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
技术介绍
自动化设备是工业发展的趋势,机械手用于移取工件,结构简单,操作稳定的机械手在工业中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普通单程的机械手进行取放操作时需要先取下,将工件送入下料工序中,再移取待加工工价装入到加工设备内。由于机械手对操作的高度要求较高,对于存在较明显高度差的操作工序则无法完成抓取工作,从而降低了机械手的利用率,导致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具备适用于不同高度操作需求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于存在较明显高度差的操作工序则无法完成抓取工作,从而降低了机械手的利用率,导致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成本提高的问题。为实现适用于不同高度操作需求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臂组件和上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底座,所述机械臂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座内,所述底座通过调位机构与支撑板的下端中心处相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臂组件(1)和上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组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底座(2)内,所述底座(2)通过调位机构(4)与支撑板(3)的下端中心处相连接;所述调位机构(4)包括双向螺纹杆(41)、驱动电机(42)、两个螺母(43)和两根传动杆(44),所述底座(2)的两侧侧壁上对称镶嵌有轴承,所述双向螺纹杆(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轴承中,且所述双向螺纹杆(41)与两个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一侧竖直外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臂组件(1)和上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组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底座(2)内,所述底座(2)通过调位机构(4)与支撑板(3)的下端中心处相连接;所述调位机构(4)包括双向螺纹杆(41)、驱动电机(42)、两个螺母(43)和两根传动杆(44),所述底座(2)的两侧侧壁上对称镶嵌有轴承,所述双向螺纹杆(4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轴承中,且所述双向螺纹杆(41)与两个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一侧竖直外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双向螺纹杆(41)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螺母(43)对称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杆(41)上,两根所述传动杆(44)的一端共同铰接在支撑板(3)的下端中心处,两根所述传动杆(4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螺母(43)靠近顶部的环形侧壁上,两个所述螺母(43)通过限位组件与底座(2)的内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料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5)和两个限位环(6),所述限位杆(5)设置在螺母(43)的下方,且所述限位杆(5)固定连接在底座(2)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限位环(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螺母(43)靠近底部的环形侧壁上,所述限位环(6)滑动连接在限位杆(5)上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