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国民专利>正文

一种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42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其关键是:该装置由平衡罐3、压力控制器6、电磁阀1及5、节流元件2及4构成,平衡罐3通过电磁阀1及5和节流元件2及4分别与压缩机的高压端及低压端连接,压力控制器6安装在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这样构成的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在制冷系统运行初期,减少低沸点工质参与循环的比例,随着系统温度的降低,逐步增加低沸点工质参与循环的量,以达到持续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避免高压压力过高造成压缩机故障,另一方面使压缩机处于比较稳定的运行工况,降温速度比较均衡,运行平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更明确地说是一种超低温制冷 机的压力调节装置。技术背景超低温冷柜一般指制冷温度范围为-4(TC -86t:甚至更低的冷 柜。是医院、疾控中心、血站、高校及科研机构必须配备的基础设 备。主要用于保存器官、组织、皮肤、红细胞、淋巴细胞、DNA、胚 胎、骨髓、种子、花粉、标本等以及其它材料的低温试验等。低温 冷冻常用多级或两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和复合式蒸汽压缩制冷机系 统。两级或多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使用的是单一工质,每个制冷循 环都需要一个压缩机,对低温压缩机还有相当的要求。近年来还发 展了一种新型的制冷方式自然复叠循环(又称内复叠循环),采用 非共沸点混合工质做制冷剂,且整套系统只使用一台压缩机,设备 减少,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该技术制作的制冷机基于KLEEMENKO 循环原理,通过使用汽液分离器和节流装置,可以提高任意级数的 冷却,各级汽液分离器只有液相膨胀,从而保持膨胀过程的高效率, 同时釆用多级分离技术,达到混合制冷剂逐步液化的目的。自然复叠循环在超低温冷柜上的应用,中科院理化所低温工程 中心有这方面的报道。此外,在中国专利ZL02269837.X中提供了一 种单压缩机超低温冷柜的方案,可以获得-6(TC的低温。而中国专利 公开号CN1363815A介绍了 一种采用精镏装置分离技术能有效地分离 高、低沸点工质。但由于高沸点工质进入精镏装置和冷凝蒸发器的分配上很难控制,其分离效率虽然提高,但很难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工业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77014A介绍了另外一种釆用精镏装 置分离技术的内复叠制冷系统。该系统由于在高沸点工质进入精镏 装置和冷凝蒸发器时采用了分路供液设计,并设计了蒸发压力调节 装置,因尔使得蒸汽压缩内复叠制冷系统更趋于合理化,能有效控 制高沸点工质的分配比例和蒸发温度,提高低沸点工质的纯度,降 低低沸点工质蒸发时的温度漂移,增加系统整体稳定性。中国专利 公开号CN2839921Y名称为一种自然复叠式超低温冷柜介绍的是采用多级分离技术的内复叠制冷系统。上述文献主要是围绕内复叠 制冷系统髙低沸点工质如何有效分离方面的技术,均未涉及对充灌 压力的调节。对于-86C以上温区,由于低沸点工质的比例较低,充 灌压力不髙,通过平衡罐等辅助措施后,压缩机启动压力不会很高, 但是要达到-120'C或更低温区,由于低沸点工质比例提高,充灌压力很高,通过平衡罐等辅助措施后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压缩机 刚启动时,大量的低沸点工质以不凝气体状态积聚在冷凝器内,高 压部压力过高,压缩机出现保护,造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制冷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 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的压力调节装置,实现极低温区, 特别是-12(TC以下温区制冷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 装置,是由平衡罐、压力控制器、电磁阀、节流元件构成,平衡罐通 过电磁阀及节流元件分别与压缩机的高压端及低压端连接,压力控 制器按装在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这样构成的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 调节装置,在制冷系统运行初期,减少低沸点工质参与循环的比例, 随着系统温度的降低,逐步增加低沸点工质参与循环的量,以达到持续降温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压力自动调节系统, 一方面可以避免 高压压力过髙造成压缩机故障,另一方面使压缩机处于比较稳定的 运行工况,降温速度比较均衡,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中7—压缩机、8—冷凝器、9一防露管、IO—多级逆流换热器、11—蒸发器。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 —电磁阀、2—节流元件、 3—平衡罐、4一节流元件、5 —电磁闽、6—压力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一种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是由平衡罐 3、压力控制器6、电磁阀1及5、节流元件2及4构成,平衡罐3通 过电磁阀l及5和节流元件2及4分别与压缩机7的高压端及低压 端连接,压力控制器6按装在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控制电磁阀l及 5开启和闭合。压力控制器6的开启和闭合压力点可根据制冷系统的 状态进行设定。为了达到控制系统启动压力过高的目的,当制冷系 统处于停机状态时,电磁阀1处于闭合状态即压缩机高压部分与平 衡罐3不通;而电磁闽5处于打开状态即混合制冷剂在压缩机低压 通道通过节流元件4与平衡罐3相连。压缩机启动后,混合制冷剂 经压缩机排气管进入冷凝器,高沸点工质冷凝成液态,而大量的中 低沸点工质以不凝气体状态积聚在冷凝器内,高压部压力升高,当 系统高压部压力超过某个压力控制器6的开启点时,电磁阀l打开, 高压不凝气体通过节流元件2回到平衡罐3,此时电磁阀5闭合,低 压通道与平衡罐3处于不连状态。随着系统的运行,各级换热器及 蒸发器的温度逐渐降低,高压部压力逐渐下降,当压力降至压力控 制器6的闭合点时,电磁阀1处于闭合状态即压缩机7的髙压部分 与平衡罐3断开;而电磁阀5处于打开状态即混合制冷剂在压缩机7的低压通遒通过节流元件4与平衡罐相连,如此循环,随着箱内温 度的持续下降,低沸点的工质逐步补充到系统中参与循环,直到高压部压力低于压力控制器6的开启点。电磁阀1处于常闭状态,而 电磁阀5处于常开状态,系统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从而解决了为达 到-12(TC以下低温温区压缩机启动压力过高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平衡罐(3)、压力控制器(6)、电磁阀(1)及(5)、节流元件(2)及(4)构成,平衡罐(3)通过电磁阀(1)及(5)和节流元件(2)及(4)分别与压缩机的高压端及低压端连接,压力控制器(6)按装在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低温制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平衡罐(3)、压力控制器(6)、电磁阀(1)及(5)、节流元件(2)及(4)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勤跃潘富金慎马龙徐国平洪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洪国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