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92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连接有悬置托架,悬置托架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盘,悬置托架外套装有可前后滑动的框体,框体上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托盘的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悬置托架外并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框体的两竖向框边上,转轴上分布有若干拨齿,悬置托架对应转轴设有前后延伸的齿条,转轴上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茶叶发酵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翻动,避免底部茶叶因为不透气而发生变质,提高茶叶的品质。

A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加工中,需要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通常是将其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在相对湿度95%或者以上的环境下放置2-5小时,形成特有的红茶香气。为了满足红茶发酵的要求,需要用到红茶发酵装置。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层托盘。揉捻后茶叶层层放置在托盘上,保持箱体内的温湿度,发酵一段时间后再将茶叶从托盘上取出。现有茶叶发酵装置的缺点在于:茶叶是静置在托盘上的,若托盘上茶叶较厚,则位于底部的茶叶由于不能通气容易导致闷黄甚至霉变,影响红茶的品质,若托盘上茶叶较薄,则茶叶的加工量较少,影响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茶发酵装置,以改善现有红茶发酵装置底层茶叶透气性差而发生变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底座,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支架、后支架,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连接有悬置托架,悬置托架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盘,悬置托架外套装有可前后滑动的框体,框体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托盘的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悬置托架外并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框体的两竖向框边上,转轴上分布有若干拨齿,悬置托架上对应转轴设有前后延伸的齿条,转轴上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该红茶发酵装置可以放置在恒温室内使用,当然也可以在该红茶发酵装置设置恒温装置使其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采用上述结构后,框体可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前后滑动,转轴随之前后运动,由于齿轮、齿条能相互作用,由此带动转轴转动,转动中拨齿的可以对托盘中的茶叶进行翻动,避免底部茶叶因为不透气而发生变质,提高茶叶的品质。该红茶发酵装置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罩体,所述前支架、后支架、悬置托架位于罩体内,罩体上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可开启的门帘。罩体罩在外面,有利于保持其内部空间的湿度,提供良好的茶叶发酵环境。所述托盘的上方的设有吸水布,吸水布的上方设有水喷头,水喷头连接在供水管上。水喷头可以向吸水布喷水,水汽向外挥发后可提高罩体内的湿度,避免茶叶因为干燥而影响发酵。所述前支架、后支架的上部连接有左右两上导向杆,前支架、后支架的下部连接有左右两下导向杆,框体的顶部设有左右两个上导向套,两上导向杆分别穿过一上导向套,框体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下导向套,两下导向杆分别穿过两下导向套。在框体前后运动的过程中,上导向杆、下导向杆具有导向作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在框体下方并且位于两下导向杆之间的驱动丝杠,框体上固装有丝杠螺母,驱动丝杠穿过该丝杠螺母的内孔,驱动丝杠的外螺纹与丝杠螺母的内螺纹相适配,驱动丝杠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转动的动力机。驱动丝杠在动力机的驱动下转动能够驱使框体前后运动。所述动力机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减速机及与减速机动力连接的电动机。减速机具有减速作用,可以使框体以合适的速度前后运动,使茶叶的翻动速度不至过快。所述转轴为管状结构,转轴上分布有若干连通其内腔的出气孔,转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气管接头,气管接头固定连接在框体上,气管接头连接有柔性供气管。供气管向通过气管接头向转轴的内腔中通气,再通过出气孔向外吹出,在翻动茶叶的过程中可向茶叶中吹入空气,由此保证氧气的供应,避免湿润的茶叶因为厌氧菌繁殖而发臭。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在茶叶发酵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翻动,避免底部茶叶因为不透气而发生变质,提高茶叶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中针对悬置托架的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在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前支架2、后支架3,前支架2与后支架3之间连接有悬置托架4,悬置托架4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盘5,悬置托架4外套装有可前后滑动的框体6,框体6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托盘5的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转轴7,转轴7的两端均穿出悬置托架4外并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框体6的两竖向框边上,转轴7上分布有若干拨齿8,悬置托架4上对应转轴7设有前后延伸的齿条9,转轴7上设有与齿条9相啮合的齿轮10。该红茶发酵装置可以放置在恒温室内使用,当然也可以在该红茶发酵装置设置恒温装置使其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采用上述结构后,框体6可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前后滑动,转轴7随之前后运动,由于齿轮10、齿条9能相互作用,由此带动转轴7转动,转动中拨齿8的可以对托盘5中的茶叶进行翻动,避免底部茶叶因为不透气而发生变质,提高茶叶的品质。该红茶发酵装置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罩体11,所述前支架2、后支架3、悬置托架4位于罩体11内,罩体11上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可开启的门帘。罩体11罩在外面,有利于保持其内部空间的湿度,提供良好的茶叶发酵环境。前支架2、后支架3的上部连接有左右两上导向杆15,前支架2、后支架3的下部连接有左右两下导向杆16,框体6的顶部设有左右两个上导向套17,两上导向杆15分别穿过一上导向套17,框体6的底部设有左右两个下导向套18,两下导向杆16分别穿过两下导向套18。在框体6前后运动的过程中,上导向杆15、下导向杆16具有导向作用。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在框体6下方并且位于两下导向杆16之间的驱动丝杠19,框体6上固装有丝杠螺母20,驱动丝杠19穿过该丝杠螺母20的内孔,驱动丝杠19的外螺纹与丝杠螺母20的内螺纹相适配,驱动丝杠19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转动的动力机。驱动丝杠19在动力机的驱动下转动能够驱使框体6前后运动。动力机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减速机22及与减速机22动力连接的电动机23。减速机22具有减速作用,可以使框体6以合适的速度前后运动,使茶叶的翻动速度不至过快。转轴7为管状结构,转轴7上分布有若干连通其内腔的出气孔24,转轴7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气管接头25,气管接头25固定连接在框体6上,气管接头25连接有柔性供气管。供气管向通过气管接头25向转轴7的内腔中通气,再通过出气孔24向外吹出,在翻动茶叶的过程中可向茶叶中吹入空气,由此保证氧气的供应,避免湿润的茶叶因为厌氧菌繁殖而发臭。参照图3,在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中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为了表示清楚图3仅示出了改进部分的结构,如图所示,改进后的托盘5的上方的设有吸水布13,吸水布13的上方设有水喷头14,水喷头14连接在供水管上。水喷头14可以向吸水布13喷水,水汽向外挥发后可提高罩体11内的湿度,避免茶叶因为干燥而影响发酵。综上所述,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设有前支架(2)、后支架(3),前支架(2)与后支架(3)之间连接有悬置托架(4),悬置托架(4)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盘(5),悬置托架(4)外套装有可前后滑动的框体(6),框体(6)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托盘(5)的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转轴(7),转轴(7)的两端均穿出悬置托架(4)外并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框体(6)的两竖向框边上,转轴(7)上分布有若干拨齿(8),悬置托架(4)上对应转轴(7)设有前后延伸的齿条(9),转轴(7)上设有与齿条(9)相啮合的齿轮(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设有前支架(2)、后支架(3),前支架(2)与后支架(3)之间连接有悬置托架(4),悬置托架(4)上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盘(5),悬置托架(4)外套装有可前后滑动的框体(6),框体(6)传动连接有能驱使其前后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托盘(5)的上方设有左右延伸的转轴(7),转轴(7)的两端均穿出悬置托架(4)外并且分别转动连接在框体(6)的两竖向框边上,转轴(7)上分布有若干拨齿(8),悬置托架(4)上对应转轴(7)设有前后延伸的齿条(9),转轴(7)上设有与齿条(9)相啮合的齿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该红茶发酵装置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罩体(11),所述前支架(2)、后支架(3)、悬置托架(4)位于罩体(11)内,罩体(11)上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可开启的门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盘(5)的上方的设有吸水布(13),吸水布(13)的上方设有水喷头(14),水喷头(14)连接在供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架(2)、后支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茗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