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容环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4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容环形炉,它包括炉底(1),在炉底(1)的内侧设内环炉墙(2),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其特点是在外环工字钢(9)上和下环钢结构(7)的外环斜梁(11)上设扇环钢构(12),扇环钢构(12)通过拉筋(13)与下环钢结构(7)连接,在扇环钢构(12)上设扇形钢构(14),扇形钢构(14)与上环钢结构(6)连接,在炉底(1)的扇形钢构(14)的外侧设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筑炉顶,是一种可提高生产率及加热能力、节省投资的变容环形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形加热炉
,具体地讲是一种可改变中径大小的变容环形炉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环形炉作为加热各种圆形构件的热工设备,一旦完成安装调试,其加热能力即生产率、炉底有效宽度随之确定,再进一步扩大其加热能力难度较大,这样使原有环形炉生产率及加热部件规格型号受到较大的限制,要提高生产率或增加加热部件的规格型号只有再安装新的环形炉,因而出现投资大,占地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变容的环形炉,主要解决现有的环形炉变容难及影响生产率及加热部件规格型号受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容环形炉,它包括炉底1,在炉底1的内侧设内环炉墙2,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及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轨道4和外环轨道5上分别设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在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上分别设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外环工字钢9和下环钢结构7的外环斜梁11上设扇环钢构12,扇环钢构12通过拉筋13与下环钢结构7连接,在扇环钢构12上设扇形钢构14,扇形钢构14与上环钢结构6连接,在炉底1的扇形钢构14的外侧设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筑炉顶。本技术的一种变容环形炉,其所述的扇环钢构12的断面为倒立三角形。本实新型所述的一种变容环形炉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在上环钢结构和下环钢结构上增加了扇环钢构和扇形钢构,使环形炉的中径成为可变的,因而是一种可变容的环形炉,可根据生产率的要求及加热部件的规格型号进行扩容,同时节省投资,提高环形炉的加热能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炉底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变容环形炉。实施例1,参见图1、2,加工制成炉底1,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及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轨道4和外环轨道5上分别固定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在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上分别固定安装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保证整个环形炉重心动平衡的前提下,根据设计尺寸要求制作扇环钢构12和扇形钢构14,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将扇环钢构12加工制成断面为倒立三角形结构,通过若干个高强螺栓将扇环钢构12固定在外环斜梁11上,再用连接槽钢作为拉筋13焊固于下环钢结构7上,再将扇环钢构12焊固于外环工字钢9上,通过连接螺栓将扇形钢构14固定在上环钢结构6上,并由扇环钢构12支撑,从而加工制成尺寸可变的炉底1,在炉底1内侧筑内环炉墙2,在炉底1外侧筑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进行筑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容环形炉,也可在原环形炉的基础上改建,即先保持内环炉墙不动,对炉顶作好临时性支撑,拆除外环炉墙,进行炉底的外扩改造,同实施例1,即在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上增加了扇环钢构12和扇形钢构14,使炉底1的外圆增大,即环形炉的中径扩大,再在炉底1外侧完成外环炉墙15及炉顶的外扩改造。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容环形炉,当需要改变其容积时,可拆开外环形炉墙,在保证整个环形炉重心动平衡的前提下,更换合乎要求的扇环钢构和扇形钢构,即可进行变容。权利要求1.一种变容环形炉,它包括炉底(1),在炉底(1)内侧设内环炉墙(2),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及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轨道(4)和外环轨道(5)上分别设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在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上分别设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其特征是在外环工字钢(9)和下环钢结构(7)的外环斜梁(11)上设扇环钢构(12),扇环钢构(12)通过拉筋(13)与下环钢结构(7)连接,在扇环钢构(12)上设扇形钢构(14),扇形钢构(14)与上环钢结构(6)连接,在炉底(1)的扇形钢构(14)的外侧设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筑炉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容环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环钢构(12)的断面为倒立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容环形炉,它包括炉底(1),在炉底(1)的内侧设内环炉墙(2),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其特点是在外环工字钢(9)上和下环钢结构(7)的外环斜梁(11)上设扇环钢构(12),扇环钢构(12)通过拉筋(13)与下环钢结构(7)连接,在扇环钢构(12)上设扇形钢构(14),扇形钢构(14)与上环钢结构(6)连接,在炉底(1)的扇形钢构(14)的外侧设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筑炉顶,是一种可提高生产率及加热能力、节省投资的变容环形炉。文档编号F27B13/00GK2861920SQ200520124769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旭午, 商锦宁, 毕建波, 迟黎明, 杨为国 申请人: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容环形炉,它包括炉底(1),在炉底(1)内侧设内环炉墙(2),炉底(1)包括定心辊道(3)、内环轨道(4)、外环轨道(5)及上环钢结构(6)和下环钢结构(7),内环轨道(4)和外环轨道(5)上分别设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在内环工字钢(8)和外环工字钢(9)上分别设内环斜梁(10)和外环斜梁(11),其特征是在外环工字钢(9)和下环钢结构(7)的外环斜梁(11)上设扇环钢构(12),扇环钢构(12)通过拉筋(13)与下环钢结构(7)连接,在扇环钢构(12)上设扇形钢构(14),扇形钢构(14)与上环钢结构(6)连接,在炉底(1)的扇形钢构(14)的外侧设外环炉墙(15),在内、外环炉墙顶部筑炉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午商锦宁毕建波迟黎明杨为国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