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及其防裂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及其防裂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整体现浇道床混凝土存在易开裂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和干燥多风环境下,岔区现浇道床混凝土开裂问题带来的结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裂缝的存在给雨、雪进入混凝土内部提供了通道,冻胀作用则进一步加剧了裂缝宽度的发展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导致现浇道床混凝土出现冻胀、剥落和粉化等问题,大大降低现浇道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故道床混凝土裂纹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岔区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纹共分为3大类,即离缝、横向裂缝和不规则裂缝,其具体形成原因分别论述如下:(1)轨枕块界面处离缝。预制轨枕块与现浇道床板之间存在“新老混凝土”界面,双块式轨枕(或埋入式长枕)与道床板接触区段,在轨枕块周边形成裂纹且长短不定,个别相邻轨道块裂缝相互连通或延伸至道床板外边缘。成因:道床板与轨枕块为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且粘结较差,预制轨枕块与现浇道床混凝土之间存在收缩变形不一致问题,出厂的预制轨枕块几乎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底座、无渣道床板以及预制轨枕块,所述无渣道床板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横向排水坡,所述混凝土底座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横向排水坡,所述预制轨枕块的边缘具有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底座、无渣道床板以及预制轨枕块,所述无渣道床板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横向排水坡,所述混凝土底座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横向排水坡,所述预制轨枕块的边缘具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轨枕块的表面涂刷有界面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渣道床板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1%横向排水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有5%横向排水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渣道床板纵向为分块结构,相邻道床板间设有宽度30cm的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内填充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并通过硅酮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高铁岔区无砟轨道的防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凝土的搅拌:“三低一高”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当塌落度小于100mm时,搅拌时间≥240s;塌落度为100-140mm时,搅拌时间≥180s;
(2)混凝土运输:低坍落度混凝土通过全封闭式搅拌运输车,以改善其在转运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3)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将模板上的杂物清除干净,不允许有积水,模型接缝不密实处要嵌塞密贴,现场实测标高将设计标高用双面胶在岔枕和模板位置进行标记;岔区范围一次浇筑,岔前、后正线宜与道岔一次浇筑;道床板钢筋架设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架立模板后将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焊接;
浇筑过程中对每车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及入模温度进行检测;
经过现场试验后确定布料顺序,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按照三点“之”字形方式斗送入模进行均匀浇筑;
(4)高频振捣:采用直径为85mm的高频振捣器或振捣台车振捣;
(5)收面压光: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初凝前收面3次,抹面以大面平整、无露石露筋为准,严禁洒水润面,不刻意追求光面;首次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现,田作华,王天武,曾见,陈汉,庞前凤,丁立明,江龙,高善一,史升亮,孙敏钧,安龙,何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