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测量仪半导体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91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恒温装置。本装置由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电源控制装置组成。主要特征是冷室贴靠4-n个半导体致冷器件,其上装水箱,外壳紧固在面板上装在冷却水套内。接通直流电源,半导体致冷器件冷面产生冷量传导冷室内,热面产生热量传到水箱内,由冷却水吸收带走,冷室温度达到要求范围时自动恒温。本装置可以解决同位素测量仪在高温条件下能进行正常工作,同位素γ射线测厚仪利用本装置可对热轧板的板厚度进行测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恒温装置。目前,国内冶金行业在热轧板生产过程中因热轧板的温度高达700~800℃左右,现有的同位素γ射线测厚仪或其它同位素测量仪,由于受高温影响都不能进行工作,热轧板生产过程中测量板的厚度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现测量的办法多半是等热轧板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再进行既成事实的测量,板厚度超过下偏差要求,不合格也无法挽救,这给企业生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新型固体冷源,半导体致冷技术,现有同位素γ射线测厚仪的放射源,电离室接收器进行冷却,改善环境温度达到可进行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解决热轧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700~800℃左右高温条件下能对热轧板厚度进行测量,和解决其它工业用同位素测量仪能在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同位素测量仪半导体恒温装置。本技术技术解决实施方案主要是由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电源控制装置构成。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由外壳(3)(23)、面板(2)(22)、冷室(5)(24)、隔热口(8)(28)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框架(9)(30)紧固在面板(2)(22)上,冷室(5)(24)前端连接在与面板(2)(22)紧固的隔热口(8)(28)上,外壁上贴靠4~n个半导体致冷器件(4),其上贴靠装有温度继电器(10)的水箱(19),紧固在框架(9)(30)内,冷室(5)(24)后端装传感器(16),护罩(7)(26)紧固在隔热口(8)(28)上,外壳(3)(23)与面板(2)(22)紧固,装在冷却水套(1)(21)内。框架(9)(30)用来紧固另部器件,用普通2-5mm厚钢板制成两端带弯角的多面形体围框,弯角上带园孔、围框每面带紧固螺纹孔、紧固在用普通1-4mm厚钢板制成多面形中间有园孔或多面形孔表面镀亮,另一面焊有螺钉或四周带紧固孔的装饰面板(2)(22)上。冷室(5)(24)用3-9mm厚铝板制成前端内为园形或多面形、中间有隔断层、后端敝开或前端内为园形带螺纹、后端封闭,在任一内壁与外壁之间有一园槽或在内壁上焊一园管装传感器(16),冷室(24)后壁上还装接插件(31),冷室(5)(24)结构根据同位索放射源(6)、电离室接收器(25)形状选定,冷室(5)(24)前端与用非金属有一定强度的隔热保温材料板制成相似“凸”字形体,中间有园孔或多面形孔,在其大端面上有多面形槽、周围有紧固孔的隔热口(8)(28)连接,防止冷室内冷量向外传导,用同种材料制成带螺纹园环体压圈(27)拧入隔热口(28)中紧固同位索电离室接收器(25),用既能反射热量、又能吸收传导射线的金属板制成多面形上带有园孔的护罩(7)(26)紧固在隔热口(8)(28)上,冷室(5)(24)外壁上贴靠4~n个半导体致冷器件(4),其上贴靠装温度继电器(10)的用1-3mm厚铜金属板制成箱体内有水通道管、箱体上有进水管接头(17)、回水管接头(15)的水箱(19),用螺钉紧固在框架(9)(30)内,n根据冷室容积选定,外壳(3)(23)由普通1-4mm厚钢板制成一端带弯角的多面形体围框和上装接插件(12)、水箱进水管接头(17)、回水管接头(15)周围有紧固孔的盖板组成,紧固在面板(2)(22)上,装在用普通2-4mm厚钢板制成带夹层半开箱式围框,一端封闭面呈“口”字形、另一端敝开端面上带进水管接头(18)、回水管接头(13)的循环冷却水套(1)(21)内隔热防止外界热量向主机传导,用普通1-4mm厚钢板制成带有另部件穿过孔的封闭板(20)(32)与冷却水套(1)、(21)紧固。电源控制装置主要由控制开关S11,S12,开关继电器K1-1、K1-2,温度控制仪表KW1-1、KW1-2,变压器T1-1、T1-2,整流硅桥VC1-1、VC1-2,电流表PA1-1、PA1-2,温度继电器K3-1、K3-2,控制半导体致冷器件(4)继电器K2-1、K2-2。本装置工作时,同位素测量仪的放射源(6)放置冷室(5)内,电离室接收器(25)放置在冷室(24)内,启动开关S1-1、S1-2,继电器K1-1、K1-2外接380伏电源接通经变压器T1-1、T1-2降压后通过硅桥VC1-1、VC1-2整流变成12-36伏直流电源,一路进入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另一路进入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与冷室(5)(24)上贴靠的半导体致冷器件(4)两根引线接通,电流表PA1-1、PA1-2显示电流大小,冷面产生的冷量传导至冷室(5)(24)内温度最低可达-10℃左右(冷室温度根据需要选定),热面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水箱(19)由冷却水将热量吸收带走,冷却水由流量1~3米3/时,压力0.1~0.5MPa水泵或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进水管与水箱进水管接头(17)用软橡胶连接管连接进入水箱(19)进行一个循环后从连接管(11)流出,再经水箱回水管接头(15)用软橡胶管连接冷却水套进水管接头(18)流进冷却水套(1)(21)中,水充满后便自动从冷却水套回水管接头(13)流出,装在水箱(19)上的温度继电器(10)控制冷却水流量大小和水的温度,当水的温度达到予定值时或遇到断水时继电器K3-1、K3-2a、b触点断开切断电源保护了主机,冷室(5)、(24)内温度决定半导体致冷器件(4)产生冷量大小,由装在后端的温度控制仪传感器(16)传递到电源控制装置温度控制仪KW1-1、KW1-2上进行显示,当温度达到温度控制仪表上予置拔码温度位置时,温度控制仪表上的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进行自动控温,继电器K2 1、K2 2断开,半导体致冷器件(4)失去电流暂停致冷,当冷室(5)(24)内温度超过温度控制仪表KW1-1、KW1-2予置拔码温度位置时,温度控制仪表上继电器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2-1、K2-2有电流通过,半导体致冷器件(4)接通直流电源产生冷量传导冷室(5)(24)内降低室内温度,达到温度控制仪表KW1-1、KW1-2予拔码温度位置时其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进行自动控温,如此反复冷室(5)(24)内保持予选温度范围处于恒温状态,同位素放射源(6)在冷室(5)内通过护罩(7)发射热轧板厚度信号,同位素电离室接收器(25)在冷室(24)内,通过护罩(26)接收同位素放射源(6)发射的热轧板厚度信号,并由冷室(24)后壁装的电离室接收器接插件(31)传进远离高温现场的同位素测量仪中的显示装置进行厚度显示。本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装置采用新型固体冷源半导体致冷新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不需要充填其它制冷剂,自动化程度高,恒温效果好,使用方便。2、本装置无机械传动件与现有产品相比结构简单,无噪声,无振动,无磨损,无污染。3、本装置可以改变同位素测量仪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环境而能正常进行测量工作。4、同位素γ射线测厚仪使用本装置可在热轧板生产过程中板的温度高达700-800℃左右环境中对热轧板厚度进行测量,解决了目前国内冶金行业热轧板生产过程中对热轧板厚度无法测量的难题。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结构示意图。冷却水套(1),面板(2),外壳(3),半导体致冷器件(4),冷室(5),同位素放射源(6),护罩(7),隔热口(8),温度继电器(10),水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位素测量仪半导体恒温装置由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和电源控制装置构成,面板(2)(22)、外壳(3)(23)、冷室(5)(24)、隔热口(8)(28)组成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位素放射源致冷装置、电离室接收器致冷装置框架(9)(30)紧固在面板(2)(22)上,冷室(5)(24)前端与隔热口(8)(28)连接,隔热口(8)(28)与面板(2)(22)紧固,护罩(7)(26)紧固在隔热口(8)(28)上,冷室(5)(24)外壁上贴靠4~n个半导体致冷器件(4),其上贴靠装有温度继电器(10)的水箱(19)用螺钉紧固在框架(9)(30)内,冷室(5)(24)后端装传感器(16),外壳(3)(23)紧固在面板(2)(22),上装在冷却水套(1)(21)内,由电源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厚复句庆珂刘心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致冷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