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5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结构,交界变弯点的任一侧的相邻四块轨道板中,与交界变弯点相邻的第一块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固定孔;与第一块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固定孔;与第二块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与第三块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与第四块轨道板的远离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的N块轨道板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四个固定孔,N≥1;固定孔贯穿轨道板以及砂浆层并延伸到支撑层;化学锚栓设置在固定孔中。本申请的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可确保列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结构
本申请涉及无砟轨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以上,超过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的国家。纵连板式轨道结构是国内设计时速350km/h高速铁路线路上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正线总里程4852km,约占高铁无轨道总里程的30%。纵连板式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受轨道板端部板间接缝连接状态、砂浆层黏结状态、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经过长期研究,纵连板式轨道结构在外界复杂荷载作用下,各组成部件以及层间和相邻板间接缝位置会产生各种病害。在众多病害中,宽窄接缝损伤、层间离缝开裂和轨道板上拱是Ⅱ型板的典型病害,尤其是夏季高温条件下的轨道板上拱病害,它是目前CRTSⅡ型板式轨道最为突出的病害之一。轨道板上拱病害的发生破坏了整体轨道结构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线路的不平顺,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尤其在列车转弯过程中,如果发生上拱会给铁路运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可有效的确保安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包括直线道、缓和曲道、圆曲道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直线道、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均包括基底、铺设在所述基底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所述直线道与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与所述缓和曲道的交界处为交界变弯点;所述交界变弯点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道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缓和曲道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所述圆曲道分别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进一步地,靠近所述交界变弯点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交界变弯点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进一步地,与所述交界变弯点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进一步地,与第四块所述轨道板的远离所述目标位置的一端顺次连接的N块所述轨道板上分别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N≥1。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交通结构包括多个墩台,所述基底铺设在所述墩台上,两个相邻所述墩台的中心位置的间距为L;当40m≤L<70m,N=1;当70m≤L<100m,N=2;当100m≤L<200m,N=3;当200m≤L,N=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轨道板的板面存在角度A,85°≤A≤95°。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板及所述支撑层包括钢筋,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钢筋错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化学锚栓包括销钉以及包裹在所述销钉外侧的包裹层。进一步地,所述销钉为碳合金,所述销钉的表面采用粉末渗锌防腐工艺处理;和/或,所述包裹层为环氧树脂层。进一步地,所述销钉包括对应所述轨道板的上段、对应所述砂浆层的中段以及对应所述支撑层的下段,所述中段为光滑柱体,所述上段和/或所述下段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纹路。进一步地,所述销钉包括有对中环,所述对中环设置在所述下段远离所述上段的底端。一种轨道交通结构,通过在交界变弯点的对应轨道板分别植入化学锚栓,加强轨道板、砂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的连接,提高轨道板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因轨道板上拱导致的列车垂直于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竖直抖动,进而阻断了曲率的变化转为列车垂直于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水平抖动与竖直抖动结合运动的隐患,最终确保列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结构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化学锚栓;图2为图1展开后的C向视图;其中,省略了一半的直线道、缓和曲道以及圆曲道结构。图3为图2中的B处的放大剖视图,其中,销钉未剖出内部结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直线道与缓和曲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化学销钉;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和曲道与圆曲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化学销钉;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孔数量为六个;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孔数量为四个。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图1至7所示,轨道交通结构包括直线道9、缓和曲道8、圆曲道7以及多个化学锚栓60,直线道9、缓和曲道8以及圆曲道7均包括基底2、铺设在基底2上的支撑层3、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4,以及黏合在支撑层3与轨道板4之间的砂浆层5。需要理解的是,根据轨道交通行驶路线的不同,所述轨道交通结构可以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直线道9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缓和曲道8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圆曲道7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当轨道交通结构架设在路基地段,基底2直接用于承重,轨道交通结构也可以部分架设在路基地段,部分架设在桥上,其上部结构都是一样的。直线道9与缓和曲道8、以及圆曲道7与缓和曲道8的交界处为交界变弯点。需要理解的是,不同于轨道交通直行中,因热胀冷缩导致一个连续梁两端具有活动的支座位置及相邻的简支梁段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所导致的该处的轨道板4受到挤压形成上拱;也不同于轨道交通直行中,因连续梁跨度较大,所导致的连续梁端部协调变形从而产生负弯矩使得轨道板4上拱变形。在列车行驶转弯过程中,先后需要经过直线道9、直线道9与缓和曲道8交界处、缓和曲道8、缓和曲道8与圆曲道7交界处、圆曲道7、圆曲道7与缓和曲道8交界处、缓和曲道8、缓和曲道8与直线道9交界处、直线道9;由于直线道9曲率为0,圆曲道7曲率恒定,而缓和曲道8通常为曲率逐渐变化的渐开线,在直线道9与缓和曲道8交界处、缓和曲道8与圆曲道7交界处、圆曲道7与缓和曲道8交界处、以及缓和曲道8与直线道9交界处,列车分别需要经历一次曲率突变,由于自身速度高,在离心作用下,曲率的变化转为列车垂直于轨道交通延伸方向的水平抖动。该水平抖动始终存在,对于列车运行而言,在任意一点同时出现水平抖动与竖向抖动的风险很大。因此,当列车经过直线道9与缓和曲道8交界处、以及缓和曲道8与圆曲道7交界处,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交界变弯点,需要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道、缓和曲道、圆曲道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直线道、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均包括基底、铺设在所述基底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n所述直线道与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与所述缓和曲道的交界处为交界变弯点;/n所述交界变弯点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n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n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道、缓和曲道、圆曲道以及多个化学锚栓,所述直线道、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均包括基底、铺设在所述基底上的支撑层、多块顺次连接的轨道板,以及黏合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
所述直线道与所述缓和曲道、以及所述圆曲道与所述缓和曲道的交界处为交界变弯点;
所述交界变弯点的任一侧的相邻至少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轨道板以及所述砂浆层并延伸到所述支撑层;
所述化学锚栓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道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缓和曲道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所述圆曲道分别架设在桥上和/或路基地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交界变弯点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远离所述交界变弯点的所述轨道板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交界变弯点相邻的第一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
与第一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二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六个所述固定孔;
与第二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三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
与第三块所述轨道板相邻的第四块所述轨道板上对称地形成有四个所述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四块所述轨道板的远离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孙立李秋义王森荣杨艳丽朱彬张世杰吴欢任西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