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21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尤其适用于窑尾带悬浮预热器的水泥干法回转窑。该气料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干法水泥回转窑的碳酸盐分解带,由窑胴体、衬砖和由多头螺旋体构成的带料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加气料之间及料壁之间的换热面积,使物料能均匀受热。(*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尤其适用于窑尾带悬浮预热器的水泥干法回转窑。回转窑是矿物热处理的一种常用设备,譬如水泥熟料的烧成,高级铝钒土熟料的烧结,高级镁砂的死烧,以及炼钢用活性石灰的制备一般都在干法回转窑中进行的。但在干法回转窑中高温气体和被处理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很有限,气固之间的传热、传质速率十分缓慢,气固两相之间的温差很大,通常大于400℃,最大的温差为700℃,出窑气体温度过高,窑的热效率偏低,系统的能耗高、产量低。现行的作法是在窑尾增设很高的悬浮预热器,但对如何提高回转窑本身的效率,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技术的目的是设法提高回转窑自身的热效率和反应效率,使之与窑尾的悬浮预热器和窑头的冷却机形成更合理的匹配,从而使系统的热耗降低,产量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回转窑内的碳酸盐分解带增设一个由窑胴体、衬砖和用耐高温抗腐蚀剥落的材料制成的多头螺旋状的带料器组成的气料热交换装置。使气料的接触面积增加1.6倍,料壁之间换热面积增加1.4倍,从而使物料的升温速率至少提高1.4倍。在相同的火焰温度下,增设该窑内的气料换热装置,可使物料的最高温度比干法中空窑升高100℃,而出窑气体的温度也将比中空窑降低100℃以上,这样就使得窑的效率提高,产量增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气料热交换装置进行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回转窑中的图示。图2是本技术的呈多头螺旋状的带料器在回转窑内的具体安装的示意图。图3是用来制作螺旋状带料器的耐高温抗剥落结构块。本技术的气料热交换装置1可装配在带悬浮预热器(或预热器分解器)2的干法水泥回转窑3的碳酸盐分解带,其安装长度因具体窑的结构和所处理的物料特性而异,为5-20米。本技术的气料热交换装置1由窑胴体4,窑胴体上的衬砖5和砌装在衬砖5上的带料器6构成。带料器6为用耐高温抗腐蚀剥落的结构块砌在碳酸盐分解带中的多头螺旋体7。多头螺旋体7的头数最少为8头以上。带料器的多头螺旋体7的结构块的横断面可选择梯形8,其与物料相接触的梯形边(即推动物料侧)的上半部为弧形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呈多头螺旋状的气料热交换装置既可增加气料之间的换热面积,又可增加料壁之间的换热面积;且当其随窑体一道转动时可搅拌并推动物料向前运动,使物料能均匀受热。权利要求1.一种由回转窑的窑胴体(4)、衬砖(5)组成的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带料器(6),该带料器(6)是由在回转窑内的碳酸盐分解带的衬砖(5)上砌成的多头螺旋体(7)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多头螺旋体(7)的头数在8头以上,带料器(6)的长度为5-20米。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螺旋体(7)是用耐高温抗腐蚀剥落的结构块砌成,该结构块的横截面为梯形(8),其与物料相接触的梯形边的上半部为弧形(9)。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尤其适用于窑尾带悬浮预热器的水泥干法回转窑。该气料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干法水泥回转窑的碳酸盐分解带,由窑胴体、衬砖和由多头螺旋体构成的带料器组成。本技术可增加气料之间及料壁之间的换热面积,使物料能均匀受热。文档编号F27B1/22GK2098659SQ9121666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徐德龙 申请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回转窑的窑胴体(4)、衬砖(5)组成的干法回转窑内的气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带料器(6),该带料器(6)是由在回转窑内的碳酸盐分解带的衬砖(5)上砌成的多头螺旋体(7)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