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9787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其包括道岔梁和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在道岔梁内移动,道岔梁包括第一走行通道和第二走行通道,移动轨包括第一移动轨和第二移动轨;第一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二移动轨组成第一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一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一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1;第二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一移动轨组成第二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二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二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2;本申请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铁路道岔应用于悬挂式单轨采用钢轮钢轨体系可能会导致的移动轨与动车或载具之间的干涉问题。

A turnout structure for suspension rail transi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挂式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及道岔分流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常规的铁路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等。目前常规铁路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并且其钢轨的下方铺设的是若干轨枕,其道岔结构中,除形成走行通道的固定轨外,通过移动轨的位置变换实现不同走行通道是否处于通行状态的变换;由于常规铁路系统中,动力转向架或动车、载具等位于钢轨的上方,其移动轨的位置变换通常也是移动轨的端部进行位置变换,移动轨整体是位于走行通道内部,并且与走行通道空间平面之间有较大的夹角。跨座式单轨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中轨道梁可以是单一的型材结构,其道岔结构设计相对较为简单,例如通过若干单一的型材结构进行摆动即可实现道岔结构。在悬挂式单轨系统中也有轨道梁采用双结构组合件或者箱式结构的轨道梁,这种结构目前在应用时动力转向架或动车等通常采用胶轮体系,主要是由于在这种结构中动力转向架或动车采用钢轮钢轨体系后,其道岔结构的设计就较为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岔梁和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在道岔梁内移动,道岔梁包括第一走行通道和第二走行通道,移动轨包括第一移动轨和第二移动轨;/n第一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二移动轨组成第一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一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一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1;/n第二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一移动轨组成第二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二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二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岔梁和移动轨;所述移动轨在道岔梁内移动,道岔梁包括第一走行通道和第二走行通道,移动轨包括第一移动轨和第二移动轨;
第一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二移动轨组成第一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一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一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1;
第二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一移动轨组成第二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的一部分,第二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二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并保持距离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走行通道设置第一固定长轨、第一固定短轨;第二走行通道设置第二固定短轨和第二固定长轨;第一固定短轨、第二固定短轨位于第一固定长轨与第二固定长轨之间;第一固定短轨、第二固定短轨的起始端相交,相交处设置固定岔心;
第一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二移动轨的两端分别锁定于第二固定长轨和固定岔心,第一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一固定长轨并保持距离;部分第二固定长轨、第二移动轨、第一固定短轨形成第一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第一固定长轨即第一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
第二走行通道通行状态下,第一移动轨的两端分别锁定于第一固定长轨和固定岔心,第二移动轨整体偏向第二固定长轨并保持距离;部分第一固定长轨、第一移动轨、第二固定短轨形成第二走行通道的一侧走行轨,第二固定长轨即第二走行通道的另一侧走行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鉴代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丝路快铁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