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70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与烧结炉顶面连通的若干根竖直烟道,所述烟道内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液管和排气管分别从所述烟道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伸出所述烟道,所述进液管通过供水管连通水箱,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高温水泵,所述排气管连通蒸汽输送管道;对矿料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利用蒸汽进行热传递,使其能够达到将废气中所携带的热量回收利用的目的。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of steel sintering f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钢的源头是铁矿砂,即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纯粹的铁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铁砂矿主要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三种,这些都是铁的氧化物,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氧化方式。在生产钢铁所需要的原料中,最为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各种含有铁质的矿料。在矿料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300-400度的高温废气,如此高热量的热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率用,是降低钢铁厂生产成本以及实现热能回收利用实现节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对矿料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利用蒸汽进行热传递,使其能够达到将废气中所携带的热量回收利用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矿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烧结炉顶面连通的若干根竖直烟道,所述烟道内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进液管和排气管分别从所述烟道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伸出所述烟道,所述进液管通过供水管连通水箱,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高温水泵,所述排气管连通蒸汽输送管道。作为优选的,所述烧结炉的顶面内壁是向上凸的球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在所述烟道内的管体是不锈钢螺旋管道,所述排气管的伸出段外壁覆盖有保温玻璃棉。更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的出水端覆盖安装有连接盖,不同所述烟道内伸出的所述进液管均通过所述连接盖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盖呈半球形,所述连接盖的内壁与所述进液管的连通口拐角处设置有弧形引导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咋所述水箱的底面。更进一步的,不同的所述排气管均与所述蒸汽输送管道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排气管、所述供水管以及所述蒸汽输送管道的拐角均设置为弧形拐角。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矿料烧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300-400度的高温废气,在产生高温废气的烧结炉烟道内安装热交换管,热交换管通过进液管向其内部缓慢输送液态水,热交换管位于烟道内的部分与高温废气接触,使其内部的液态水与高温废气热交换,液态水被加热形成高温蒸汽,所形成的高温蒸汽从排气管中排出,进入蒸汽输送管道,利用蒸汽输送管道将产生的热蒸汽输送到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中进行利用,节能减排能量回收再利用的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烧结炉、2-烟道、3-热交换管、4-进液管、5-排气管、6-供水管、7-水箱、8-高温水泵、9-蒸汽输送管道、10-连接盖、11-连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与烧结炉1顶面连通的若干根竖直烟道2,所述烟道2内设置有热交换管3,所述热交换管3的进液管4和排气管5分别从所述烟道2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伸出所述烟道2,所述进液管4通过供水管6连通水箱7,所述供水管6上安装有高温水泵8,所述排气管5连通蒸汽输送管道9。在矿料烧结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300-400度的高温废气,在产生高温废气的烧结炉1烟道2内安装热交换管3,热交换管3通过进液管4向其内部缓慢输送液态水,液态水通过供水管6上的高温水泵8从水箱7能输送至热交换管3内,热交换管3位于烟道2内的部分与高温废气接触,使其内部的液态水与高温废气热交换,液态水被加热形成高温蒸汽,所形成的高温蒸汽从排气管5中排出,进入蒸汽输送管道9,利用蒸汽输送管道9将产生的热蒸汽输送到发电厂汽轮发电机中进行发电,节能减排能量回收再利用的效果明显。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烧结炉1的顶面内壁是向上凸的球面结构。这样从烧结炉1内产生的高温废气在上升到烧结炉1的顶面后,能够收到上凸的球面结构的引导,使其能够更好的进入烟道2中,并且相较于常规的有明显拐角的顶面,球面结构的顶面与烧结炉1的内壁不会出现明显拐角,这样高温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在拐角处形成死流造成高温废气不能高效进入烟道2的问题。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热交换管3在所述烟道2内的管体是不锈钢螺旋管道,所述排气管5的伸出段外壁覆盖有保温玻璃棉。将热交换管3在烟道2内的管体设置为螺旋管道,这样最大限度的增加热交换管3与高温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管3内的液态水与高温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液态水受到加热的效率。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请再结合图2所示的,所述供水管6的出水端覆盖安装有连接盖10,不同所述烟道2内伸出的所述进液管4均通过所述连接盖10与所述供水管6连通。通过单一的供水管6对不同的进液管4实施供水,降低整个系统的安装成本还能够便于想水箱7内进行加水,只需要对单一水箱7进行加水,即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热交换管3进行加水的目的。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盖10呈半球形,所述连接盖10的内壁与所述进液管4的连通口11拐角处设置有弧形引导结构,前述进液管4的管体插入所述连接盖10的盖体内,通过打磨,将前述连通口11位置的拐角打磨呈弧形。这样在液态水输送的过程中,半球形的连接盖10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盖10与供水管6之间形成拐角,造成局部液态水不能完全进入进液管4的问题,同时由于相比较而言,进水管4的管径小于供水管6的管径,在液态水从供水管6进入进水管4时,将连通口11的拐角处进行打磨,使其形成弧形引导结构,这样液态水能够更顺利的进入进液管4。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供水管6的进水端连通咋所述水箱7的底面。从而让水箱7内的液态水能够更好的进入供水管6,只要水箱7内存在液态水,就能够进入供水管6内,不会出现水箱7内的水因为液面过低而造成无法进入供水管6的情况,这样对于整个系统中水量的监控也更加便捷,只需要水箱7内有水,高温水泵8能够工作就能够保证有液态水能够进入热交换管3中进行热交换形成高温蒸汽。实施例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不同的所述排气管5均与所述蒸汽输送管道9连通。为了提高输气的效率,将若干根不同的排气管5均连通同一根蒸汽输送管道9,,将形成的高温蒸汽进行统一的输送。实施例8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进液管4、排气管5、所述供水管6以及所述蒸汽输送管道9的拐角均设置为弧形拐角。从而来避免进液管4以及供水管6内的水流形成死流,不能及时流通的问题;同时避免排气管5与蒸汽输送管9内的高温蒸汽因为直角拐角而造成流通输送不畅的问题。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烧结炉(1)顶面连通的若干根竖直烟道(2),所述烟道(2)内设置有热交换管(3),所述热交换管(3)的进液管(4)和排气管(5)分别从所述烟道(2)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伸出所述烟道(2),所述进液管(4)通过供水管(6)连通水箱(7),所述供水管(6)上安装有高温水泵(8),所述排气管(5)连通蒸汽输送管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烧结炉(1)顶面连通的若干根竖直烟道(2),所述烟道(2)内设置有热交换管(3),所述热交换管(3)的进液管(4)和排气管(5)分别从所述烟道(2)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伸出所述烟道(2),所述进液管(4)通过供水管(6)连通水箱(7),所述供水管(6)上安装有高温水泵(8),所述排气管(5)连通蒸汽输送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炉(1)的顶面内壁是向上凸的球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3)在所述烟道(2)内的管体是不锈钢螺旋管道,所述排气管(5)的伸出段外壁覆盖有保温玻璃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料烧结烟道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忠梁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