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701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退火炉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退火炉的高温烟气出口通过排烟管路接换热器的高温烟气进口,且高温烟气进口前端的排烟管路上串接有高温烟气阀,换热器的低温烟气出口接排空管路;换热器的低温空气进口接新风进气管路,换热器的高温空气出口通过高温空气管路连接退火炉的进气口,并且在高温空气管路上设置有高温空气阀;退火炉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旁路及旁通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新型的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可以对退火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加热常温新风,并根据退火炉工艺要求适时补充炉气,实现节约退火能耗、解决铝箔退火炉高温烟气热能浪费和热污染问题。

A recycling system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of flue gas from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铝箔在轧制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轧制油(主要成分为轻质煤油)做润滑清洗剂,所得半成品铝箔的带油量50mg/㎡左右,大部分半成品铝箔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处理,通过高温炉气将轧制油蒸发干净(除油率>95%)及调整力学性能才能变成铝箔成品进入下游生产环节使用。为满足铝箔退火工艺要求,铝箔退火炉生产过程根据退火工艺控制要求必须使炉气从常温逐步升温到200℃-320℃并长时间保持,在退火过程中外排的高温烟气平均温度在180℃—300℃之间。铝箔退火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退火炉中的烟气含油的浓度在500mg/m3以下,以防止发生产品表面“发黄、黑斑、除油不净”等问题和高浓度油气产生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退火过程中必须定期排烟(单台铝箔退火炉排烟气量不小于1000m3/h),同时定期向炉膛内补充新鲜空气(常温空气,简称:新风)以稀释炉膛内炉气的含油量,所补充的新风风量不小于1000m3/h。一方面,铝箔退火过程时间较长(24-300h),排烟时间较长且排烟的温度在150℃—300℃之间,烟气量也较大,排烟带走的热量较多,耗能大,热污染严重。另一方面,铝箔退火各工艺时段对补充新风有着严格的工艺控制要求,补充新风过量会造成炉压不稳定、炉温下降、增加炉气加热能耗,补充新风偏少会造成烟气含油浓度偏高、铝箔表面“发黄、油斑、除油不净”,严重时会有安全生产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退火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加热常温新风,并根据铝箔退火工艺要求自动运行的、实现节约退火能耗、解决铝箔退火炉高温烟气热能浪费和热污染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退火炉、换热器,退火炉高温烟气出口通过排烟管路接换热器的高温烟气进口,且高温烟气进口前端串接有高温烟气阀,换热器的低温烟气出口接排空管路;换热器的低温空气进口接新风进气管路,换热器的高温空气出口通过高温空气管路连接退火炉的进气口,并且在高温空气管路上设置有高温空气阀;退火炉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旁路,进气旁路上设置有旁通阀;换热器的高温烟气进口、高温空气出口设置有传感器;高温烟气阀、高温空气阀、旁通阀及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技术中,退火炉的个数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当退火炉的个数为2个或2个以上时,作为优选,所述排烟管路由排烟支管、排烟总管构成,至少两台退火炉的高温烟气出口分别通过排烟支管接排烟总管,排烟总管接换热器的高温烟气进口,排烟总管上设置有高温烟气阀,和/或排烟支管上设置有高温烟气分控阀;所述高温空气管路由高温空气支管、高温空气总管构成,各退火炉的进气口分别通过高温空气支管接高温空气总管,高温空气总管接换热器的高温气体出口,高温空气总管上设置有高温空气阀,和/或在高温空气支管上设置有高温空气分控阀。为了更为准确的控制退火炉炉内温度,还可以在新风换热器低温烟气出口、低温空气进口处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优选为气体温度传感器和/或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气体温度和/或气体流量数据。作为优选,还可以在排烟管路与排空管路之间设置有直排旁路,直排旁路上装配有直排阀,在对换热器进行检修及维护时可以不影响正常生产。所述直排阀可单独设置,也可与高温烟气阀一起设计为三通阀。作为优选,排空管路上串接有低温烟气阀,新风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新风进气阀,新风进气阀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为了克服较长管路产生的压力损失,可以在退火炉高温烟气出口、排烟管路和/或排空管路上串接排烟风机,在新风进气管路、高温空气管路和/或退火炉进气口处串接有进气风机,排烟风机和进气风机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装配有排污阀。本技术所述控制器可以是退火炉原有控制器,所有阀、风机由退火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及工艺要求进行控制;也可以是独立的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及退火炉信号进行控制。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能够对高温烟气进行热能回收用于加热常温新风,提高新风温度,具有可观的节能效果及经济价值,同时也减少了热污染问题;(二)新风经换热器预加热后,温度可实现50℃—100℃升高,再补充到铝箔退火炉的循环管路内,可明显降低退火炉加热器的最大功率输出,降低铝箔退火炉生产电耗;(三)在换热器处设置温度及流量传感器进行数据收集,配合排烟风机、进气风机控制排烟和新风的温度控制,能够实现铝箔退火各工艺时段新风补充的精准控制,避免出现炉压不稳定、炉温下降、烟气含油浓度偏高、铝箔表面“发黄、油斑、除油不净”等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实施例一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二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实施例三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3所示循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4所示循环系统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实施例四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6所示循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图7所示循环系统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退火炉,2、换热器,2.1、高温烟气进口,2.2、低温烟气出口,2.3、低温空气进口,2.4、高温空气出口,3.1、第一排烟风机,3.2、第二排烟风机,4、排烟管路,4.1、排烟支管,4.2、排烟总管,5、高温烟气阀,5.1、高温烟气分控阀,6、排空管路,7、直排旁路,8、直排阀,9、新风进气阀,10、进气风机,11、高温空气管路,11.1、高温空气支管,11.2、高温空气总管,12、进气口,13、高温空气阀,13.1、高温空气分控阀,14、进气旁路,15、旁通阀,16、新风进气管路,17、加热总成,18、加热总成风机、19、排污阀(手动球阀),20、高温空气风机,21、低温烟气阀,22、温度传感器,23、流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主要由退火炉1、换热器2及控制器构成,所述退火炉1为内置风机退火炉。退火炉1的高温烟气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排烟风机3.1,第一排烟风机3.1通过排烟管路4接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且高温烟气进口2.1前端的排烟管路4上串接有高温烟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退火炉(1)、换热器(2),其特征在于:/n退火炉(1)的高温烟气出口通过排烟管路(4)接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且高温烟气进口(2.1)前端串接有高温烟气阀(5),换热器(2)的低温烟气出口(2.2)接排空管路(6);/n换热器(2)的低温空气进口(2.3)接新风进气管路(16),换热器(2)的高温空气出口(2.4)通过高温空气管路(11)连接退火炉(1)的进气口(12),并且在高温空气管路(11)上设置有高温空气阀(13);/n退火炉进气口(12)处设置有进气旁路(14),进气旁路上设置有旁通阀(15);/n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高温空气出口(2.4)设置有传感器;/n高温烟气阀(5)、高温空气阀(13)、旁通阀(15)及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退火炉(1)、换热器(2),其特征在于:
退火炉(1)的高温烟气出口通过排烟管路(4)接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且高温烟气进口(2.1)前端串接有高温烟气阀(5),换热器(2)的低温烟气出口(2.2)接排空管路(6);
换热器(2)的低温空气进口(2.3)接新风进气管路(16),换热器(2)的高温空气出口(2.4)通过高温空气管路(11)连接退火炉(1)的进气口(12),并且在高温空气管路(11)上设置有高温空气阀(13);
退火炉进气口(12)处设置有进气旁路(14),进气旁路上设置有旁通阀(15);
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高温空气出口(2.4)设置有传感器;
高温烟气阀(5)、高温空气阀(13)、旁通阀(15)及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烟气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路(4)由排烟支管(4.1)、排烟总管(4.2)构成,至少两台退火炉(1)的高温烟气出口分别通过排烟支管(4.1)接排烟总管(4.2),排烟总管(4.2)接换热器(2)的高温烟气进口(2.1),排烟总管(4.2)上设置有高温烟气阀(5),和/或排烟支管(4.1)上设置有高温烟气分控阀(5.1);
所述高温空气管路(11)由高温空气支管(11.1)、高温空气总管(11.2)构成,各退火炉的进气口(12)分别通过高温空气支管(11.1)接高温空气总管(11.2),高温空气总管(11.2)接换热器(2)的高温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旺林刘玖鑫符林江侯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萨科森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