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984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菌株筛选鉴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包括:获取土壤样品,置于250mL三角瓶中并加入生理盐水,并于摇床中振荡富集培养,获得土壤悬浮液;将土壤悬浮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并涂布于PDA分离培养基中培养;随机选取具有典型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次;纯化结束后将单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液中培养18h,摇瓶培养72h并测定其酶活性,确定目的菌株;将确定的目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试验,鉴定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产酶量,并保存在30%甘油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效率高,误差小,得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应用价值高,具有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A screening method of Candida for tannas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株筛选鉴定
,尤其涉及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单宁酸,是一种多酚类物质,除藻类、地衣及苔藓单宁酸含量低,茶叶、高粱、柿子、橡树、辽东栎、葡萄籽和葡萄皮等植物在未成熟期单宁酸的含量较高。单宁酸具有独特的涩味,能与蛋白质、果胶、生物碱等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根据单宁酸化学结构和特性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水解单宁酸和缩合单宁酸两大类。水解单宁酸分子中含有酯键,在单宁酶、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可水解成没食子酸或逆没食子酸和葡萄糖。而缩合单宁酸是黄烷醇衍生物,分子中的芳香环通过C-C键连接,因为不具有酯的结构,所以不易被单宁酶水解。但是,现有技术生产的单宁酶产量低,市场价格昂贵。单宁酰基水解酶(E.C.3.1.1.20),通常被称为单宁酶,是偶然在一个从单宁酸水溶液中合成没食子酸的试验中发现的。单宁酶将单宁酸完全水解为没食子酸和葡萄糖,转化的中间产物是2,3,4,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和两种单没食子酰葡萄糖。单宁酶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都有存在,但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来生产的,例如细菌、酵母和真菌。由于分离筛选出产生该酶的菌量较少,其产量也偏低,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污染,提取工艺较为复杂等问题,而且产单宁酶酵母菌的文献报道较少,仅有KenjiAoki于1976年从假丝酵母菌的培养液中纯化过单宁酶,迄今鲜有报到。单宁酶的应用较为广泛,其研究与应用已经深入到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及化妆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然而,现存有的产单宁酶的菌株酶活性低,且单宁酶在整个反应系统中与底物、产物混在一起,难以回收利用,且对其酶学性质、最佳发酵表达和工业大规模生产等因素的了解不足,单宁酶目前在实际应用上有所欠缺。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现有技术生产的单宁酶产量低,市场价格昂贵;产单宁酶酵母菌的文献报道较少,迄今鲜有报到。(2)现有技术生产得到的菌量较少,其产量也偏低,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污染,提取工艺较为复杂。(3)现存有的产单宁酶的菌株酶活性低,且单宁酶在整个反应系统中与底物、产物混在一起,难以回收利用,且对其酶学性质、最佳发酵表达和工业大规模生产等因素的了解不足,单宁酶目前在实际应用上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所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富集培养基、PDA分离培养基、YPD培养基;获取5.0~7.0g土壤样品,置于250mL的装有45~50mL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生理盐水,并于摇床中振荡富集培养,获得土壤悬浮液;步骤二,将配置得到的PDA分离培养基进灭菌,并冷却至40℃左右,倒入无菌培养基中,将步骤一得到的土壤悬浮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利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土壤悬浊液,滴加到PDA分离培养基中,并利用涂布棒将滴加的土壤悬浊液轻轻涂开,均匀分布于PDA分离培养基中,于25℃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d;步骤三,随机选取具有典型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次,转接至YPD培养基斜面于4℃下保存备用;步骤四,纯化结束后将单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液中培养18h,于30~35℃下,按照180~200r/min的频率摇瓶培养72h;取发酵完的发酵液,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并将其溶于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并恢复至原体积,得到粗酶液,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确定目的菌株;步骤五,将步骤四确定的目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试验,鉴定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产酶量,并保存在30%甘油中。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富集培养基、PDA分离培养基、YPD培养基配置方法包括:富集培养基:依次装有100ml水的250ml锥形瓶中按照葡萄糖50g/L、尿素1g/L的比例加入葡萄糖,然后向锥形瓶中继续加入酵母膏1.25g以及琼脂粉;将锥形瓶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冷却后测试培养基碱度,利用1mol/L的氯化钠调节pH值至7.2,121℃下灭菌20min即可;PDA分离培养基:将葡萄糖、蛋白胨、琼脂、酵母膏以及硫酸镁于115℃下灭菌20分钟;将单宁酸以及溴酚蓝于115℃下灭菌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45℃时,将二者进行混合即可;YPD培养基:将蛋白胨、酵母膏于高压121℃下灭菌20min;加入100ml灭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即可。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震荡富集培养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24~28h,震荡频率为180~200r/min。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的分离纯化方法为:(1)吸取1.0mL富集液,10倍梯度稀释至适当浓度后,涂布于平板鉴别培养基上,于培养箱中30~35℃恒温培养3~4d;(2)挑取单一菌落于鉴别培养基上划线纯化,30~40℃恒温培养3~4d,连传5代培养;(3)由变色圈的颜色深浅和直径大小可知单宁酶含量的高低,选出酶活性较稳定的菌株,保存备用。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分离纯化后的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保存方法为:选出酶活性较稳定的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株,转接至斜面培养基,并于40~45℃,150~170rmp/min培养3~4d,保存于3~5℃冰箱备用。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1)取7支洁净的具塞试管,空白管1支,对照管和测试管各3支,将浓度为0.005moI/L的没食子酸丙酯溶液和粗酶液在反应开始前放入40℃水浴中保温5-10min;2)在所有试管中都加入0.25mL没食子酸丙酯溶液,接着将0.25mLpH5.0、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加到空白管,0.25mL粗酶液加到测试管,将所有试管都放到40℃水浴保温5min;3)向所有试管中分别加入0.3mL浓度为0.05mol/L甲醇罗丹宁溶液,于40℃水浴保温5min;4)于对照管中0.25ml的粗酶液;并向对照管和测试管中加入浓度为0.5mol/L的KOH溶液0.2mL;于40℃水浴保温5min;5)向所有试管中加入4mL蒸馏水稀释,40℃水浴保温5min;6)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520nm处用蒸馏水做空白,测定反应混合物的吸光值;所有处理试管设置3个重复,取3个重复的平均值。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目的菌株的初筛方法为:挑取一环目的菌株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在25~30℃培养箱中静置培养24~28h;如果菌株产单宁酶就会水解培养基中的单宁酸产生没食子酸,使培养基中的溴酚蓝指示剂由蓝紫色变为黄色,在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变色圈,保留产生变色圈的菌株。进一步,所述溴甲酚绿培养基,所含组分为:PDA基础培养基,0.01%单宁酸指示剂,0.015%溴酚蓝指示剂,pH6.0。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目的菌株的复筛试验,包括:将初筛的目的菌株和工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配置富集培养基、PDA分离培养基、YPD培养基;获取5.0~7.0g土壤样品,置于250mL的装有45~50mL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生理盐水,并于摇床中振荡富集培养,获得土壤悬浮液;/n步骤二,将配置得到的PDA分离培养基进灭菌,并冷却至40℃左右,倒入无菌培养基中,将步骤一得到的土壤悬浮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利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土壤悬浊液,滴加到PDA分离培养基中,并利用涂布棒将滴加的土壤悬浊液轻轻涂开,均匀分布于PDA分离培养基中,于25℃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d;/n步骤三,随机选取具有典型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次,转接至YPD培养基斜面于4℃下保存备用;/n步骤四,纯化结束后将单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液中培养18h,于30~35℃下,按照180~200r/min的频率摇瓶培养72h;取发酵完的发酵液,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并将其溶于pH 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并恢复至原体积,得到粗酶液,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确定目的菌株;/n步骤五,将步骤四确定的目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试验,鉴定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产酶量,并保存在30%甘油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富集培养基、PDA分离培养基、YPD培养基;获取5.0~7.0g土壤样品,置于250mL的装有45~50mL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生理盐水,并于摇床中振荡富集培养,获得土壤悬浮液;
步骤二,将配置得到的PDA分离培养基进灭菌,并冷却至40℃左右,倒入无菌培养基中,将步骤一得到的土壤悬浮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利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土壤悬浊液,滴加到PDA分离培养基中,并利用涂布棒将滴加的土壤悬浊液轻轻涂开,均匀分布于PDA分离培养基中,于25℃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d;
步骤三,随机选取具有典型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次,转接至YPD培养基斜面于4℃下保存备用;
步骤四,纯化结束后将单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液中培养18h,于30~35℃下,按照180~200r/min的频率摇瓶培养72h;取发酵完的发酵液,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并将其溶于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并恢复至原体积,得到粗酶液,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确定目的菌株;
步骤五,将步骤四确定的目的菌株进行初筛、复筛试验,鉴定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产酶量,并保存在30%甘油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富集培养基、PDA分离培养基、YPD培养基配置方法包括:
富集培养基:依次装有100ml水的250ml锥形瓶中按照葡萄糖50g/L、尿素1g/L的比例加入葡萄糖,然后向锥形瓶中继续加入酵母膏1.25g以及琼脂粉;将锥形瓶进行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冷却后测试培养基碱度,利用1mol/L的氯化钠调节pH值至7.2,121℃下灭菌20min即可;
PDA分离培养基:将葡萄糖、蛋白胨、琼脂、酵母膏以及硫酸镁于115℃下灭菌20分钟;将单宁酸以及溴酚蓝于115℃下灭菌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45℃时,将二者进行混合即可;
YPD培养基:将蛋白胨、酵母膏于高压121℃下灭菌20min;加入100ml灭菌后的葡萄糖溶液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震荡富集培养的温度为30~35℃,时间为24~28h,震荡频率为180~200r/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产单宁酶假丝酵母菌菌落的分离纯化方法为:
(1)吸取1.0mL富集液,10倍梯度稀释至适当浓度后,涂布于平板鉴别培养基上,于培养箱中30~35℃恒温培养3~4d;
(2)挑取单一菌落于鉴别培养基上划线纯化,30~40℃恒温培养3~4d,连传5代培养;
(3)由变色圈的颜色深浅和直径大小可知单宁酶含量的高低,选出酶活性较稳定的菌株,保存备用。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洪陈华维曾宪为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容县奇昌种猪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