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试剂盒、用途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00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偏肺病毒的检测;与此同时,还提供了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试剂盒,所述组合物的用途,以及用于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结合荧光探针法和熔解曲线法,能够在一管同时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进行分型,其成本低,通量高,耗时少,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并且操作简便,单管操作避免由于样本间交叉引起的假阳性和环境污染。

Composition, kit, application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respiratory related vir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试剂盒、用途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更具体地,涉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偏肺病毒的检测并分型。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大多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很多,通过临床症状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测很难鉴别确定所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呼吸道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急性呼吸道病的的病原体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等特点,可引起广泛的急性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在此之前已知有6种可以感染到人类,如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中的β类型冠状病毒,具有囊膜和刺突细胞学特征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ssR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从2019年12月发现至今,短短的3个多月,几乎在全世界爆发,在全球累积造成超过100万人感染,累积造成超过5万人死忙,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如发生在1918~1919年造成全球有二千万以上的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Influenza)、发生于1957年“亚洲流感”(AsianInfluenza)、发生于1968年的“香港流感”(HongKongInfluenza)和发生于1977年的“俄国流感”(RussianInfluenza),以及发生于2013年的H7N9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属副黏病毒科肺炎属的RNA病毒,临床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的病原,多见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症状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Adenoviruses,HAdv)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根据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特性不同,将其分为A~G7个亚种,共有52个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有不同的器官亲和性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对呼吸道、胃肠道、尿道和膀胱、眼、肝脏等均可感染。副流感病毒(HumanParainfluenzaviruse,HPIVs)是单链的RNA病毒,常常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其致病性仅次于RSV。与RSV一样,人类副流感病毒可以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它也能造成严重的反复感染的下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和有免疫缺陷人群中。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人类呼吸道感染之间存在病原学关系的新型副粘液病毒。2001年荷兰学者首次报道了HMPV,随后世界各国研究表明,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已经在人类中传播了至少50年。HMPV被认为是目前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原因,且与RSV属于同一家族,后者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第一大病因。HMPV与近10%的病因不明的呼吸道感染有关,可引起相当一部分婴儿、儿童和成人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上述7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征,严重的可能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是防止的根本。然而,通过临床症状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测很难鉴别确定所感染的病毒种类,而且病毒的培养条件较苛刻,造成培养阳性率低,甚至有些病毒在目前条件下尚不能培养,这给呼吸道感染患者及临床医生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速、客观的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方法,从而实现明确病原、及早诊断、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同时包括:第一组:如SEQID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ID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如SEQIDNO:4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如SEQIDNO:5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探针;和如SEQIDNO:7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上游引物、如SEQIDNO:8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9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探针;以及第二组:如SEQIDNO:10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1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如SEQIDNO:12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3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如SEQIDNO:14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5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16所示的偏肺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7所示的偏肺病毒下游引物。进一步地,第一组的探针上带有荧光报告基团,第二组的每一对的上游引物和/或下游引物带有荧光报告基团,并且第一组内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并且第二组内每一对的荧光报告基团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当第二组的每一对的上下游引物均带有荧光报告基团时,其荧光报告基团是一样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是指组合物中所用的荧光基团是不一样的,并且不会影响彼此的检测,即可以利用不同的通道进行检测。例如可以使用FAM、HEX、ROX和CY5,这些基团吸光值不接近,能选择不同的通道,因而不会互相干扰。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组采用的是荧光探针法,第二组采用的是熔解曲线法。具体地,荧光探针法的荧光报告基团在探针上,熔解曲线法的荧光报告基团在上游和/或下游引物的一个T碱基上。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第一组还包括:用于监控的内标上游引物、内标下游引物和内标探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同时包括:/n第一组:/n如SEQ ID 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n如SEQ ID NO:4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如SEQ ID NO:5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6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探针;和/n如SEQ ID NO:7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上游引物、如SEQ ID NO:8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9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探针;以及/n第二组:/n如SEQ ID NO:10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1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n如SEQ ID NO:12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3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下游引物;/n如SEQ ID NO:14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5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下游引物;和/n如SEQ ID NO:16所示的偏肺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7所示的偏肺病毒下游引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检测呼吸道相关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同时包括:
第一组:
如SEQID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ID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
如SEQIDNO:4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如SEQIDNO:5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乙型流感病毒探针;和
如SEQIDNO:7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上游引物、如SEQIDNO:8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9所示的呼吸道腺病毒探针;以及
第二组:
如SEQIDNO:10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1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下游引物;
如SEQIDNO:12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3所示的副流感病毒下游引物;
如SEQIDNO:14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5所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下游引物;和
如SEQIDNO:16所示的偏肺病毒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7所示的偏肺病毒下游引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第一组进一步包括如SEQIDNO:18所示的内标上游引物、如SEQIDNO:19所示的内标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20所示的内标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第一组的探针上带有荧光报告基团,第二组的每一对的上游引物和/或下游引物带有荧光报告基团,并且第一组内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彼此互不相同且互不干扰,并且第二组内每一对的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德勇邓中平戴立忠任小梅陈晓亮刘佳程星孙青芝
申请(专利权)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