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中华专利>正文

半导体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61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式空调器,其主要包括外壳、固定板、散热管、散热片、蒸发器以及自动温控电路,固定板位于外壳的中部,其一面设置“U”形槽,内置散热管位于U形槽内,紧贴散热管为散热片,内置散热管和外置散热管、水槽、水泵组成一个闭合水循环,蒸发器固定在固定板的另一面,两者之间固定一多个PN结连接成的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差电效应来实现致冷,耗能小,并能做到超静音和绿色环保效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半导体式空调器。目前,国内外汽车用空调器、室内空调器及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压缩机,制冷剂普遍采用的是氟利昂,其耗能量、噪音、体积都很大,生产成本高。由于氟利昂经常泄露,必须经常充氟利昂以达到制冷要求。同时泄露的氟利昂污染了大气,特别是对臭氧层破坏极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无压缩机的半导体式空调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空调器主要包括外壳、固定板、散热管、散热片及蒸发器,自动温控电路,固定板位于外壳的中部,固定板的一面上设置有“U”形槽,内置的散热管位于“U”形槽内,紧贴散热管为散热片,散热片上也设置有“U”形槽,其与固定板上的“U”形槽相对,在散热片的外侧设置一风扇,曲形散热管设置在风扇的前端,外置的曲形散热管和内置的散热管内充水,外置的散热管一端接一水槽,另一端和内置的散热管相通。内置的散热管和水泵相连,水泵和水槽均固定在外壳内壁上,两者通过一圆管相通。作为汽车应用时水泵和水槽可分体设计。蒸发器固定在固定板另一面,在固定板与蒸发器之间固定一多个PN结连成的硅板,在硅板一周设置隔热层,一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前面,在风扇前面设置风道口,自动温控电路主要包括由精密稳压元件IC/及外围元件组成的基准电压源测温放大电路、温度设定电路、自动控制电路及A/D模数转换和液晶LCD显示,感温元件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测温放大电路进入到A/D模数转换,在液晶LCD显示被测时温度,设定的温度在LCD上显示,被测的温度和所设定的温度相比较,当一致时,自动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吸合,断开整个电源。所述的固定板上的“U”形槽以及散热片上的“U”形槽的深度均为内置散热管管径的一半,两槽相对将内置的散热管固定。本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差电效应为实现致冷,和压缩机式的空调器相比,节能30%以上,并能做到超静音和绿色环保效果。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压缩机式空调器,它可广泛用于汽车、窒内空调器以及电冰箱的制冷机。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打开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相对于图1中的A-A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动温控电路原理图。图中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固定板5、外置散热管1、内置散热管4、散热片3和蒸发器7、自动温控电路,固定板5位于外壳的中部,其一面上设置有“U”形槽,内置散热管4位于“U”形槽内,散热片3上也设置有“U”形槽,其与固定板5上的“U”形槽相对应,两“U”形槽的深度均为内置散热管4管径的一半,两槽相对,将内置散热管4固定。在散热片3的外侧设置一风扇2,外置散热管1设置在风扇2的前端,外置散热管1和内置散热管4内充水,外置散热管1一端接水槽9,另一端和内置散热管4相通,内置散热管4和水泵10相连,水泵10和水槽9均固定在外壳内壁上,两者通过一圆管相通。以上形成水循环系统。在固定板5另一面固定一蒸发器7,固定板5与蒸发器7之间设置一PN结连接成的硅板6,在硅板6的一周设置隔热层,蒸发器7前面设置一风扇8。工作时,水泵10启动,硅板6热端产生的热量通过固定板5传至内置散热管4,内置散热管4一方面将热量传给散热片3另一方面通过其内的水循环将热量带走,风扇2将热气吹向外部同时硅板6的冷端产生的冷气传至给蒸发器7,由风扇8将其产生的冷气吹向室内或车内。如图3所示,所述的自动温控电路主要包括基准电压源A、测温放大电路B、温度设定电路C、自动控制电路D以及A/D模拟数转换、液晶显示LCD,基准电压源A主要由精密稳压元件IC及外围元件连接构成。测温放大电路B主要包括感温元件R10,运算放大器IC2、IC3及外围元件,放大器IC2的负极通过电阻R9稳移压元件IC1的C端,感温元件R10一端接放大器IC2的负极,另一端接输出端,运算放大器IC2的正极接基准电压源中的电阻W2、同时通过电位器W3、W4以及电阻R11组成一正反馈,用于补偿感温元件R10随温度的升高其灵敏度下降所带来的误差。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放大器IC3的负极,放大器IC3的负极接电位器W5,形成负反馈,放大器IC3输出端接开关K的一端。感温元件R10的信号经测温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开关K,A/D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LCD显示。放大后的信号作为温度设定的一个比较电压信号。温度设定电路C由运算放大器IC4、IC5和外围元件连接构成。放大器IC4的正极接测温放大电路B中的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IC4的负极接开关K的一端,负极同时接基准电压源作为设定信号,运算放大器IC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接运算放大器IC5的负极,负极接一电阻R7形成负反馈,运算放大器IC5的正极通过电阻R5接地。自动控制电路D主要包括放大器VT1和继电器J,由运算放大器IC5输出端通过电阻R8、二极管D1接三极管VT1的基极,VT1的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二极管D2和继电器J并联的一端,二极管D2和继电器J并联另一端接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基准电压源A为检测和设定部分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工作电压数据。感温电阻R10的信号通过测温放大电器B放大,放大的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由液晶LCD显示,放大的信号同时作为温度设定中的一个比较电压信号。当需要重新设定温度时,将功能开关K选到设定温度,设定的温度在LCD上显示,当室内或车内部温度达到的要设定的温度时,由设定电路C输出一信号使自动控制电路中的三极管VT1导通,继电器J吸合,整个电源断开,机器停止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半导体式空调器,具有外壳、固定板(5)、内置散热管(4)、外置散热管(1)、散热片(3)、蒸发器(7)以及自动温控电路中的基准电压源A、A/D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LCD,其特征在于固定板(5)位于外壳的中部,固定板(5)的一面上设置有“U”形槽,内置散热管(4)位于“U”形槽内,紧贴散热管(4)为散热片(3),散热片(3)上也设置有“U”形槽,其与固定板(5)的“U”形槽相对,在散热片(3)的外侧设置风扇(2),外置散热管(1)设置在风扇(2)的外部,内置与外置散热管(1)内充水,外置散热管(1)端接一水槽(9),另一端和内置散热管(4)相通,内置散热管(4)和水泵(10)相连,水泵(10)和水槽(9)均固定在外壳内壁上,两者通过一圆管相通,蒸发器(7)固定在固定板(5)的另一面,在固定板(5)和蒸发器(7)之间固定一由多个PN结连接而成的硅板(6),所述自动温控电路还包括测温放大电路B、温度设定电路C、控制电路D,测温放大电路B主要包括或温电阻R10,运算放大器IC2、IC3、及外围元件,运算放大器IC2的负端通过电阻R9接稳压元件IC1的C端,感温电阻R10一端接放放大器IC2的负板,另一端接其输出端,运算放大器IC2正板接基准电压源A中的电阻W2,同时通过电位器W3、W4及电阻R11组成正负馈。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放大器IC3的负极其负极接电位器W5形成负反馈,感温元件R10的信号经测温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功能开关K,由A/D模数转换成字信号通过LCD显示,同时放大的信号作为温度设定电路C中的一个比较电压信号。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式空调器,具有外壳、固定板(5)、内置散热管(4)、外置散热管(1)、散热片(3)、蒸发器(7)以及自动温控电路中的基准电压源A、A/D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LCD,其特征在于:固定板(5)位于外壳的中部,固定板(5)的一面上设置有“U”形槽,内置散热管(4)位于“U”形槽内,紧贴散热管(4)为散热片(3),散热片(3)上也设置有“U”形槽,其与固定板(5)的“U”形槽相对,在散热片(3)的外侧设置风扇(2),外置散热管(1)设置在风扇(2)的外部,内置与外置散热管(1)内充水,外置散热管(1)端接一水槽(9),另一端和内置散热管(4)相通,内置散热管(4)和水泵(10)相连,水泵(10)和水槽(9)均固定在外壳内壁上,两者通过一圆管相通,蒸发器(7)固定在固定板(5)的另一面,在固定板(5)和蒸发器(7)之间固定一由多个PN结连接而成的硅板(6),所述自动温控电路还包括测温放大电路B、温度设定电路C、控制电路D,测温放大电路B主要包括或温电阻R↓[10],运算放大器IC↓[2]、IC↓[3]、及外围元件,运算放大器IC↓[2]的负端通过电阻R↓[9]接稳压元件IC↓[1]的C端,感温电阻R↓[10]一端接放放大器IC↓[2]的负板,另一端接其输出端,运算放大器IC↓[2]正板接基准电压源A中的电阻W↓[2],同时通过电位器W↓[3]、W↓[4]及电阻R↓[11]组成正负馈。放大器IC↓[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放大器IC↓[3]的负极其负极接电位器W↓[5]形成负反馈,感温元件R↓[10]的信号经测温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功能开关K,由A/D模数转换成字信号通过LCD显示,同时放大的信号作为温度设定电路C中的一个比较电压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力
申请(专利权)人:赵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