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心旋压机构。该偏心旋压机构包括尾顶、偏心模、偏心模支撑轴以及尾顶盘;所述偏心模支撑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尾顶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与所述尾顶为偏心连接;所述偏心模与偏心模支撑轴同心的套设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为轴,所述偏心模可绕所述偏心模支撑轴旋转;所述尾顶盘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顶盘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为偏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结构紧凑,且偏心模承载能力大,可用于收口旋压加工开口更小的封闭薄壁罐状产品和薄壁型回转件,提高了封闭薄壁罐状产品的收口工艺适用性及薄壁型回转件的加工适用性,同时也保证了旋压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
An eccentric spinn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心旋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旋压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偏心旋压机构。
技术介绍
金属旋压是用于将金属塑性成形的加工工艺,通过该工艺能够较容易地制作各种旋转对称的薄壁回转件和各种管件等。而在金属旋压的加工工艺中,收口旋压是金属旋压中重要的工艺分支。收口旋压是利用旋压工具使罐状毛坯或管状毛坯的直径减小的成型方式,从而形成产品的收口形状。但是,收口旋压一直存在收口旋压精度难以保证的难题。同时,对于薄壁产品,该旋压工艺还存在收口旋压难度大、夹具夹紧难度高以及废品率随壁厚减小而提高的难题。在现有的其他旋压方案中,加工封闭罐状产品常用偏心模机构固定于尾顶。其中,为了保证产品能够固定在模具上,同时保证产品的加工同轴度,顶压部件为一般的旋压机尾顶,而偏心模则通过悬臂梁结构的机构与尾顶轴侧方连接。由于尾顶轴自身占用了一部分空间,所以在旋压加工的时候,偏心模的尺寸及产品可加工的最小口径也受到了限制。而且,由于使用的是悬臂梁架构连接偏心模与尾顶,导致收口旋压时,机构允许加工载荷降低,使可进行加工的产品壁厚与材料的范围又进一步缩小。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封闭罐状产品收口旋压的加工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本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结构紧凑,且允许加工载荷大,整体刚性高,可用于旋压加工开口更小的封闭薄壁罐状产品和薄壁型回转件的收口形状,提高了封闭薄壁罐状产品的收口工艺适用性及薄壁型回转件的加工适用性,扩大了加工适用范围,同时也保证了旋压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偏心旋压机构,包括尾顶、偏心模、偏心模支撑轴以及尾顶盘;所述偏心模支撑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尾顶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与所述尾顶为偏心连接;所述偏心模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同心的套设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为轴,所述偏心模可绕所述偏心模支撑轴旋转;所述尾顶盘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顶盘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为偏心连接。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偏心模通过第一轴承组设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上。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与所述尾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偏心模的外表面为回转曲面。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尾顶盘能以自身轴向为轴旋转。作为更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尾顶盘通过轴套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偏心连接;其中,所述尾顶盘的连接端通过第二轴承组设置在轴套的套孔上;所述轴套的外壁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固定连接。作为更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沿所述轴套的径向,所述轴套的一侧外壁具有偏心模支撑轴安装位;且所述轴套通过偏心模支撑轴安装位固定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上。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所述尾顶盘与所述尾顶同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中,偏心模支撑轴的一端与尾顶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套与尾顶盘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尾顶盘顶压工件时,偏心模支撑轴两端相对固定,形成力学上的简支梁结构,使得整体偏心旋压机构的加工允许承载能力更大;同时,偏心模支撑轴与尾顶轴进行有机整合,在同等承载能力下,整体结构相较于现有的偏心模结构更紧凑;进而,使整体机构可加工的收口旋压工件的收口口径更小,特别是对于薄壁或壁厚更大的罐状产品的加工,加工过程更稳定,成品率更高,有效解决了现有偏心模结构的对于加工罐状产品的收口口径范围小与壁厚范围小的局限问题。(2)本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中,偏心模的连接方式采用简支梁结构支撑,而简支梁的承载能力更大、受力后变形量更小以及工作性能更稳定,有效保证了旋压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并且,对现有的多数旋压机均适用,通用性高;同时,可完成自主退料,无需额外退料装置即可完成退料工作,更方便操作人员上下料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工作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尾顶,2-偏心模,3-偏心模支撑轴,4-尾顶盘,5-旋压刀轮,6-第一轴承组,7-轴套,71-偏心模支撑轴安装位,8-第二轴承组,9-轴承隔套,10-螺母,11-模具,12-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顺序、以特定的顺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偏心旋压机构,包括尾顶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撑轴3以及尾顶盘4。其中,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尾顶1上,具体的,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与所述尾顶1固定连接。且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与所述尾顶1为偏心连接。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偏心模支撑轴3与尾顶1之间固定连接的方式可采用焊接,或者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方式等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固定连接,使偏心模支撑轴3与尾顶1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而所述偏心模2套设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上,并且,偏心模2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同心设置。而且,所述偏心模2以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轴可旋转。在旋压工作时,偏心模2的外表面直接与旋压工件的内壁表面接触,偏心模2以偏心模支撑轴3为轴可旋转,使偏心模2在旋压加工时可随工件的旋转而转动,从而旋压工件进行旋压加工。具体的,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偏心模2通过第一轴承组6设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上,偏心模2的中间开设有阶梯孔,第一轴承组6的轴承内圈固定在偏心模支撑轴3上,而第一轴承组6的轴承外圈与偏心模2的阶梯孔内壁固定连接,从而使偏心模2通过第一轴承组6可以以偏心模支撑轴3为轴而绕偏心模支撑轴3旋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6为一对轴承,且采用一对轴承的第一轴承组6通过轴承隔套9间隔开。如此,以使第一轴承组6的一对轴承保持足够的距离,从而使偏心模支撑轴3的受力作用点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两个受力作用点过近并偏向整个偏心模支撑轴3的中心位置,减少了偏心模支撑轴3的变形量,进而减少工作状态的模具工作跳动和加工误差。而且,所述偏心模2的外表面为根据加工要求设计的回转曲面,以适应罐状产品和薄壁型回转件的内壁形状,满足罐状产品和薄壁型回转件的曲面内壁要求,使工件紧贴偏心模2的外表面进行旋压加工后,工件成品的形状与尺寸可达到要求。此外,所述尾顶盘4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另一端上,而且,具体的,所述尾顶盘4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偏心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尾顶盘4与所述尾顶1同心。并且,所述尾顶盘4以自身轴向为轴可旋转。偏心模支撑轴3的一端与尾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心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顶(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撑轴(3)以及尾顶盘(4);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尾顶(1)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与所述尾顶(1)为偏心连接;所述偏心模(2)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同心的套设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轴,所述偏心模(2)可绕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旋转;所述尾顶盘(4)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顶盘(4)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偏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顶(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撑轴(3)以及尾顶盘(4);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尾顶(1)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与所述尾顶(1)为偏心连接;所述偏心模(2)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同心的套设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轴,所述偏心模(2)可绕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旋转;所述尾顶盘(4)连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顶盘(4)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为偏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模(2)通过第一轴承组(6)设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模支撑轴(3)与所述尾顶(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旋压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路,周平虎,谢惠文,郑骁,晏鑫,童兆军,黄晓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