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履带移动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履带移动机器人具有牵引力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搭载摄像头、探测器等设备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如排爆、化学探测等),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目前的履带移动机器人的底盘的结构空间利用率低,且在具有核辐射的环境下其中部分不耐辐照的电气元件难以得到可靠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池、屏蔽箱体、主电控组件、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及六履带移动部件,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构成壳体主体,所述电池、屏蔽箱体、主电控组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中,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体中,所述主电控组件与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构成电控系统主体,所述电控系统主体由所述电池提供电能;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电池(3)、屏蔽箱体(4)、主电控组件(5)、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及六履带移动部件(7),所述上壳体(10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02)上、并与所述下壳体(102)构成壳体主体,所述电池(3)、屏蔽箱体(4)、主电控组件(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中,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体(4)中,所述主电控组件(5)与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构成电控系统主体,所述电控系统主体由所述电池(3)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电池(3)、屏蔽箱体(4)、主电控组件(5)、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及六履带移动部件(7),所述上壳体(10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02)上、并与所述下壳体(102)构成壳体主体,所述电池(3)、屏蔽箱体(4)、主电控组件(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中,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体(4)中,所述主电控组件(5)与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构成电控系统主体,所述电控系统主体由所述电池(3)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的顶部分别设有天线(2)及视频系统,所述视频系统包括视频系统安装座(801)及安装于所述视频系统安装座(801)上的摄像头(802)及照明灯(803),所述天线(2)、摄像头(802)及照明灯(803)分别与所述电控系统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体(4)包括下铅板(401)、上铅板(402)、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前铅板(404)、后铅板(405)及两个侧铅板(406),所述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开口,所述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的底端与所述下铅板(401)连接,所述前铅板(404)、后铅板(405)及两个侧铅板(406)分别装设于所述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的内部,所述上铅板(402)与所述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的顶端连接,所述下铅板(401)、上铅板(402)、前铅板(404)、后铅板(405)及两个侧铅板(406)包围成一个用于装设所述需屏蔽辐照电气组件(6)的安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铅板(402)的顶部设有把手a(407),所述前铅板(404)的顶端、所述后铅板(405)的顶端及两个所述侧铅板(406)的顶端分别设有穿过所述上铅板(402)的把手b(4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辐照六履带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箱体主体外壳(403)前后两侧的顶端开口处向外分别延伸出连接边沿a(4031),每个所述连接边沿a(4031)上设有若干个快速夹钳(409),所述上铅板(402)的外周与各所述快速夹钳(409)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连接边沿b(4021),各所述快速夹钳(409)分别将对应的连接边沿b(4021)压在所述连接边沿a(40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杰,康亚彪,高世卿,李景龙,张锁,宋国利,司永卫,曹振波,姜浩,赵昀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