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謇专利>正文

带有头枕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49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头枕的座椅,包括椅背,在所述椅背的上部设置有头枕,在所述头枕的下方椅背上开设有空槽,在所述空槽内通过下伸缩支撑杆连接有颈枕,所述颈枕为前端开有开口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内环与人体颈部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下伸缩支撑杆与所述颈枕的之间设置有旋转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颈部稳定套在头枕处,并使头部始终贴紧头枕,并设有机械及感应系统控制的冲击力缓释功能,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效避免或颈部向后拉伸至极至而造成的颈部扭伤或头部向前大力甩出造成的头部撞击伤害或头部撞击车顶的伤害或头部撞击车门造成的伤害,让使用者的乘车安全性得以大幅增强。(*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大巴、轮船、火车、航空、办公座椅这些头枕与座位一体设计的座椅。
技术介绍
对于轿车低靠背座椅而言,头枕是座椅上一个附件。目前公知的汽车座椅头枕构造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舒适性即支撑头部,二是保护性即减少汽车碰撞后的冲击力对乘员头颈的伤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行驶过程的不稳定带给乘员身体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尤其表现在头部不断摇晃,进而造成颈部负担太大从而形成疲劳感。而现在的头枕造型只注重头部支撑忽略了对颈部的支撑,特别是在乘员处于瞌睡状态时,现有的汽车座椅以及头枕缺乏对颈部有效支撑及对头部稳定支撑导致乘员因此东倒西歪,异常乏累。另一方面,头枕实际上也是头部和颈部保护装置。比如,当一辆车被追尾,它会加速向前,同时车座施压推动乘员的躯干往前,头部却因为惯性而滞后,这种滞后将持续到颈部被拉伸到极限为止,然后头部就像鞭稍一样被颈部加速甩向前方,“头—颈受伤”这个术语由此而来。众所周知,如果乘客的头部没有剧烈地从躯干上扭动,那么即使汽车受到严重冲撞,其颈部也不会受伤。因此,头部与躯干之间剧烈错位造成的颈部损伤可能是大多数头—颈受伤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一些制造商对头枕进行了改进,比如,将头枕设计成随座椅自动调节,这样,高个乘员为了获得腿部活动空间而把座位后调,与此同时头枕自动调高,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另外一些厂家合成了一套活动系统来自动调节头枕的位置。例如通用汽车捕捉手套设计,它们将头枕附加在座位后背的杠杆臂上,它会随着乘员背部挤压座椅而自动向上和向前进行调节。沃尔沃的头—颈受伤防御机制将良好的头枕几何功效与特殊的座位后背铰链结合在一起,可以轻轻地向前推动乘员的身体,从而给头枕充足的时间来控制头部。另外,比如专利号为ZL0026016.0的头枕专利和专利号为ZL02248372.1的头枕专利,以及被大多数轿车采用的挂在头枕与座椅之间的骨头形状的辅助头枕装置,这些改进可以比较好的解决颈部支撑和头部侧弯的问题,使得乘员的颈部舒适性得到提高。不过,这些改进依然无法解决“头部与躯干之间剧烈错位造成的颈部损伤可能是大多数头—颈受伤的原因”这一关键问题。保持头颈在正常行驶中的稳定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专利号为ZL00236016.0的头枕专利中的两侧支撑板设计以及专利号为ZL02248372.1专利中的凹形设计。但对头颈的安全并不是这些改进者认为的这么简单和表象的问题。在紧急情况,比如,追尾、急刹,急弯等情况下,无论是通用汽车的捕捉手套设计还是沃尔沃的头—颈受伤防御机制都无法做到避免“头部与躯干之间剧烈错位”的情况发生,因为这些改进对于头颈而言只是被动的接受;至于专利号为ZL0026016.0的头枕专利更因为其头枕两侧的支撑板更可能成为紧急情况下乘员的致命杀手(头部在回弹后可能撞击到板上),其专利中提到的为防止造成头部伤害而在乘员头部戴帽子与或系带子与头枕相连的设想在实际实施中并不具有被大众接受的可行性。可以说,要保持头颈在紧急状况下的与身躯稳定,目前的各种改进都无法做到根本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头颈在紧急状况下与身躯稳定,提高座椅安全性能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头枕的座椅,包括椅背,在所述椅背的上部设置有头枕,在所述头枕的下方椅背上开设有空槽,在所述空槽内通过下伸缩支撑杆连接有颈枕,所述颈枕为前端开有开口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内环与人体颈部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下伸缩支撑杆与所述颈枕的之间设置有旋转定位装置。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在所述椅背的上部开设有枕槽,所述头枕嵌入在所述枕槽内,所述的头枕由支撑枕和辅助枕组成,所述辅助枕通过上伸缩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枕前方,在所述上伸缩支撑杆与所述辅助枕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定位装置,所述辅助枕的外部轮廓与所述颈枕的内环形状相匹配,所述颈枕在闭合状态下贴合在所述辅助枕的外侧。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在所述上伸缩支撑杆和所述下伸缩支撑杆同时收缩的状态,所述辅助枕的两侧高于颈枕表面1cm。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在所述支撑枕内设置有支撑支架,所述上伸缩支撑杆和下伸缩支撑杆分别通过传输结构与所述支撑支架连接。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的传输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支架端部的正反传动电机,在所述正反传动电机的两端分别带有传动齿轮,在所述的每个传动齿轮下设置有带有齿条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由传动杆滑动槽支撑并提供滑动轨道,所述传动杆滑动槽由所述支撑支架固定支撑,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与所述上或下伸缩支撑杆固定连接并带动上或下伸缩支撑杆前进或后退。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的传输结构包括中空外管,在所述中空外管的内壁两侧对应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的上或下伸缩支撑杆套接在所述的中空外管内,在所述的上或下伸缩支撑杆上设有定位杆,在两端定位杆的中心设置有压力弹簧,通过压力弹簧的作用,使所述定位杆的两端进入或离开所述限位槽内,从而实现上或下伸缩支撑杆的伸缩和定位。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在所述的支撑枕内设置有集成盒,所述集成盒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可开启盖板,所述的支撑支架和所述传输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的上或下伸缩支撑杆穿过所述的壳体。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在所述椅背的靠近肩背的位置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开关通过电线与所述传输结构的正反传动电机连接,从而控制上下伸缩支撑杆的伸缩。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下伸缩杆的横向长度为6cm。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颈枕内环的后侧上下端部为斜曲面结构。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的辅助枕的外表面是与人头后部形状相配的内陷的弧形。所述的带有头枕的座椅,所述的旋转定位装置包括在所述的上或下伸缩杆连接端的齿轮和设置在颈枕或辅助枕端的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相互捏合,在所述上或下伸缩杆连接端的齿轮上设置有卡位装置。本技术以避免在紧急情况“头部与躯干之间剧烈错位”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提供一种全新设计理念的特殊造型头枕座椅,通过增加颈枕的方式,通过下伸缩支撑杆控制颈枕的伸出和收缩,在下伸缩杆与颈枕之间设置有旋转定位装置,从而可以控制颈枕在不用的时候向上闭合,在使用的时候拉开使用,这样,在紧急情况(追尾、急刹,急弯、正面撞击等情况)发生时候,本技术能将颈部稳定套在头枕处,并使头部始终贴紧头枕,有效避免在紧急情况下颈部向后拉伸至极至而造成的颈部扭伤或头部向前大力甩出造成的头部撞击伤害或头部撞击车顶的伤害或头部撞击车门造成的伤害,让使用者的乘车安全性得以大幅增强,配合安全带的使用和安全气囊的作用可以使乘员获得全面的安全保护,提升现有汽车安全保护标准。此外,该带有头枕的座椅能克服现有汽车座椅头枕无法解决颈部有效支撑以及头颈部稳定的缺陷,能很好的解决乘员头部及颈部有效支撑及符合个性舒适需求的问题,使得乘坐舒适性得到有效改善。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颈枕在闭合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颈枕在打开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内部结构主视图;图5为支撑枕内部结构侧视图;图6为支撑枕内部结构主视图;图7为支撑枕内部结构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侧视图;图8为旋转定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头枕的座椅,包括椅背,在所述椅背的上部设置有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枕的下方椅背上开设有空槽,在所述空槽内通过下伸缩支撑杆连接有颈枕,所述颈枕为前端开有开口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内环与人体颈部的形状相适配,在所述下伸缩支撑杆与所述颈枕的之间设置有旋转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謇
申请(专利权)人:钟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