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致冷(热)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车载式电子致冷(热)箱。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汽车上使用的电子致冷(热)箱,以车上的电瓶电源为动力作用于电子致冷芯片,以电源极性的换接而实现致冷或致热,再将该冷(热)源经与之贴接的合金铝翅片式散热结构送出而达到换热目的,这种致冷(热)箱,由于不用压缩机和制冷工质(如氟里昂等),因此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这种致冷(热)箱的不足是其合金铝翅片式散热结构的降温速度慢,降温效果差,有实验数据表明,当室温在22~30℃时,只能降到5~15℃,达不到实用要求,这也是现行车载式电子致冷(热)箱未能进入实用性阶段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针刺式散热器电子致冷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针刺式散热器电子致冷器包括壳体、嵌设在壳体上的电子致冷芯片和分贴于致冷芯片致冷端和致热端的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为铜板针刺状散热器。同现有的车载式电子电子致冷(热)箱原理一样,由车上的电瓶电源作用于电子致冷芯片,获得的冷(热)源经铜板针刺状散热器散发出来,由于铜板针刺状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和散热面积较之合金铝翅片式散热结构具有极大的改善和增加,在同等条件下,当室温为22~30℃时,能降至-7~0℃,且降温的速度以前者快得多。调换电子致冷芯片的电极极性可获得热源,起到快速致热效果。本技术将原来的合金铝翅片式散热结构改进为铜板针刺状散热器,在同等条件下增大了散热面积,改善了传热性能,将车载式电子致冷(热)箱推向了市场能认同的实用阶段。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 本 ...
【技术保护点】
针刺式散热器电子致冷器,包括壳体、嵌设在壳体上的电子致冷芯片和分贴于致冷芯片致冷端和致热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为铜板针刺状散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仁义,蒋炳全,侯立玮,罗国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