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2738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包括电机泵组,所述电机泵组包括第一电机和闭式变量柱塞泵,所述第一电机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油口连接第一分流阀块油口,所述第一分流阀块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一回转马达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分流阀块第二分流口连接第二回转马达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回转马达第二控制端和第二回转马达第二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二分流阀块的分流口,电机带动闭式变量柱塞泵提供动力油,驱动所述第一回转马达和第二回转马达转动螺旋桨的支撑管实现转舵。本发明专利技术全回转舵桨液压系统,工作可靠,噪音减小,功率范围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液压伺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
技术介绍
原有的全回转桨控液压系统采用的是开式回路控制系统,即泵源负责提供压力油,在回路上设置电液比例换向阀,通过电气信号对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舵桨装置的回转速度、方向和位置的控制。开式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系统不紧凑,对船仓空间造成极大浪费;2、系统复杂,效率低下,系统发热严重;3、系统控制重复精度低;4、舵桨高速换向时产生冲击和震动,运动平稳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其包括电机泵组,所述电机泵组包括第一电机和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第一电机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32油口连接第一分流阀块45油口,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二分流口连接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二控制端和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二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二分流阀块44的分流口,电机带动闭式变量柱塞泵32提供动力油,驱动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和第二回转马达43.2转动螺旋桨的支撑管实现转舵。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泵组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控制,保证液压伺服系统稳定工作。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32集成补油泵为系统提供补油压力,即闭式变量柱塞泵32包括主泵和补油辅泵;所述电机连接变量泵,所述主泵和辅泵油口并联后连接第一分流阀块45油口,所述辅泵油口还连接回转冷却单元送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回转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器25、吸油过滤器26、第一双联过滤器27;吸油过滤器26吸取油箱中的油品,所述吸油过滤器26连接辅泵吸油油路,辅泵压油口连接第一双联过滤器27送油口,所述第一双联过滤器27出油口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补油入口,所述第一冷却器25一端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泄露油口,所述第一冷却器25另一端连接油箱。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回转冷却单元,保证液压伺服系统稳定运行。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还包括润滑冷却单元,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出油口连接第二分流阀块44,所述润滑冷却单元送油油路连接压力油箱单元,在压力油箱液位低时为其补油。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包括:第二冷却器10、顺序阀12、第二双联过滤器18、齿轮泵19;第二电机连接齿轮泵19,所述齿轮泵19输油油路连接第二双联过滤器18进油口,所述第二双联过滤器18出油口连接顺序阀12进油口,所述顺序阀12出油口连接第二冷却器10进油口,所述第二冷却器10出油口输送润滑油品。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润滑冷却单元能够保证液压伺服系统进行润滑冷却操作。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器10分为三个油路,所述第二冷却器10第一油路通过第一节流孔7连接螺旋桨推进器,对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进行润滑,所述第二冷却器10第二油路通过第一单向阀8流回润滑冷却油箱,所述第二冷却器10第三油路通过第二节流孔9连接缓冲油箱。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二冷却器对三个油路进行冷却控制。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压力油箱单元包括:气动阀组、第一截止阀40、第二截止阀41、压力油箱;气动阀组连接压力油箱,通过气动阀组将压缩空气送入压力油箱,控制压力油箱的空气压力,所述第一截止阀40连接在润滑冷却单元和压力油箱单元的油路之间,所述第二截止阀为压力油箱放油口。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压力油箱对液压伺服系统提供压力油品,保证液压伺服系统油路畅通运行压力油品。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优选的,所述气动阀组包括:气动单向阀35、气动减压阀36、第一空气滤清器37、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38;所述压力油箱连接气动单向阀35一端,所述气动单向阀35另一端连接气动减压阀36一端,所述气动减压阀36另一端连接第一空气滤清器37一端,所述第一空气滤清器37另一端连接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38一端,所述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38另一端接入压缩空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动阀组对压力油箱单元的油箱压力进行控制。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截止阀20,所述第二截止阀20一端连接油箱,对回转冷却单元油箱放油口进行控制。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第二截止阀对对回转冷却单元油箱放油口进行控制。所述的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液位继电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所述回转冷却单元和润滑冷却单元的油箱分别安装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液位继电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安装空气滤清器、液位计、液位继电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装置,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全回转舵桨装置是一种新颖、紧凑、高效率、低污染的环保、节能型推进装置,使用对转桨,船舶调头灵活,原地回转、倒车快,航行安全,重量轻,航行方便,可省略常规的舵,改善驾驶员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本专利技术全回转舵桨液压系统,工作可靠,噪音减小,功率范围扩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空气滤清器2.液位计3.液位继电器4.温度计5.温度传感器6.单向阀7.节流孔8.单向阀9.节流孔10.冷却器11.节流孔12.顺序阀13.节流阀14.压力继电器15.压力表16.节流阀17.单向阀18.双联过滤器19.齿轮泵20.截止阀21.液位液温计22.温度继电器23.液位继电器24.空气滤清器25.冷却器26.吸油过滤器27.双联过滤器28.节流阀29.压力继电器30.压力表31.节流阀32.闭式柱塞变量泵33.液位计34.液位继电器35.气动单向阀36.气动减压阀37.空气滤清器38.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39.气动单向阀40.截止阀41.截止阀42.压力油箱43.1马达43.2.马达44.分流阀块45.分流阀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泵组,所述电机泵组包括第一电机和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第一电机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32)油口连接第一分流阀块(45)油口,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二分流口连接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二控制端和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二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二分流阀块(44)的分流口,电机带动闭式变量柱塞泵(32)提供动力油,驱动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和第二回转马达(43.2)转动螺旋桨的支撑管实现转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回转舵桨液压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泵组,所述电机泵组包括第一电机和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第一电机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32)油口连接第一分流阀块(45)油口,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一分流口连接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分流阀块(45)第二分流口连接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第二控制端和第二回转马达(43.2)第二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二分流阀块(44)的分流口,电机带动闭式变量柱塞泵(32)提供动力油,驱动所述第一回转马达(43.1)和第二回转马达(43.2)转动螺旋桨的支撑管实现转舵;所述闭式变量柱塞泵(32)集成补油泵为系统提供补油压力,即闭式变量柱塞泵(32)包括主泵和补油辅泵;所述电机连接变量泵,所述主泵和辅泵油口并联后连接第一分流阀块(45)油口,所述辅泵油口还连接回转冷却单元送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回转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器(25)、吸油过滤器(26)、第一双联过滤器(27);吸油过滤器(26)吸取油箱中的油品,所述吸油过滤器(26)连接辅泵吸油油路,辅泵压油口连接第一双联过滤器(27)送油口,所述第一双联过滤器(27)出油口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补油入口,所述第一冷却器(25)一端连接闭式变量柱塞泵(32)泄露油口,所述第一冷却器(25)另一端连接油箱;还包括润滑冷却单元,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出油口连接第二分流阀块(44),所述润滑冷却单元送油油路连接压力油箱单元,在压力油箱液位低时为其补油;所述润滑冷却单元包括:第二冷却器(10)、顺序阀(12)、第二双联过滤器(18)、齿轮泵(19);第二电机连接齿轮泵(19),所述齿轮泵(19)输油油路连接第二双联过滤器(18)进油口,所述第二双联过滤器(18)出油口连接顺序阀(12)进油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庆康李宁宁王忠江周公林黎海宏郑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