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2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刺环插针领域,公开了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包括用于放置铜环的铜环放置台,所述铜环放置台底部设置有驱动铜环放置台做升降和旋转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铜环放置台中部设置有用于将刺针插入铜环内的插针组件,所述铜环放置台两侧设置有用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放置台的铜环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铜环放置台一侧用于对插针孔进行定位的插针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可实现自动插针,从而解决了人工插针的用眼疲劳问题和效率问题。

Automatic pin inserting mechanism of copper thorn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
本技术涉及铜刺环插针领域,特别涉及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
技术介绍
铜刺环是一种纺织领域机械的配件,其结构为铜环,铜环上周向设置有多排圆孔,所述每个圆孔内均插有刺针,目前的插刺针操作由人工来完成,但由于刺针很小,因此人工插针时会对用眼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用眼疲劳,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自动化的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放置铜环的铜环放置台,所述铜环放置台底部设置有驱动铜环放置台做升降和旋转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铜环放置台中部设置有用于将刺针插入铜环内的插针组件,所述铜环放置台两侧设置有用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放置台的铜环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铜环放置台一侧用于对插针孔进行定位的插针定位机构。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底板、升降板、插针组件安装板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和插针组件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套设在第一连接杆上并可沿第一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铜环放置台通过深沟轴承与铜环放置台安装板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板上下运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与深沟轴承连接的转轴,还包括同步轮和驱动同步轮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同步轮和转轴通过皮带条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限位感应模块,所述限位感应模块包括与插针组件安装板固定连接的传感器安装条,所述传感器安装条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限位传感器、下限位置传感器和原点传感器,还包括固定在升降板上的感应片安装条,所述感应片安装条上分别设置有给予上限位传感器、下限位置传感器信号的上下限位感应片和给予原点传感器原点信号的原点感应片。进一步的是:所述插针组件包括固定在插针组件安装板上的挡针块固定板,所述挡针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在其上水平滑动的滑块,还包括驱动滑块运动的滑块驱动气缸,所述滑块上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头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可在通槽内水平滑动的插针放置块,所述插针放置块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插针的凹槽,所述顶块头部靠近插针放置块一侧设置有与铜环内圆相切的弧形结构,所述顶块远离插针放置块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在挡针块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是:所述凹槽为V型槽。进一步的是:所述铜环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压块和与固定压块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弯折槽,还包括固定在铜环放置台安装板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插入限位弯折槽内的限位杆,还包括与限位块底部连接的铜环固定气缸,使得在限位弯折槽的作用下,固定压块做弧形下压运动;进一步的是:所述插针定位机构包括朝向铜环放置台的第一CCD相机和固定在底板上的竖杆,所述第一CCD相机通过相机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竖杆上;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安装在铜环放置台一侧的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和驱动光源运动至铜环放置台上方的光源驱动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可实现自动插针,从而解决了人工插针的用眼疲劳问题和效率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插针机构示意图。图2为限位感应模块示意图。图3为插针组件示意图。图4为插针放置块局部示意图。图5为插针组件上部上视图。图6为插针组件上部侧视图。图7为铜环固定机构示意图。图8为限位块示意图。图中标记为:铜环放置台101、插针组件102、铜环固定机构103、底板104、升降板105、插针组件安装板106、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第一连接杆108、第二连接杆109、深沟轴承110、升降驱动机构111、转轴112、旋转电机113、皮带条115、传感器安装条116、上限位传感器117、下限位置传感器118、原点传感器119、感应片安装条120、上下限位感应片121、原点感应片122、挡针块固定板123、滑块124、顶块125、插针放置块126、凹槽127、挡块128、固定压块129、限位块130、定位块131、铜环固定气缸132、第一CCD相机133、竖杆134、相机高度调节机构135、光源136、光源驱动气缸137、滑块驱动气缸138、限位弯折槽13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包括用于放置铜环的铜环放置台101,所述铜环放置台101底部设置有驱动铜环放置台101做升降和旋转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111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刺针插入铜环内的插针组件102,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两侧设置有用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放置台101的铜环固定机构103,还包括设置在铜环放置台101一侧用于对插针孔进行定位的插针定位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选取PLC、PAC等工业控制器,所述插针定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111和旋转驱动机构均与控制模块连接,上料完成后,此时铜环位于铜环放置台101上,刺针位于插针组件102内,通过插针定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111和旋转驱动机构的配合,使得铜环需插针的孔位于插针组件102正前方,位置调整到位后,铜环固定机构103对铜环进行固定,插针组件102将刺针插入铜环内,插针完成后,铜环固定机构103复位,插针组件102后退,等待下一轮定位插针操作,本结构可实现自动插针,从而解决了人工插针的用眼疲劳问题和效率问题。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底板104、升降板105、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所述底板104通过第一连接杆108和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105套设在第一连接杆108上并可沿第一连接杆108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105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通过第二连接杆109固定连接,所述铜环放置台101通过深沟轴承110与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11用于驱动升降板105上下运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11可为气缸,油缸等,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与深沟轴承110连接的转轴112,还包括同步轮和驱动同步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3,所述同步轮和转轴112通过皮带条115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11通过驱动升降板105升降来实现从而间接驱动铜环放置台101上下运动,所述旋转电机113驱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通过皮带条115驱动转轴112转动,从而实现驱动铜环放置台101旋转,从而实现铜环放置台101可实现升降旋转运动,从而使得铜环放置台101上铜环的各个位置均可位于插针组件102前方,从而保证插针的精准性;此外,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限位感应模块,所述限位感应模块包括与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固定连接的传感器安装条116,所述传感器安装条116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限位传感器117、下限位置传感器118和原点传感器119,还包括固定在升降板105上的感应片安装条120,所述感应片安装条120上分别设置有给予上限位传感器117、下限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铜环的铜环放置台(101),所述铜环放置台(101)底部设置有驱动铜环放置台(101)做升降和旋转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111)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刺针插入铜环内的插针组件(102),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两侧设置有用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放置台(101)的铜环固定机构(103),还包括设置在铜环放置台(101)一侧用于对插针孔进行定位的插针定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铜环的铜环放置台(101),所述铜环放置台(101)底部设置有驱动铜环放置台(101)做升降和旋转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111)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中部设置有用于将刺针插入铜环内的插针组件(102),所述铜环放置台(101)两侧设置有用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放置台(101)的铜环固定机构(103),还包括设置在铜环放置台(101)一侧用于对插针孔进行定位的插针定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04)、升降板(105)、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所述底板(104)通过第一连接杆(108)和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105)套设在第一连接杆(108)上并可沿第一连接杆(108)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105)和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通过第二连接杆(109)固定连接,所述铜环放置台(101)通过深沟轴承(110)与铜环放置台安装板(107)连接;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11)用于驱动升降板(105)上下运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与深沟轴承(110)连接的转轴(112),还包括同步轮和驱动同步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3),所述同步轮和转轴(112)通过皮带条(115)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刺环自动插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感应模块,所述限位感应模块包括与插针组件安装板(106)固定连接的传感器安装条(116),所述传感器安装条(116)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限位传感器(117)、下限位置传感器(118)和原点传感器(119),还包括固定在升降板(105)上的感应片安装条(120),所述感应片安装条(120)上分别设置有给予上限位传感器(117)、下限位置传感器(118)信号的上下限位感应片(121)和给予原点传感器(119)原点信号的原点感应片(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贝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