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包括机床外壳、工作台、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安装于机床外壳后方,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所述工作台上方安装有滚珠盘一、滚珠盘二,所述滚珠盘一与滚珠盘二上方设有芯模,所述芯模上方设有动力头,所述动力头上方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上方设有联轴器一,所述联轴器一另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机床外壳右侧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设有控制箱,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伺服电机定位使定位更加精确,两个工作台同时运作能提高工作效率。
A new CNC ball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属于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旋压成形作为塑性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容易实现产品轻量化、柔性化、高效、精密的成形制造而在塑性加工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金属精密加工
占有重要地位,旋压是一种综合了锻造、挤压、拉深、弯曲、环轧、横轧和滚压等工艺的少无切削加工的先进工艺,是利用旋压工具对旋转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连续的局部塑形变形而成形为所需空心回转零件的塑性加工方法,是制造薄壁回转体零件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可以完成拉深、翻边、收口等多种不同的成形工序,旋压加工用的机械设备称之为旋压机或者旋压机床。现有的滚珠旋压机多是单个动力头工作,且操作不方便,运行不稳定,工件表面质量差,变形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双动力头,且易于操作,伺服电机的安装使机床定位准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包括机床外壳、工作台、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安装于机床外壳后方,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所述工作台上方安装有滚珠盘一、滚珠盘二,所述滚珠盘一与滚珠盘二上方设有芯模,所述芯模上方设有动力头,所述动力头上方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所述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可拆卸盖板,所述主动皮带轮上方设有联轴器一,所述联轴器一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一相连,所述机床外壳右侧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设有控制面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后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滚珠丝杠外侧螺接的螺母支座固接,所述滚珠丝杠上方连接有联轴器二,所述联轴器二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二相连,且所述伺服电机二底部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一端与所述机床外壳固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卸盖板与支撑框架通过螺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芯模与动力头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芯模通过传动轴与动力头相连,所述动力头内部设有轴承,且轴承套设于传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皮带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从动皮带轮套设于传动轴上,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外侧设有张紧轮,且张紧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张紧轮底部开有槽孔,且所述张紧轮与支撑框架底部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与机床外壳连接处设有合页。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个滚珠盘与两个芯模同时运行,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同步带带动从动皮带轮运转使在转动过程中两个从动皮带轮转速相同,通过设置伺服马达一带动主动皮带轮使转速易于控制,且转速精确,通过设置滚珠丝杠使支撑框架得以上下运动,通过设置伺服马达二使支撑框架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定位精确,减小了运行误差,通过设置张紧轮使同步带松紧程度可调,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合页使横梁可来回移动,方便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来操作控制面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A-A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背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皮带轮传动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床外壳;2、工作台;3、配电柜;4、驱动电机一;5、驱动电机二;6、滚珠盘一;7、滚珠盘二;8、芯模;9、动力头;10、传动机构;11、支撑框架;12、从动皮带轮;13、主动皮带轮;14、可拆卸盖板;15、联轴器一;16、伺服电机一;17、横梁;18、控制面板;19、支撑板;20、滚珠丝杠;21、联轴器二;22、伺服电机二;23、传动轴;24、张紧轮;25、槽孔;26、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包括机床外壳1、工作台2、配电柜3,配电柜3安装于机床外壳1后方,工作台2下方设有驱动电机一4、驱动电机二5,工作台2上方安装有滚珠盘一6、滚珠盘二7,滚珠盘一6与滚珠盘二7上方设有芯模8,芯模8上方设有动力头9,动力头9上方设有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支撑框架11、从动皮带轮12、主动皮带轮13,支撑框架11上方设有可拆卸盖板14,主动皮带轮13上方设有联轴器一15,联轴器一15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一16相连,机床外壳1右侧安装有横梁17,横梁17下方设有控制面板18。支撑框架11后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与滚珠丝杠20外侧螺接的螺母支座固接,滚珠丝杠20上方连接有联轴器二21,联轴器二21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二22相连,且所述伺服电机二22底部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一端与所述机床外壳1固接可拆卸盖板14与支撑框架11通过螺栓连接,芯模8与动力头9数量均为两个,且芯模8通过传动轴23与动力头9相连,动力头9内部设有轴承,且轴承套设于传动轴23上,从动皮带轮12的数量为两个,且从动皮带轮12套设于传动轴23上,主动皮带轮13与从动皮带轮12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外侧设有张紧轮24,且张紧轮24的数量为两个,张紧轮24底部开有槽孔25,且张紧轮24与支撑框架11底部螺纹连接,横梁17与机床外壳1连接处设有合页26。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两个滚珠盘与两个芯模8同时运行,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同步带带动从动皮带轮12运转使在转动过程中两个从动皮带轮12转速相同,通过设置伺服马达一带动主动皮带轮13使转速易于控制,且转速精确,通过设置滚珠丝杠20使支撑框架11得以上下运动,通过设置伺服马达二使支撑框架11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定位精确,减小了运行误差,通过设置张紧轮24使同步带松紧程度可调,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张紧轮24底部设有槽孔25,可通过调整螺栓在槽孔25的位置来调同步带的松紧程度,通过设置合页26使横梁17可来回移动,方便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来操作控制面板18。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包括机床外壳(1)、工作台(2)、配电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3)安装于机床外壳(1)后方,所述工作台(2)下方设有驱动电机一(4)、驱动电机二(5),所述工作台(2)上方安装有滚珠盘一(6)、滚珠盘二(7),所述滚珠盘一(6)与滚珠盘二(7)上方设有芯模(8),所述芯模(8)上方设有动力头(9),所述动力头(9)上方设有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支撑框架(11)、从动皮带轮(12)、主动皮带轮(13),所述支撑框架(11)上方设有可拆卸盖板(14),所述主动皮带轮(13)上方设有联轴器一(15),所述联轴器一(15)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一(16)相连,所述机床外壳(1)右侧安装有横梁(17),所述横梁(17)下方设有控制面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包括机床外壳(1)、工作台(2)、配电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3)安装于机床外壳(1)后方,所述工作台(2)下方设有驱动电机一(4)、驱动电机二(5),所述工作台(2)上方安装有滚珠盘一(6)、滚珠盘二(7),所述滚珠盘一(6)与滚珠盘二(7)上方设有芯模(8),所述芯模(8)上方设有动力头(9),所述动力头(9)上方设有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支撑框架(11)、从动皮带轮(12)、主动皮带轮(13),所述支撑框架(11)上方设有可拆卸盖板(14),所述主动皮带轮(13)上方设有联轴器一(15),所述联轴器一(15)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一(16)相连,所述机床外壳(1)右侧安装有横梁(17),所述横梁(17)下方设有控制面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数控滚珠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1)后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与滚珠丝杠(20)外侧螺接的螺母支座固接,所述滚珠丝杠(20)上方连接有联轴器二(21),所述联轴器二(21)另一端与伺服电机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新,庄红红,姜绍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邦和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