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41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媒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媒系统依次连接成一整体,整体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还包括冷凝管和中间管板,冷凝管为一整段管,左端设置在前端管箱内,右端设置在后端管箱内,每两个相连的冷媒系统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冷凝管与中间管板帐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冷凝管的胀接数量比原来减少了四分之一,只需要打开一端管箱进行清洗,减少了清洗的工作量。维修时只须打开前后管箱,维修工作量大幅度减小,同时也减小了维修所需的空间。可能造成泄漏的点也相对较少,存在的隐性风险小;部件结构简化,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多系统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用复合式冷 凝器。
技术介绍
随着压縮机半封闭化、小型化及控制系统的发展,近年来,多系统冷水机 组取得很大发展,可以根据负载需要调节运行压縮机的台数,大大提高冷水机 组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而多系统冷水机组制冷系统多数采用的是完全独立 的回路,即相对于每台压縮机制冷剂从蒸发器到压縮机再到冷凝器,流经节流 阀再回到蒸发器整个流动过程均为独立。如图l、 2所示,目前的冷凝器采用分段胀管结构,两侧筒体分别与其两侧 的管板相焊,每段冷凝器的换热铜管分别与两侧管板胀接密封,其特点是将两个 独立的分段的冷凝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复合式冷凝器,中间不用 管箱连接,通过密封垫将不同流程的水隔开,而管程流动的水是串联的< 这种结构的复合式冷凝器存在以下问题1. 清洗铜管时,由于铜管可能没有完全对正而使清洗毛刷可能不能通过容 器的整个长度,需要打开另一端水室进行清洗,增加了清洗工作量;2. 出现铜管冻破、磨破或胀接泄漏事故时,其中的制冷剂就会通过这个间 隙扩散到同流程的其它冷凝管中,必须将冷凝器拆开分段,分别检漏才能发现 漏点,从而采取拔管或堵换管措施,这种螺栓连接的分段结构将大大地延长维 修时间.增加维修工作量3. 由于每段冷凝器内部铜管分别需与两侧管板胀接密封,胀接管数多,可能造成泄漏的点也相对较多,存在的隐性风险大;4. 在冷凝器上除了胀接工作量加大外,每个独立的分段冷凝器两侧各需一 块管板,中间螺栓连接处还需要增加中间垫片,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 器,铜管清洗方便,维修工作量小,胀接点少,隐性泄漏风险小,制造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包括前端管 箱、后端管箱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媒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媒系统依 次连接成一整体,整体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还包括 冷凝管和中间管板,冷凝管为一整段管,左端设置在前端管箱内,右端设置在 后端管箱内,每两个相连的冷媒系统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所述 冷凝管与中间管板胀接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左侧管板和右侧管板,所述冷媒系统中包括筒体,所述 最左端冷媒系统中筒体的左端与前端管箱之间通过左侧管板固定连接,最右端 冷媒系统中筒体的右端与后端管箱之间通过右侧管板固定连接,冷凝管与左侧 管板和右侧管板之间均胀接连接。作为优选,最左端冷媒系统中筒体与左侧管板之间焊接连接,最右端冷媒 系统中筒体与右侧管板之间焊接连接。作为优选,包括第一冷媒系统和第二冷媒系统,所述第--冷媒系统与第二 冷媒系统连接成-整体,第---冷媒系统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第二冷媒系统 的右端固定冇后端管箱,第一冷媒系统和第二冷媒系统的连接位覽处设赏有一 块中间管板。作为优选,包括第冷媒系统、第二冷媒系统和第三冷媒系统,所述第—冷媒系统、第二冷媒系统及第三冷媒系统依次连接成一整体,第一冷媒系统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第三冷媒系统的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第一冷媒系统和 第二冷媒系统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第二冷媒系统和第三冷媒系统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原来多段连接的冷凝管改进为-整 段,并在各冷媒系统的连接处只设置一块中间管板,使冷凝管的胀接数量比原 来结构减少了四分之一。使清洗和维修都大大方便,只需要打开-'端管箱进行 清洗,减少了清洗的工作量;当某个冷凝管冻破或磨破或胀接泄漏时,其中的 制冷剂不会通过这个泄漏点扩散到同流程的其它冷凝管中,只须打开前后管箱, 就可以査出哪根冷凝管泄漏,不需要按原结构那样分别将两段冷凝器拆分开才 能査漏,工作量大幅度减小,同时也减小了维修所需的空间。胀接管数少,可能 造成泄漏的点也相对较少,存在的隐性风险小;部件结构简化,制造成本大大 降低。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复合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t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l、 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复合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特征及 缺陷在本说明书的
技术介绍
部分己详细描述。如图3、 4所示, 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包括前端管箱l、后端管箱2和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媒系统3,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媒系统3依次连接成 -整 体,整体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l,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2,还包括冷凝管4和 中间管板5,冷凝管4为一整段管,左端设置在前端管箱l内,右端设置在后端 管箱2内,每两个相连的冷媒系统3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块中间管板5,所述 冷凝管4与中间管板5胀接连接。还包括左侧管板6和右侧管板7,所述冷媒系统3中包括筒体8,所述最左 端冷媒系统3中筒体8的左端与前端管箱1之间通过左侧管板6固定连接,最 右端冷媒系统3中筒体8的右端与后端管箱2之间通过右侧管板7固定连接, 冷凝管4与左侧管板6和右侧管板7之间均胀接连接。最左端冷媒系统3中筒体8与左侧管板6之间焊接连接,最右端冷媒系统 3中筒体8与右侧管板7之间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冷媒系统31和第二冷媒系统32,所述第一冷媒系统 31与第二冷媒系统32连接成一整体,第一冷媒系统31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 1,第二冷媒系统32的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2,第一冷媒系统31和第二冷媒系 统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5。冷凝管4采用一根整管后,将原来 的连接处的两块中间管板合二为一,仅用一块管板。冷凝管4分别从前端管箱1 一直穿至后端管箱2,通过机械胀接逐步从左侧 管板6、中间管板5、右侧管板7接触处均匀胀接,中间管板7胀接需采用带加 长杆的胀接头,将之伸至中间管板处施加均匀胀力从而保证密封性能及抗拉脱 强度。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ti括第一冷媒系统31、第二冷媒系统32和第三冷媒系统:V3, 所述第一冷媒系统31、第二冷媒系统32及第三冷媒系统33依次连接成一整体,第一冷媒系统31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1,第三冷媒系统33的右端固定有后端 管箱2,第一冷媒系统31和第二冷媒系统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块中间管板 5,第二冷媒系统32和第三冷媒系统33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块中间管板5。本实施例为采用3个冷媒系统的复合式冷凝器的结构。本技术不但解决了维护困难的难题,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 成本。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所有螺杆、涡旋等多系统机组。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 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包括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2)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媒系统(3),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媒系统(3)依次连接成一整体,整体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1),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管(4)和中间管板(5),冷凝管(4)为一整段管,左端设置在前端管箱(1)内,右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式冷凝器,包括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2)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媒系统(3),两个或两个以上冷媒系统(3)依次连接成一整体,整体的左端固定有前端管箱(1),右端固定有后端管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管(4)和中间管板(5),冷凝管(4)为一整段管,左端设置在前端管箱(1)内,右端设置在后端管箱(2)内,每两个相连的冷媒系统(3)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块中间管板(5),所述冷凝管(4)与中间管板(5)胀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新红王红燕潘祖栋楼佳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