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6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包括第一周固定螺孔、第二周固定螺孔、外加强环、内加强环、刹车孔和刹车环,外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外围底端,第一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外加强环上,内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内部底端,第二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刹车环表面外围,刹车孔规则排列在刹车环内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刹车孔进行强制刹车,能保证在紧急时刻立即停机,采用双加强环,保证刹车环的机械强度,采用双固定,保证刹车座法兰盘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座法兰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法兰盘领域,具体为一种刹车座法兰盘。
技术介绍
刹车座法兰盘,就是在机器快速旋转却出现状况时,能让机器快速地停止下来的部件,市场上的一些刹车座法兰盘多采用摩擦降速的方法,如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不能快速停机,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刹车座法兰盘。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包括第一周固定螺孔、第二周固定螺孔、外加强环、内加强环、刹车孔和刹车环,外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外围底端,第一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外加强环上,内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内部底端,第二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刹车环表面外围,刹车孔规则排列在刹车环内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刹车孔的深度为0.5c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周固定螺孔采用正六边形方式排列在刹车环外圈,上述第一周固定螺孔对应第二周固定螺孔,每一个第二周固定螺孔的螺孔,对应两个第一周固定螺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刹车孔的深度为0.5cm,采用刹车孔进行强制刹车,能保证在紧急时刻立即停机,采用双加强环,保证刹车环的机械强度,采用正六边形方式排列在刹车环外圈,第一周固定螺孔对应第二周固定螺孔,每一个第二周固定螺孔的螺孔,对应两个第一周固定螺孔,采用双固定,保证刹车座法兰盘的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包括第一周固定螺孔5、第二周固定螺孔6、外加强环1、内加强环2、刹车孔4和刹车环3,外加强环1设置在刹车环3外围底端,第一周固定螺孔5设置在外加强环1上,内加强环2设置在刹车环3内部底端,第二周固定螺孔4设置在刹车环3表面外围,刹车孔4规则排列在刹车环3内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周固定螺孔、第二周固定螺孔、外加强环、内加强环、刹车孔和刹车环,所述外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外围底端,所述第一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外加强环上,所述内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内部底端,所述第二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刹车环表面外围,所述刹车孔规则排列在刹车环内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座法兰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周固定螺孔、第二周固定螺孔、外加强环、内加强环、刹车孔和刹车环,所述外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外围底端,所述第一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外加强环上,所述内加强环设置在刹车环内部底端,所述第二周固定螺孔设置在刹车环表面外围,所述刹车孔规则排列在刹车环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柳张强王跃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贝斯特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