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头枕、汽车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2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头枕、汽车座椅及汽车。所述通风头枕包括:头枕泡棉、通风板、头枕杆、控制模块以及气泵;所述头枕泡棉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通风板套接在所述头枕泡棉中,并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头枕杆与所述通风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风板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通风头枕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气泵所产生的气体的输送过程,从而使得气体可顺序经过头枕杆、通风板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头枕泡棉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后排出,进而实现较佳的头枕通风效果。并且由于所述通风头枕未在通风板等头枕部位使用风扇等具有安全隐患的部件,因此在发生事故时不会对头枕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Ventilation headrest, car seat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头枕、汽车座椅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指一种通风头枕、汽车座椅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发展,乘员对车内的舒适性和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座椅头枕作为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部件,其舒适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在室外气温较高情况下,乘员在进入到车内时,汽车的制冷系统和座椅通风系统仅能顾及到乘员的正面、面部与背部,而头部后侧的通风舒适性易被忽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头枕内设置风扇来实现通风功能。但是,当车辆发生事故时,上述头枕由于内置了风扇,因此极易对乘员头部造成损伤,因而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头枕、汽车座椅及汽车,以实现较佳的头枕通风效果,且不影响头枕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风头枕,包括:头枕泡棉、通风板、头枕杆、控制模块以及气泵;所述头枕泡棉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通风板套接在所述头枕泡棉中,并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头枕杆与所述通风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风板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可选地,所述头枕泡棉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分别与所述通风板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一一对应。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通风板连接。可选地,所述气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可选地,所述头枕泡棉外包裹有头枕面套及米勒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通风头枕。可选地,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靠背悬簧;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靠背悬簧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所述的汽车座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气泵所产生的气体的输送过程,从而使得气体可顺序经过头枕杆、通风板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头枕泡棉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后排出,进而实现较佳的头枕通风效果。并且由于所述通风头枕未在通风板等头枕部位使用风扇等具有安全隐患的部件,因此在发生事故时不会对头枕的安全性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风头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风头枕中头枕泡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风头枕中通风板和头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风头枕中控制模块和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风头枕中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风头枕中头枕面套及米勒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头枕,包括:头枕泡棉1、通风板2、头枕杆3、控制模块4以及气泵5。所述头枕泡棉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所述通风板2套接在所述头枕泡棉1中,并且所述通风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21,以使气体可通过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21流向所述头枕泡棉1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11。由于所述通风板2是通过自身的第二通风孔21来进行气体传输的,而未采用风扇等在发生事故时具有一的安全隐患的部件,因此在发生事故时,不会对头枕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所述头枕杆3与所述通风板2固定连接。这里,所述头枕杆3与所述通风板2的固定连接为可通风的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头枕杆3为中空结构,这样既可以便于使气体从中流过,同时也不影响其外部总体构造。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通风板2连接。这里,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通风板2的连接为可通风的连接。所述气泵5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这里,所述控制模块4用于设置气体输送控制策略,从而控制气体执照设定好的控制策略流动。本实施例所述通风头枕的工作原理如下:1)所述气泵5根据启动信号,启动工作,产生气体并将气体输送给所述控制模块4;2)所述控制模块4按照设定的气体输送控制策略,控制气体通过所述头枕杆3输送给所述通风板2;3)气体经过所述通风板2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21流入所述头枕泡棉1;4)气体经过所述头枕泡棉1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11排出。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头枕通过控制模块4来控制气泵5所产生的气体的输送过程,从而使得气体可顺序经过头枕杆3、通风板2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21、头枕泡棉1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11后排出,进而实现较佳的头枕通风效果。并且,由于所述通风头枕未在通风板2等头枕部位使用风扇等具有安全隐患的部件,因此在发生事故时不会对头枕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优选地,所述头枕泡棉1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11分别与所述通风板2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21一一对应。即,所述头枕泡棉1上的第一通风孔11量与所述通风板2上的第二通风孔2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这样设置的优点是,有利于气体最大程度地从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21和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11中流过,从而起到更好的通风效果。在一具体应用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控制模块4可通过第一连接管41与所述通风板2连接。这里,所述第一连接管41为中空管,以便气体从所述控制模块4流向所述头枕杆3。在另一具体应用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气泵5可通过第二连接管51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以便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51从所述气泵5流向所述控制模块4。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头枕泡棉1外包裹有头枕面套及米勒层6。这样一来,气体在经过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11后,最终可通过所述头枕面套及米勒层6舒缓地排出,从而提升乘员头部后侧的通风舒适感。综上,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气体从气泵5到头枕面套及米勒层6的大体流向经过:气泵5→第二连接管51→控制模块4→第一连接管41→头枕杆3→通风板2→多个第二通风孔21→头枕泡棉1→多个第一通风孔11→头枕面套及米勒层6→排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通风头枕。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所述汽车座椅由于含有上述实施例中的通风头枕,因此具有所述通风头枕的功能和优点,此处不再赘述。在一具体应用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汽车座椅还可包括靠背悬簧7。所述控制模块4安装在所述靠背悬簧7上,以确保所述控制模块4稳定、不松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所述汽车由于含有上述实施例中汽车座椅,因此当然具有所述汽车座椅的功能和优点,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n头枕泡棉(1)、通风板(2)、头枕杆(3)、控制模块(4)以及气泵(5);/n所述头枕泡棉(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n所述通风板(2)套接在所述头枕泡棉(1)中,并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21);/n所述头枕杆(3)与所述通风板(2)固定连接;/n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通风板(2)连接;/n所述气泵(5)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泡棉(1)、通风板(2)、头枕杆(3)、控制模块(4)以及气泵(5);
所述头枕泡棉(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
所述通风板(2)套接在所述头枕泡棉(1)中,并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21);
所述头枕杆(3)与所述通风板(2)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4)与所述通风板(2)连接;
所述气泵(5)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泡棉(1)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11)分别与所述通风板(2)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2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头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文郑青涛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