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08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倾斜直管、竖直集管、水平集管,所述倾斜直管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竖直集管设置于倾斜直管的两端并与倾斜直管相连通连接,所述水平集管设置于竖直集管的一端或两端并与竖直集管相连通连接,所述竖直集管通过水平集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倾斜直管较高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倾斜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冷凝盘管的排液和回油问题,并有效减小了设备的整体尺寸,直接降低了单位制冷量的材料成本;由于冷凝效果的提高,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得以提高,输入功率得到降低,机组制冷能效比得以提高,有利于降低机组的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冷凝器,特别涉及一种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o ■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蒸发式冷凝器均采用蛇形盘管交叉排列,在实际运用中盘管体积较大,增大了机组的整体尺寸;而且,由传统圆管、椭圆管或圆 管及椭圆管扭曲加工成的各种扭曲交变管等蛇形盘管蒸发式冷凝器,由于 受空间位置限制,盘管的倾斜度不能设置太大,往往造成制冷剂在蒸发式 冷凝器中冷凝成液后容易在盘管内积液,从而降低冷凝盘管的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 解决冷凝盘管积液问题,提高冷凝效果,并可有效减少设备体积,降低生 产成本的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 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直管、竖直集管、水平集管,所述倾斜直管与 水平面倾斜设置,竖直集管设置于倾斜直管的两端并与倾斜直管相连通连 接,所述水平集管设置于竖直集管的一端或两端并与竖直集管相连通连 接,所述竖直集管通过水平集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倾斜直管较高 端连接 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入口 ,所述倾斜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 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倾斜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分为上侧水平集管及下侧水 平集管,其中下侧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上侧水平集管连接有集气 冷凝管道,所述集气冷凝管道用于将单程冷凝管道内未能冷凝成液的制冷 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其中的气体继续冷凝直到凝结成液。所述集气冷凝管道包括反向倾斜集管,所述反向倾斜集管与另外设置 的竖直集管相连接,所述另外设置的竖直集管连接另外设置的水f集管 (用于收集冷凝液),所述另外设置的水平集管与前述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的水平集管通过另外设置的倾斜直管相连接。所述倾斜直管与竖直集管垂直连接或倾斜连接;所述倾斜直管相互间平行设置或交错设置。所述倾斜直管可为多层结构;各层之间的倾斜直管可错位排列,这样 可避免冷却风出现短路现象。所述倾斜直管或反向倾斜集管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可为2° 15°。所述倾斜直管或反向倾斜集管可为圆管、椭圆管或圆管及椭圆管扭曲 加工成的各种扭曲交变管。本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注入后通过水平集管 及竖直集管均匀分布于各倾斜直管中,流经倾斜直管的过程中,制冷剂由 气态冷凝为液态,从倾斜直管另一端的水平集管的制冷剂出口流出;如果 设置有集气冷凝管道,那么可将前述冷凝过程中未能冷凝成液的制冷剂进 行气液分离,并将其中的气体继续冷凝直到凝结成液,再汇集到水平集管 的制冷剂出口流出。本技术相对于现在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 结构合理制冷剂在冷凝管内降温凝结成液体后能迅速流过大 坡度冷凝管,不在管内形成积液或存油现象,有效解决了传统蛇形盘管在 管内积液滞油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冷凝盘管的传热效率。另外,本设备的 管道错排方式可使冷凝管排列紧凑,有效解决了传统蛇形盘管因来回弯折 所形成的较大空档,同时各层之间的冷凝管错位排列,避免了冷却风出现 短路现象。(2) 整体体积减少本设备采用了竖直集管、水平集管与倾斜直管 的连接方式代替传统蛇形盘管结构形式,可节省了传统蛇形盘管因折弯所 需的最小空间,而且倾斜直管采用斜接和直接两种连接方式,并可交错设 置,因而本设备的冷凝管的排列非常紧凑,使整体设备体积相对于现有设 备明显减少。(3) 制作简单、性能可靠本设备避免了传统蛇形盘管弯折工艺, 同时避免了冷凝盘管之间的对悍悍接,只有与竖直集管、水平集管间的插 入式焊接,从结构上使焊接质量更容易保证。(4) 节能降耗由于本设备克服了管内积液的缺点,从而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制冷剂注入量,因而节约了原料成本;同时,由于冷凝效果的提高,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得以提高,输入功率得到降低,机组制冷能效比得 以提高,有利于降低机组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的单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图l及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图1可见,本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包括倾斜直管l、竖直集管2-l、 2-2、水平集管3-l、 3-2、 3-3、 3-4,所述倾斜直管1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竖直集管2-l、 2-2分别设 置于倾斜直管1的两端并与倾斜直管1相连通连接,所述水平集管3-1、 3-2、 3-3、 3-4分别设置于竖直集管2-1、 2-2两端并与竖直集管2-1、 2-2 相连通连接,所述竖直集管2-l、 2-2通过水平集管3-l、 3-2、 3-3、 3-4连 接成一体;所述倾斜直管1较高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3"设置有制冷剂入 口,所述倾斜直管较低--端连接的水平集管分为上侧水平集管3-3及下侧 水平集管3-4,其中下侧水平集管3-4设置有制冷剂出口,上侧水平集管 连接有集气冷凝管道,所述集气冷凝管道包括反向倾斜集管4,所述反向 倾斜集管4与另外设置的竖直集管5相连接,所述另外设置的竖直集管5 连接另外设置的水平集管6 (用于收集冷凝液),所述另外设置的水平集管 6与前述设置有制冷剂出口的水平集管3-4通过另外设置的倾斜直管7相 连接;所述集气冷凝管道用于将单程冷凝管道内未能冷凝成液的制冷剂进 行气液分离,并将其中的气体继续冷凝直到凝结成液。所述倾斜直管l与 竖直集管2-l、 2-2垂直连接或倾斜连接;所述倾斜直管1相互间平行设置 或交错设置。所述倾斜直管1可为多层结构(图2示出了其中一层的结构); 各层之间的倾斜直管可错位排列,这样可避免冷却风出现短路现象。所述 倾斜直管1、 7或反向倾斜集管4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可为2° 15°。所述 倾斜直管1、 7或反向倾斜集管4可为圆管、椭圆管或圆管及椭圆管扭曲 加工成的各种扭曲交变管。本技术的作用原理是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注入后通过水平集管 3-1及竖直集管2-1均匀分布于各倾斜直管1中,流经倾斜直管1的过程中,制冷剂由气态冷凝为液态,从倾斜直管1另一端的水平集管3-4的制 冷剂出口流出;而集气冷凝管道可将前述冷凝过程中未能冷凝成液的制冷 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其中的气体经过反向倾斜集管4、竖直集管5、水 平集管6及倾斜直管7继续冷凝直到凝结成液,再汇集到水平集管3-4的 制冷剂出口流出。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 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直管、竖直 集管、水平集管,所述倾斜直管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竖直集管设置于倾斜 直管的两端并与倾斜直管相连通连接,所述水平集管设置于竖直集管的… 端或两端并与竖直集管相连通连接,所述竖直集管通过水平集管连接成一 体;所述倾斜直管较高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倾斜 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倾斜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分为上侧水平集管及下侧水平集管, 其中下侧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柱斜管式蒸发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直管、竖直集管、水平集管,所述倾斜直管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竖直集管设置于倾斜直管的两端并与倾斜直管相连通连接,所述水平集管设置于竖直集管的一端或两端并与竖直集管相连通连接,所述竖直集管通过水平集管连接成一体;所述倾斜直管较高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倾斜直管较低一端连接的水平集管设置有制冷剂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