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913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包括换填层、复合防排水层和深层排水盲沟,换填层填筑在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上,换填层内采用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复合防排水层位于换填层和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之间用于将地下水导入到深层排水盲沟中。通过基床底层A组和B组填料换填膨胀性和超固结性强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使其在遇水或开挖路堑时,能减小上拱力和变形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通过复合防排水层及时将地下水导入深层排水盲沟中,避免地下水渗入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中从而导致其隆起,有效解决了强膨胀土或膨胀岩遇水膨胀引起的隆起问题,满足对平顺性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

Anti uplift structure of ballastless track tramcar in strong expansive soil or swelling rock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工程领域,特别是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
技术介绍
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具有强烈的膨胀性和超固结性,在遇水或路堑卸荷开挖的时候,均会产生较大的上拱力,这是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有轨电车修建将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有轨电车无砟轨道通过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一般采用锚索锚杆对地基进行加固,但当膨胀力较大、地下水位较浅时,将面临锚索或锚杆加固效果不佳、基床受地下水波动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当膨胀力较大、地下水位较浅时,将面临锚索或锚杆加固效果不佳、基床受地下水波动影响的问题,提供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包括换填层、复合防排水层和深层排水盲沟;换填层填筑在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上,换填层内采用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复合防排水层位于换填层与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之间,复合防排水层用于将地下水导入到深层排水盲沟中。通过上述结构,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的填料性质稳定,填筑效果好并且压实度高,通过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换填膨胀性和超固结性强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使其在遇水或开挖路堑时,能够减小上拱力和变形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复合防排水层用于防止换填层中的水渗入下部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中,同时能够及时将地下水导入深层排水盲沟中,避免地下水渗入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中从而导致其隆起,有效的解决了强膨胀土或膨胀岩遇水膨胀引起的隆起问题,其次复合防排水层还可以防止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中的地下水进入换填层,满足有轨电车对平顺性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复合防排水层包括两层中粗砂层和一层复合排水隔离垫,复合排水隔离垫位于两层中粗砂层之间。通过上述结构,中间的复合排水隔离垫用于形成排水通道,上下两层中粗砂层用于形成支撑防止复合排水隔离垫嵌入排水通道中,并且具有较高的排水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复合排水隔离垫包括长丝无纺土工布、隔离垫和两布一膜,长丝无纺土工布位于隔离垫的顶部,两布一膜位于隔离垫的底部。通过上述结构,长丝无纺土工布具有渗水和透水的作用,隔离垫具有变形回弹的特性,对上部列车传递至下部的荷载及下部未换填层遇水产生的上拱力能够起到缓冲和扩散的作用,两布一膜的防水效果很好,使复合排水隔离垫不仅可以防排水,还能够缓冲和扩散荷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复合防排水层沿道路宽度方向的中部高于复合防排水层沿道路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上述结构,使复合防排水层中的水能够朝着限定的方向流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深层排水盲沟位于换填层底部两侧。通过上述结构,在换填层底部的两侧开挖深层排水盲沟能够将地下水排入深层排水盲沟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深层排水盲沟上间隔设有集水井,集水井用于连接市政排水管网。通过上述结构,通过集水井将地下水引入市政排水管网及时排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还包括轨道结构和基床表层,基床表层位于换填层的顶部,轨道结构位于基床表层的顶部。基床底层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能增强线路强度,使轨道结构更坚固稳定,并具有抗变形能力,同时能够扩散作用于基床底层的应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换填层底部位于大气急剧影响层之下。通过上述结构,有效控制换填层的变形问题。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即大气影响特别显著的深度,一般为大气影响深度的45%。大气影响深度是指在自然气候作用下,由降水、蒸发、地温等因素引起土的升降变形的有效深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按层铺设。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的填料性质稳定,填筑效果好并且压实度高,通过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换填膨胀性和超固结性强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使其在遇水或开挖路堑时,能够减小上拱力和变形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复合防排水层用于防止换填层中的水渗入下部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中,同时能够及时将地下水导入深层排水盲沟中,避免地下水渗入强膨胀土或膨胀岩中从而导致其隆起,有效的解决了强膨胀土或膨胀岩遇水膨胀引起的隆起问题,其次复合防排水层还可以防止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中的地下水进入换填层,满足有轨电车对平顺性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有轨电车无砟轨道地基加固构造横断面设计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排水隔离垫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轨道结构;2-基床表层;3-换填层;4-深层排水盲沟;5-复合防排水层;51-复合排水隔离垫;511-长丝无纺土工布;512-隔离垫;513-两布一膜;6-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包括轨道结构1、基床底层2、换填层3、深层排水盲沟和复合防排水层。基床底层2位于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上,轨道结构1位于基床底层2上。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地质体的深度确定大气急剧影响层的深度。换填层3填筑在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上同时位于大气急剧影响层以下,换填层3内填筑有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具体的,基床底层A组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细粒含量小于15%的碎石土和砾石土,基床底层B组填料采用级配良好,细粒含量小于15%的砾砂、粗砂、中砂或级配间断,细粒含量小于15%且小于5mm颗粒含量大于35%角砾土、碎石土、圆砾土和卵石土等;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按层铺设。复合防排水层5位于换填层3的底部,具体的,复合防排水层5包括两层中粗砂层和一层复合排水隔离垫51,复合排水隔离垫51位于两层中粗砂层之间;复合防排水层5的中部高于复合防排水层5沿道路方向的两侧使得复合防排水层5坡度为4°。复合排水隔离垫51包括长丝无纺土工布511、隔离垫512和两布一膜513,长丝无纺土工布511位于隔离垫512的顶部,两布一膜513位于隔离垫512的底部,长丝无纺土工布511具有渗水和透水的作用,隔离垫512具有变形回弹的特性,对上部列车传递至下部的荷载及下部未换填层遇水产生的上拱力能够起到缓冲和扩散的作用,两布一膜513的防水效果很好,使复合排水隔离垫51不仅可以防排水,还能够缓冲和扩散荷载,具体的,复合防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填层(3)、复合防排水层(5)和深层排水盲沟(4);/n所述换填层(3)填筑在所述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上,所述换填层(3)内采用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n所述复合防排水层(5)位于所述换填层(3)与所述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之间,所述复合防排水层(5)用于将地下水导入到所述深层排水盲沟(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填层(3)、复合防排水层(5)和深层排水盲沟(4);
所述换填层(3)填筑在所述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上,所述换填层(3)内采用基床底层A组填料和基床底层B组填料;
所述复合防排水层(5)位于所述换填层(3)与所述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基(6)之间,所述复合防排水层(5)用于将地下水导入到所述深层排水盲沟(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排水层(5)包括两层中粗砂层和一层复合排水隔离垫(51),所述复合排水隔离垫(51)位于两层所述中粗砂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有轨电车抗隆起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排水隔离垫(51)包括长丝无纺土工布(511)、隔离垫(512)和两布一膜(513),所述长丝无纺土工布(511)位于所述隔离垫(512)的顶部,所述两布一膜(513)位于所述隔离垫(51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膨胀土或膨胀岩地段无砟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谯春丽薛元蒋恒王智猛姜瑞雪刘菀茹张东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