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91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收放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箱、集电环输电箱、卷盘、电缆及基座,其中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集电环输电箱和卷盘位于减速箱的两侧、并且分别与减速箱两侧的输出轴连接,集电环输电箱内的电缆依次穿过减速箱的输出轴及卷盘的中心、并且缠绕在卷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室外环境下,通过不同的距离提供给移动设备动力、压缩空气及焊接保护气的设备,并且与移动设备进行通讯,控制收放线,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

Automatic winding control device with multiple tr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放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室外的移动设备进行作业,很难满足移动设备提供动力、压缩空气以及焊接保护气。尤其是当移动设备的位移方向不是唯一,而是曲线或者往复轨迹时,很难达到自动收放线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该装置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具有自动放线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箱、集电环输电箱、卷盘、电缆及基座,其中电机安装在基座上、并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集电环输电箱和所述卷盘位于所述减速箱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减速箱两侧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缆的一端穿过卷盘的中心及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集电环输电箱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盘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磁滞联轴器及基座,其中电机安装在基座上、且输出端通过磁滞联轴器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磁滞联轴器包括磁滞联轴器壳体、调节螺母、半联轴节、多极磁铁盘、感应盘、保护罩、连接法兰、单向轴承、联轴器输出轴及缓冲垫,其中连接法兰与保护罩的一端连接,所述半联轴节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连接法兰上、并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联轴器输出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半联轴节同轴线,所述联轴器输出轴的端部设有调节螺母,所述多极磁铁盘套设于所述联轴器输出轴上,所述磁滞联轴器壳体转动安装在所述联轴器输出轴上、并且位于所述多极磁铁盘的外侧,所述感应盘设置于所述磁滞联轴器壳体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多极磁铁盘相对应,所述半联轴节通过缓冲垫与所述磁滞联轴器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电缆内集成有动力线和气路管线,所述气路管线与设置于所述集电环输电箱内的双气路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卷盘的一侧设有用于排线的排缆器。所述排缆器包括丝杆、丝母、传动装置及导向轮组,其中丝杆转动安装在基座上、并且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杆配合形成螺纹副,所述导向轮组与所述丝母连接、并且可随所述丝母移动,所述电缆的收放线由所述导向轮组导向。所述丝杆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平行。所述卷盘设置于卷筒轴上,所述卷筒轴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卷筒轴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集电环输电箱的底部设有出线口,由所述出线口引出的电缆引线与用户设备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上位机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本专利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电源配有计算机接口,全部自动化控制。2.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动力线、压缩空气及焊接保护气三合一,以低成本实现高可靠性自动化控制。3.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好。特质电缆具有耐磨及防腐功能,满足室外的作业要求。4.本专利技术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长距离及区县路径的自动收线,涉及在室外环境下,通过不同的距离提供给移动设备动力、压缩空气及焊接保护气的设备,并且与移动设备进行通讯,控制收放线,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磁滞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缆引线,2为电机,3为磁滞联轴器,4为减速箱,5为输电滑环,6为集电环输电箱,7为双气路旋转接头,8为卷筒轴,9为卷盘,10为电缆,11为基座,12为丝杠,13为传动装置,14为导向轮组,31为磁滞联轴器壳体,32为调节螺母,33为半联轴节,34为保护罩,35为连接法兰,36为锁紧螺栓,37为单向轴承,38为联轴器输出轴,39为多级磁铁盘,310为感应盘,311为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减速箱4、集电环输电箱6、卷盘9及电缆10,其中驱动装置与减速箱4的输入轴连接,集电环输电箱6和卷盘9位于减速箱4的两侧、并且分别与减速箱4两侧的输出轴连接。电缆10的一端穿过卷盘9的中心及减速箱4的输出轴与集电环输电箱6连接,另一端缠绕于卷盘9上。进一步地,电缆10内集成有动力线和气路管线,所述气路管线与设置于集电环输电箱6内的双气路旋转接头7连接,所述气路管线包括压缩空气管线和保护气管线。卷盘9设置于卷筒轴8上,卷筒轴8与减速箱4的输出轴连接,卷筒轴8与减速箱4的输出轴均为中空结构,电缆10容置于卷筒轴8和减速箱4的输出轴的中空腔体内。集电环输电箱6的底部设有出线口,由出线口引出的电缆引线1与用户设备连接。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磁滞联轴器3及基座11,其中电机2安装在基座11上、且输出端通过磁滞联轴器3与减速箱4的输入轴连接。如图4所示,磁滞联轴器3包括磁滞联轴器壳体31、调节螺母32、半联轴节33、多极磁铁盘39、感应盘310、保护罩34、连接法兰35、单向轴承37、联轴器输出轴38及缓冲垫311,其中连接法兰35与保护罩34的一端连接,半联轴节33通过单向轴承37安装在连接法兰35上、并且与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联轴器输出轴38转动安装在保护罩34的另一端、并且与半联轴节33同轴线,联轴器输出轴38的端部设有调节螺母32,多极磁铁盘39套设于联轴器输出轴38上,磁滞联轴器壳体31转动安装在联轴器输出轴38上、并且位于多极磁铁盘39的外侧,感应盘310设置于磁滞联轴器壳体31的内侧、并且与多极磁铁盘39相对应,半联轴节33通过缓冲垫311与磁滞联轴器壳体31传动连接。磁滞联轴器3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机2带动半联轴节33转动,半联轴节33通过缓冲垫311带动磁滞联轴器壳体31及感应盘310高速旋转时,通过磁场感应带动多极磁铁盘39旋转。当多极磁铁盘39和感应盘310的转速出现滑差时,多极磁铁盘39必将交替磁化对面的感应盘310,从而产生一种抗拒这种滑差的扭矩,即“磁联接”,从而驱动(或制动)多极磁铁盘39旋转,最终实现联轴器输出轴38的转动。进一步地,卷盘9的一侧设有用于排线的排缆器。如图1、图3所示,所述排缆器包括丝杆12、丝母、传动装置13及导向轮组14,其中丝杆12转动安装在基座11上、并且通过传动装置13与减速箱4的输出轴连接,丝母与丝杆12配合形成螺纹副,导向轮组14与丝母连接、并且可随丝母移动,电缆10的收放线由导向轮组14导向。进一步地,丝杆12与减速箱4的输出轴及卷筒轴8平行,传动装置13为链传动。电机2通过上位机控制。电缆10集成动力、压缩空气和保护气三和一集成电缆,电缆10的放线可以与PLC(上位机)进行控制通讯。缠绕的电缆不会因为扭曲而影响气路的气压。电缆采用特殊材料制成,保证在室外恶劣的环境下,可以抗磨损,防潮和防腐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减速箱(4)、集电环输电箱(6)、卷盘(9)、电缆(10),其中驱动装置与减速箱(4)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集电环输电箱(6)和所述卷盘(9)位于所述减速箱(4)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减速箱(4)两侧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缆(10)的一端穿过卷盘(9)的中心及所述减速箱(4)的输出轴与所述集电环输电箱(6)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盘(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减速箱(4)、集电环输电箱(6)、卷盘(9)、电缆(10),其中驱动装置与减速箱(4)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集电环输电箱(6)和所述卷盘(9)位于所述减速箱(4)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减速箱(4)两侧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缆(10)的一端穿过卷盘(9)的中心及所述减速箱(4)的输出轴与所述集电环输电箱(6)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盘(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磁滞联轴器(3)及基座(11),其中电机(2)安装在基座(11)上、且输出端通过磁滞联轴器(3)与所述减速箱(4)的输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多轨迹的自动卷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滞联轴器(3)包括磁滞联轴器壳体(31)、调节螺母(32)、半联轴节(33)、多极磁铁盘(39)、感应盘(310)、保护罩(34)、连接法兰(35)、单向轴承(37)、联轴器输出轴(38)及缓冲垫(311),其中连接法兰(35)与保护罩(34)的一端连接,所述半联轴节(33)通过单向轴承(37)安装在连接法兰(35)上、并且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联轴器输出轴(38)转动安装在所述保护罩(34)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半联轴节(33)同轴线,所述联轴器输出轴(38)的端部设有调节螺母(32),所述多极磁铁盘(39)套设于所述联轴器输出轴(38)上,所述磁滞联轴器壳体(31)转动安装在所述联轴器输出轴(38)上、并且位于所述多极磁铁盘(39)的外侧,所述感应盘(310)设置于所述磁滞联轴器壳体(31)的内侧、并且与所述多极磁铁盘(39)相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勇朱进满赵磊赵海明胡学光刘自强王镝谢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