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70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包括电动热泵、锅炉(5)和供热管(7),所述的电动热泵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4)设置在所述锅炉(5)的烟道(6)内,所述的供热管(7)通过所述的冷凝器(2)。(*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热泵采暖装置,特别是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电采暖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采暖供热方式,而在电采暖中,电动热泵的效率最高。电动热泵采暖技术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得到应用。但是,由于结霜和严寒期制热量衰减等问题,空气源电动热泵很难推广应用。水源热泵需要在具有适当水源条件的地方才能应用,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因此,如何找到合适的低温热源,是电动热泵能很好推广应用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供热系统中燃气、燃油锅炉使用极为普遍。该类锅炉燃烧天然气、煤气或油等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在其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为了利用这部分水蒸气的潜热,目前出现了一种冷凝式锅炉。在这种锅炉中,通过一个冷凝换热器,由外部提供加热的冷工质将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此,这种冷凝锅炉的使用必须要有温度足够低的被加热冷工质,才能使烟气温度达到水蒸气的冷凝温度。而在采暖系统中,尤其是集中供热系统,采暖回水的温度较高,无法用来冷凝烟气中的水蒸气,因而不能使供热系统以较低成本直接获得烟气中的大量余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该采暖装置将电动热泵和锅炉结合以利用锅炉烟气余热作为电动热泵的低温热源。本技术包括电动热泵、锅炉和供热管,所述的电动热泵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连接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锅炉的烟道内,所述的供热管通过所述的冷凝器。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蒸发器表面设置有排烟管。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供热管设置在冷凝器内的部分为环形管束。本技术将电动热泵和燃气、燃油锅炉结合,利用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热泵运行所需的低温热源,又使燃气、燃油锅炉的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于拥有了较高温度的低温热源,使得电动热泵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其能耗大大降低;而且凝水也吸收了烟气中的部分NOx、SOx等有害气体,使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显著地降低,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动热泵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及连接管组成。压缩机1通过连接管连接于冷凝器2与蒸发器4之间,膨胀阀3通过连接管连接于冷凝器2与蒸发器4之间。蒸发器4的表面设置有导烟管8。锅炉5为燃油锅炉,电动热泵的蒸发器4设置在锅炉5的烟道6内,锅炉5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和水蒸汽通过导烟管8后排出,以便使蒸发器4与烟道6内的烟气进行充分的热能交换。供热管7通过冷凝器2,并将其设置在冷凝器2内的部分制成环状管束,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工作时,蒸发器4内灌注工质--氟里昂。工作过程锅炉5排放的烟气从导烟管8经过时,蒸发器4吸收烟气中水蒸气的热量,并对其内装的氟里昂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氟里昂变为冷剂蒸汽,冷剂蒸汽经压缩机1进行压缩后进入冷凝器2内,冷剂蒸汽在冷凝器2内对供热管7进行冷凝并释放热量,使供热管中的水加热。冷剂蒸汽释放热量后转换成冷剂溶液,经膨胀阀3膨胀释放后进入蒸发器4。如此往复循环,使得锅炉5排放烟气中的蒸汽潜热被吸收用于电动热泵供热所需的低温热源。权利要求1.一种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包括电动热泵、锅炉(5)和供热管(7),所述的电动热泵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4)设置在所述锅炉(5)的烟道(6)内,所述的供热管(7)通过所述的冷凝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器(4)表面设置有排烟管(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7)设置在冷凝器(2)内的部分为环形管束。专利摘要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收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的电动热泵采暖装置,包括锅炉、供热管和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连接管构成的电动热泵;所述的蒸发器设置在所述锅炉的烟道内,所述的供热管通过所述的冷凝器。该技术将电动热泵和燃气、燃油锅炉结合,充分利用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既满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热泵运行所需的低温热源,又使燃气、燃油锅炉的效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动热泵难以推广使用和燃气、燃油锅炉烟气潜热不能很好利用的问题。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供热系统。文档编号F25B30/00GK2502212SQ0126628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付林, 江亿 申请人:清华大学,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江亿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