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44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压缩组件,包括动盘、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动盘位于第一静盘与第二静盘之间,动盘与第一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动盘还与第二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与第一排气端口连通,第二压缩腔与第二排气端口连通,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用于排出不同压力的气体。通过使动盘分别与两个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有利于在两个压缩腔内形成不同压力的气体,从而分别经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实现不同压力的排气。免除了相关技术中需采用多个涡旋压缩机才能实现多排气压力的功能,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仅具有单一排气压力,要实现多温度制冷系统,需要接入多台压缩机,但这样会导致产品整体的成本增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通过单台压缩机实现同时提供多排气压力的涡旋压缩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压缩组件,包括动盘、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动盘位于第一静盘与第二静盘之间,动盘与第一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动盘还与第二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二压缩腔;其中,第一压缩腔与第一排气端口连通,第二压缩腔与第二排气端口连通,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用于排出不同压力的气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和压缩组件。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并通过这两个排气口进行独立排气,有利于排出不同压力的气体,从而实现单个涡旋压缩机双排气压力的功能。具体地,压缩组件具有动盘、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通过使动盘位于两个静盘之间,使动盘分别与两个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有利于在两个压缩腔内形成不同压力的气体,从而分别经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实现不同压力的排气。免除了相关技术中,需采用多个涡旋压缩机才能实现多排气压力的功能,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也免除了需在壳体内设置两组压缩组件,采用两个动盘分别与一个静盘相啮合所带来的结构复杂,涡旋压缩机体积增加等问题。而且,在将涡旋压缩机应用到制冷系统中时,有利于连接多个换热器而实现能量的阶梯利用,节约能源。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可随着动盘的旋转而在体积、形状等方面发生变化。动盘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一静盘围合形成的供气体进入、流动及受压排出的多个腔体均属于第一压缩腔,也即第一压缩腔包括动盘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一静盘围合而成的全部月牙形的腔体;以及动盘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二静盘围合形成的供气体进入、流动及受压排出的多个腔体均属于第二压缩腔也即第二压缩腔包括动盘在旋转过程中,与第二静盘围合而成的全部月牙形的腔体。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涡旋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体上还具有吸气端口,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均与吸气端口连通。在该设计中,壳体上可具有一个吸气端口,而使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均与该吸气端口连通,也即均经该吸气端口引入气体进行压缩,从而减小壳体的加工步骤,提高壳体的密封性。例如,吸气端口经第一静盘上的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一压缩腔连通,而在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上还开设相互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压缩腔,从而实现两个压缩腔均与一个吸气端口连通。再例如,吸气端口经第一静盘上的第一进气通道连通第一压缩腔,吸气端口还经第二静盘上的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二压缩腔。不限于上述举例。其中,吸气端口可直接连通第一进气通道或第二进气通道,也可通过壳体的内腔连通第一进气通道或第二进气通道,还可通过吸气通道,如吸气管连通第一进气通道或第二进气通道,进而连通两个压缩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体上还具有两个吸气端口,两个吸气端口中的一个与第一压缩腔连通,另一个与第二压缩腔连通。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两个吸气端口,使得第一压缩腔经其中一个吸气端口吸气,第二压缩腔经另一个吸气端口吸气,可有效避免两个压缩腔吸气混乱而影响吸气效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动盘包括朝向第一静盘的第一螺旋部和朝向第二静盘的第二螺旋部,第一静盘上具有第三螺旋部,第二静盘上具有第四螺旋部,第一螺旋部和第三螺旋部相啮合,第二螺旋部和第四螺旋部相啮合;第一压缩腔包括第一吸气腔和第二吸气腔;第二压缩腔包括第三吸气腔和第四吸气腔;第一吸气腔由第一螺旋部的外侧壁与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一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第二吸气腔由第一螺旋部的内侧壁与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一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第三吸气腔由第二螺旋部的外侧壁与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二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第四吸气腔由第二螺旋部的内侧壁与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二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进一步地,第一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小于第二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与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6至1.9;其中,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为第一吸气腔的容积和第二吸气腔的容积之和;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为所述第三吸气腔的容积和第四吸气腔的容积之和。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第一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比第二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小,例如第一排气端口为中压排气口,第二排气端口为高压排气口。通过使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与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的比值在0.6至1.9之间,也即相比较而言排气压力较低的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与排气压力较高的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的比值在0.6至1.9之间,有利于提高涡旋压缩机的能效。其中,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能够分别位于动盘的上下两侧,并且第一静盘既可位于动盘的上方,还可位于动盘的下方。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Vsmax1,可表示为最大吸气时月牙形面积Asmax1与动盘的第一螺旋部的高度H1的乘积,此处吸气容积不受限于螺旋部的延伸形式。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Vsmax2,可表示为最大吸气时月牙形面积Asmax2与动盘的第二螺旋部的高度H2的乘积,此处吸气容积不受限于螺旋部的延伸形式。至于最大吸气时月牙形面积Asmax1与最大吸气时月牙形面积Asmax2的大小具体如下:动盘相对于第一静盘移动的过程中将第一压缩腔分隔成多个腔体,依次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吸气腔和第二吸气腔;第一吸气腔由第一螺旋部的外侧壁与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三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第二吸气腔由第一螺旋部的内侧壁与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三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则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默认为第一吸气腔的最大容积与第二吸气腔的最大容积之和。例如,第一螺旋部和第三螺旋部呈对称圆渐开线型时,第一吸气腔的最大容积与第二吸气腔的最大容积相等,第一吸气腔的最大面积Asamax,即第一吸气腔在最大吸气容积时的横截面面积,与第二吸气腔的最大面积Asbmax,即第二吸气腔在最大容积时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则Asmax1=2×Asamax。而在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呈非对称圆渐开线型时,Asmax1=Asamax+Asbmax。同样地,动盘相对于第二静盘移动的过程中将第二压缩腔分隔成多个腔体,依次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三吸气腔和第四吸气腔;第三吸气腔由第二螺旋部的外侧壁与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四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第四吸气腔由第二螺旋部的内侧壁与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第四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则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默认为第三吸气腔的最大容积与第四吸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n压缩组件,包括动盘、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所述动盘位于所述第一静盘与所述第二静盘之间,所述动盘与所述第一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所述动盘还与所述第二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二压缩腔;/n其中,所述第一压缩腔与所述第一排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二排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端口和所述第二排气端口用于排出不同压力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排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
压缩组件,包括动盘、第一静盘和第二静盘,所述动盘位于所述第一静盘与所述第二静盘之间,所述动盘与所述第一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一压缩腔,所述动盘还与所述第二静盘相啮合以形成第二压缩腔;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腔与所述第一排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压缩腔与所述第二排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端口和所述第二排气端口用于排出不同压力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还具有吸气端口,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均与所述吸气端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两个吸气端口,所述两个吸气端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压缩腔连通,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盘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静盘的第一螺旋部和朝向所述第二静盘的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一静盘上具有第三螺旋部,所述第二静盘上具有第四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第三螺旋部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旋部和所述第四螺旋部相啮合;
所述第一压缩腔包括第一吸气腔和第二吸气腔;所述第二压缩腔包括第三吸气腔和第四吸气腔;
所述第一吸气腔由所述第一螺旋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
所述第二吸气腔由所述第一螺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
所述第三吸气腔由所述第二螺旋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
所述第四吸气腔由所述第二螺旋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第四螺旋部围合而成,并位于所述第二螺旋部位于外周的端部;
所述第一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端口的排气压力;
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6至1.9;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为所述第一吸气腔的容积和所述第二吸气腔的容积之和;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吸气容积为所述第三吸气腔的容积和第四吸气腔的容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第三螺旋部呈对称圆渐开线型;或
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所述第三螺旋部呈非对称圆渐开线型;或
所述第一螺旋部和/或所述第三螺旋部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型;或
所述第二螺旋部和所述第四螺旋部呈对称圆渐开线型;或
所述第二螺旋部和所述第四螺旋部呈非对称圆渐开线型;或
所述第二螺旋部和/或所述第四螺旋部呈阿基米德螺旋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涵林淑敏周杏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