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4079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包括一穿戴主体及一连接穿戴主体之穿戴带体,该穿戴主体包含一容设空间、一电路板及复数设于电路板上之电子元件,该等电子元件具有至少一发热源,该穿戴带体设有一导热部及一包覆该导热部外侧之保护部,该导热部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与对应电路板其上的发热源相触接,藉以大幅增加穿戴电子装置之散热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对穿戴式电子装置进行解热的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现行行动装置除了手机、平板外亦扩及至手表、项链、戒子亦成为具有多功能之智慧型穿戴电子装置,并随着功能日渐增加亦加入触控萤幕、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or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GPU及卫星定位晶片等诸多元件,并智慧型手表除了可与其他行动装置透过蓝牙或网路连线使用外,亦可插入SIN卡进行3G或4G网路使用以及通话等功能。而目前已知的智慧型手表(或称穿戴式手表)其内部的主要运算处理晶片(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or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GPU))进行运作或执行时会产生热量,但此热量并无法迅速向外进行散热,使该智慧型手表内部的热量会持续囤积(或积热)在中央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本身上及其周边处,而造成该智慧型手表产生作业延迟或严重者甚而当机之问题,且使用者穿戴智慧型手表时因会受到内部局部积热的关,而导致使用者手腕部位产生不舒适感的问题,故如何对该智慧型手表及各项穿戴式的型动装置进行解热为现行最优先解决之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穿戴式电子装置内部积热问题的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让使用者穿戴可达到较佳舒适感的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包括:一穿戴主体,其包含一容设空间、一电路板及复数电子元件,该等电子元件设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电路板容设在该容设空间内,且该等电子元件具有至少一发热源;及一穿戴带体,连接相对该穿戴主体,其设有一导热部及一保护部,该保护部包覆在该导热部之外侧,并该导热部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被该保护部包覆,且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与对应该发热源相触接。该导热部设有一第一导热层、一第二导热层及一第三导热层,该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一导热层与第三导热层之间,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该第一导热层外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该第一、三导热层为金属箔所构成,该第二导热层为石墨材质所构成,并该保护部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所构成。该导热部为一可挠性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且该导热部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壁上,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一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并该保护部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或硬塑胶材质所构成。该导热部为一硬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且该导热部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壁上,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一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并该保护部为硬塑胶材质所构成。该导热部设有一第一导热体与一第二导热体,该保护部设有一第一保护体与一第二保护体,该第一、二保护体分别包覆对应该第一、二导热体之外侧,该第一、二导热体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分别被该第一、二保护体包覆,并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彼此相对应,且该容设空间内的电池件位于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的下方处。该穿戴主体更包含一传导部,该传导部容设于该容设空间内,且位于该第一、二导热体上方,并该传导部的一侧上相邻两相对侧边的表面分别与对应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的一侧相触接,该传导部的另一侧与相对该电路板其上的发热源相贴设。该第一、二导热体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热层、一第二导热层及一第三导热层,该第一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一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之间,该第二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二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之间。前述第一、二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为金属箔所构成,该第一、二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为石墨材质所构成,并该第一、二保护体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所构成。该传导部为一均温板,该传导部设有一腔室、一毛细结构及复数支撑柱,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壁上,该等支撑柱容设于该腔室内,其顶端与底端分别抵设相对该腔室内的上壁与下壁。该第一、二导热体为一可挠性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该第一、二导热体各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第一、二导热体的毛细结构形成在各该腔室内壁上,并该第一、二保护体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或硬塑胶材质所构成。该第一、二导热体为一硬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该第一、二导热体各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第一、二导热体的毛细结构形成在各该腔室内壁上,并该第一、二保护体为硬塑胶材质所构成。该穿戴主体具有一触控显示模组、一电池件、一上框体及一下框体,该上框体盖设于相对该下框体上,且其容设有该触控显示模组,该触控显示模组具有一触控显示面及一底面,该底面相对该电路板,并该下框体设有前述容设空间与复数凹部,该容设空间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之中央处上,该等凹部则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两相对侧边上,且连通相邻该容设空间,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由该下框体的一凹部横跨该容设空间延伸至相对另一凹部内,并该电池件容设在该容设空间之底部上。该导热部为石墨、金属箔或其组合所构成。该导热部设有一第一导热体与一第二导热体,该保护部设有一第一保护体与一第二保护体,该第一、二保护体分别包覆对应该第一、二导热体之外侧,该第一、二导热体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分别被该第一、二保护体包覆,并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的一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该穿戴主体具有一触控显示模组、一电池件、一上框体及一下框体,该上框体盖设于相对该下框体上,且其内容设有该触控显示模组,该触控显示模组具有一触控显示面及一底面,该底面相对该电路板,并该下框体设有前述容设空间与复数凹部,该容设空间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之中央处上,该等凹部则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两相对侧边上,且与连通相邻该容设空间,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由该下框体的一凹部横跨该容设空间延伸至相对另一凹部内,并该电池件容设在该容设空间之底部上。该穿戴主体具有一触控显示模组、一电池件、一上框体及一下框体,该上框体盖设于相对该下框体上,且其内容设有该触控显示模组,该触控显示模组具有一触控显示面及一底面,该底面相对该电路板,并该下框体设有前述容设空间与复数凹部,该容设空间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之中央处上,该等凹部则凹设形成在该下框体的一侧两相对侧边上,且连通相邻该容设空间,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分别容设在该等凹部内并朝该容设空间之中心凸伸构成,并该电池件容设在该容设空间之底部上。透过本专利技术此结构的设计,得有效大幅增加穿戴式电子装置的散热效能,以有效解决已知穿戴式电子装置内部会积热之问题,进而还有效让使用者穿戴时达到较佳的舒适感的效果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穿戴主体,其包含一容设空间、一电路板及复数电子元件,该等电子元件设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电路板容设在该容设空间内,且该等电子元件具有至少一发热源;及一穿戴带体,连接相对该穿戴主体,其设有一导热部及一保护部,该保护部包覆在该导热部之外侧,并该导热部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被该保护部包覆,且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与对应该发热源相触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穿戴主体,其包含一容设空间、一电路板及复数电子元件,该等电子元件设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电路板容设在该容设空间内,且该等电子元件具有至少一发热源;及
一穿戴带体,连接相对该穿戴主体,其设有一导热部及一保护部,该保护部包覆在该导热部之外侧,并该导热部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被该保护部包覆,且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与对应该发热源相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设有一第一导热层、一第二导热层及一第三导热层,该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一导热层与第三导热层之间,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该第一导热层外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导热层为金属箔所构成,该第二导热层为石墨材质所构成,并该保护部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为一可挠性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且该导热部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壁上,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一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并该保护部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或硬塑胶材质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为一硬金属材质构成之热管,且该导热部具有一腔室及一毛细结构,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壁上,且于该容设空间其内该导热部之裸露部分的一侧与相对该发热源相贴设,并该保护部为硬塑胶材质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设有一第一导热体与一第二导热体,该保护部设有一第一保护体与一第二保护体,该第一、二保护体分别包覆对应该第一、二导热体之外侧,该第一、二导热体之一部分裸露于该容设空间内并未分别被该第一、二保护体包覆,并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彼此相对应,且该容设空间内的电池件位于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的下方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主体更包含一传导部,该传导部容设于该容设空间内,且位于该第一、二导热体上方,并该传导部的一侧上相邻两相对侧边的表面分别与对应该第一、-二导热体之裸露部分的一侧相触接,该传导部的另一侧与相对该电路板其上的发热源相贴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导热体分别设有一第一导热层、一第二导热层及一第三导热层,该第一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一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之间,该第二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夹设在该第二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中前述第一、二导热体之第一、三导热层为金属箔所构成,该第一、二导热体之第二导热层为石墨材质所构成,并该第一、二保护体为可挠性塑胶材质所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为一均温板,该传导部设有一腔室、一毛细结构及复数支撑柱,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