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88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道床板,道床板前后两个端面设置有缺口,相邻道床板前后拼接时对应缺口对接形成限位槽;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道床板的限位槽内,限制道床板的纵横向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道床板直接浇筑在铺设有弹性垫层的梁面上,可以有效降低铁路桥梁上轨道结构二期恒载,减少桥梁投资;限位凸台与桥面直接焊连或采用钢筋连接,结构简单且限位能力强;道床板与梁面之间设置弹性垫层,可降低列车‑轨道系统‑桥梁结构的动力冲击作用,提高列车、轨道及桥梁的耐久性。

A light ballastless track system on Railway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常采用大跨度桥梁跨越大江大河、峡谷沟壑。大跨度桥梁通常采用钢桁梁或钢混结合梁结构,轨道采用的结构形式有木枕明桥面、合成轨枕明桥面、有砟轨道等。木枕明桥面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轨枕耐久性差,且扣件抗拔力弱,目前难以适用国内列车速度高、轴重大的实际情况;合成轨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造价高且质量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大;有砟轨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期恒载大,桥梁投资大。目前现有技术是将预制预应力轨道板通过螺栓或限位构件直接固定在桥面纵梁上,结构轻便简单,但存在道床板底部支撑不连续、服役期受力状态不良等缺点。而连续支撑结构轨道板是将道床板直接现浇在钢桁梁桥面上,现浇混凝土与钢结构之间未设置应力消减层,在列车频繁振动荷载作用下,道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难以保证;若采用弹性长轨枕起缓冲列车荷载冲击作用,但由于轨枕被弹性材料包裹,轨枕与道床的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克服既有铁路桥梁上无砟轨道存在的受力状态不良、耐久性差及道床整体性差等缺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道床板,道床板前后两个端面设置有缺口,相邻道床板前后拼接时对应缺口对接形成限位槽;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道床板的限位槽内,限制道床板的纵横向位移。限位凸台位于线路中线,纵向成列布置,道床板的限位槽位置与之相对应。道床板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相邻道床板的接缝处设置多根纵向的无粘结式传力杆提高铁路桥梁上道床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无粘结式传力杆在限位凸台横向两侧对称设置。限位凸台为方形或圆柱形,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道床板的限位槽形状与之相适应。限位凸台为钢结构时,限位凸台与钢梁梁体直接焊连;限位凸台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在梁体上焊接连接钢筋或植筋。限位凸台与道床板的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板,采用树脂、聚氨酯、聚乙烯或橡胶材料。梁体表面与道床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采用橡胶、聚氨酯或土工布材料。道床板横向两侧的底缘与梁体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采用橡胶、聚氨酯、硅酮材料。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道床板直接浇筑在铺设有弹性垫层的梁面上,可以有效降低铁路桥梁上轨道结构二期恒载,减少桥梁投资;限位凸台与桥面直接焊连或采用钢筋连接,结构简单且限位能力强;道床板与梁面之间设置弹性垫层,可降低列车-轨道系统-桥梁结构的动力冲击作用,提高列车、轨道及桥梁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纵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横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三维图。图中,1.道床板,2.限位凸台,3.缓冲垫板,4.弹性垫层,5.防水胶条,6.无粘结式传力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道床板1,道床板1前后两个端面设置有缺口,相邻道床板1前后拼接时对应缺口对接形成限位槽;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限位凸台2,限位凸台2位于道床板1的限位槽内,限制道床板1的纵横向位移。限位凸台2位于线路中线,纵向成列布置,道床板1的限位槽位置与之相对应。限位凸台2为方形或圆柱形,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道床板1的限位槽形状与之相适应。限位凸台2为钢结构时,与钢梁梁体直接焊连;限位凸台2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时,需在桥梁上焊接连接钢筋或植筋。道床板1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相邻道床板1的接缝处设置多根纵向的无粘结式传力杆6提高铁路桥梁上道床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无粘结式传力杆6在限位凸台2横向两侧对称设置,共6~8根。限位凸台2与道床板1的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板3,采用树脂、聚氨酯、聚乙烯或橡胶材料,用以消减道床板1与限位凸台2之间的应力,提高耐久性。梁体表面与道床板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层4,采用橡胶、聚氨酯或土工布材料,用以消减道床板1与桥梁之间的应力,降低列车-轨道结构-桥梁系统的动力冲击作用。道床板1横向两侧的底缘与梁体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5,采用橡胶、聚氨酯、硅酮材料,用以防止雨水渗入到道床板1下,影响轨道结构耐久性。本技术采用单层现浇的混凝土道床结构,以降低轨道结构的高度,减小轨道结构的自重;并在道床板底部和梁面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隔离层,以降低列车荷载对桥梁的冲击作用。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n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道床板(1),道床板(1)前后两个端面设置有缺口,相邻道床板(1)前后拼接时对应缺口对接形成限位槽;/n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限位凸台(2),限位凸台(2)位于道床板(1)的限位槽内,限制道床板(1)的纵横向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道床板(1),道床板(1)前后两个端面设置有缺口,相邻道床板(1)前后拼接时对应缺口对接形成限位槽;
于桥梁梁体表面设置限位凸台(2),限位凸台(2)位于道床板(1)的限位槽内,限制道床板(1)的纵横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限位凸台(2)位于线路中线,纵向成列布置,道床板(1)的限位槽位置与之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道床板(1)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相邻道床板(1)的接缝处设置多根纵向的无粘结式传力杆(6)提高铁路桥梁上道床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无粘结式传力杆(6)在限位凸台(2)横向两侧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桥梁上轻型无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周春刘启宾张岷刘杰褚卫松常卫华冯威刘超胡志鹏付琪璋管新武王嘉斌林士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