底盘、目标假车仿真车身及目标假车充电系统。通常,为避免试验车辆与目标假车底盘发生碰撞,目标假车底盘通常具有较低的高度,一旦试验车辆与目标假车发生碰撞,摧毁目标假车底盘上方的泡沫车身的同时会爬上目标假车底盘,使得试验车辆的车身重量将全部集中到目标假车底盘的驱动系统上,容易使驱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板状的目标假车车架(10),所述目标假车车架(10)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目标假车车架上的驱动轮(1)和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轮(1)和所述目标假车车架(10)之间还安装有支座(2),所述驱动轮(1)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座(2)上,所述驱动轮(1)的至少一端穿过所述支座(2),并安装有从动同步带轮(3);所述驱动电机(4)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轮(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5),所述主动同步带轮(5)通过同步带(6)与从动同步带轮(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板状的目标假车车架(10),所述目标假车车架(10)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目标假车车架上的驱动轮(1)和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轮(1)和所述目标假车车架(10)之间还安装有支座(2),所述驱动轮(1)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座(2)上,所述驱动轮(1)的至少一端穿过所述支座(2),并安装有从动同步带轮(3);所述驱动电机(4)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轮(1)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5),所述主动同步带轮(5)通过同步带(6)与从动同步带轮(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的两端穿过所述支座(2),并均安装有所述从动同步带轮(3);所述驱动电机(4)同轴相对/相背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5),两个所述主动同步带轮(5)分别通过同步带(6)与所述驱动轮(1)两端的所述从动同步带轮(3)对应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驾驶测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包括中心转轴(21),所述中心转轴(2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2)可转动地安装在目标假车车架上;所述中心转轴(21)上垂直地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臂(23);所述驱动轮(1)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臂(23)远离所述中心转轴(21)的一端,且所述从动同步带轮(3)位于所述支撑臂(23)的外侧;所述中心转轴(21)与目标假车车架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受力收缩的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使所述支撑臂(23)远离所述中心转轴(21)的一端沿背离目标假车车架的方向向外转出,所述弹性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甲瑞,李文礼,刘刚,张正亮,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竹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