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4654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回转窑本体及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料斗、失重称及下料管,失重称设于料斗下方,与料斗的出料口连通,下料管设于失重称的出料口处;下料管的出料口伸入进料端口内部,其相对回转窑本体向外倾斜,中轴线与回转窑本体的中轴线呈锐角α;下料管出料口处设有刮板,其与回转窑本体的底部切面平行,延伸出下料管的宽度为30-60cm;下料管的出料口端面与回转窑本体的底部切面呈锐角β。采用上述结构后,回转窑装置能够控制下料管出料的后堆积在回转窑底部的料层厚度,使物料能够充分的进行还原及氧化反应,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技术介绍
现有钢铁企业中,多个环节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如烧结尘、高炉炼铁的重力灰、瓦斯灰、电炉炼钢烟灰及转炉炼钢污泥等。由于这些固体废弃物杂质含量高、含铁量低且难以处理利用,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都被放弃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这些固体废弃物中,还存在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元素。目前,在提取固体废弃物中的锌元素时,有利用氧化还原设备来进行提取的,目的是将其中的锌元素成为次氧化锌气体后再进行收集,而回转窑由于其一次性处理量大可作为优选的氧化还原设备。目前的生产设备中,对料层厚度的控制不重视,往往造成受热不均匀或物料未待反应就燃尽的现象,对次氧化锌气体的产出量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其能够控制下料管出料的后堆积在回转窑底部的料层厚度,使物料能够充分的进行还原及氧化反应,提高处理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包括回转窑本体及下料装置;回转窑本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本体(1)及下料装置(2);回转窑本体(1)设有进料端口(3)及送风端口(4);下料装置(2)包括料斗(5)、失重称(6)及下料管(7),失重称(6)设于料斗(5)下方,与料斗(5)的出料口连通,下料管(7)设于失重称(6)的出料口处;料斗(5)及失重称(6)均位于进料端口(3)的外侧,下料管(7)的出料口伸入进料端口(3)内部,下料管(7)相对回转窑本体(1)向外倾斜,其中轴线与回转窑本体(1)的中轴线呈锐角α;下料管(7)的出料口处设有刮板(8),其与回转窑本体(1)的底部切面平行,刮板(8)的长度为30‑60cm;下料管(7)的出料口端面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窑本体(1)及下料装置(2);回转窑本体(1)设有进料端口(3)及送风端口(4);下料装置(2)包括料斗(5)、失重称(6)及下料管(7),失重称(6)设于料斗(5)下方,与料斗(5)的出料口连通,下料管(7)设于失重称(6)的出料口处;料斗(5)及失重称(6)均位于进料端口(3)的外侧,下料管(7)的出料口伸入进料端口(3)内部,下料管(7)相对回转窑本体(1)向外倾斜,其中轴线与回转窑本体(1)的中轴线呈锐角α;下料管(7)的出料口处设有刮板(8),其与回转窑本体(1)的底部切面平行,刮板(8)的长度为30-60cm;下料管(7)的出料口端面倾斜于回转窑本体(1)的底部切面,下料管(7)的出料口远离进料端口(3)的一侧高于靠近进料端口(3)的一侧,使下料管(7)的出料口端面与回转窑本体(1)的底部切面呈锐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层厚度可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α为4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宏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