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2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位置度检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包括第一检具、第二检具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流水线的上部空间,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分别连接于升降机构。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呈钟摆形态的设置在流水线和升降机构之间;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分别相对于升降机构呈可伸缩状态。当工作人员采用本实施例的流水线用位置度检具检测零部件时,由于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通过升降机构分别具有悬空状态,从而减少了、甚至避免了工作人员将‘需要多次按照检测规和对应的盛放位置进行辨别之后,再将检测规收纳至对应的盛放位置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便捷性,提高了检测零部件的检测效率。

Inspection device for assembl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线用检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位置度检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一些零部件,采用铸造、磨削等工艺加工制成。该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所以在组装之前,需要采用位置度检具测量其精度。位置度检具是一种用于检测单一零部件的专用工具,其通过多种型号的检测规来检测零部件上的孔、缝隙或表面形状。现有技术中,采用位置度检具检测零部件时,工作人员需要多次的从盛放检测规的装置上取下某一个检测规,并在同一个检测规使用完成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同一个检测规收纳至盛放检测规的装置内,再取用另外一个检测规,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需要多次按照检测规和对应的盛放位置进行辨别之后,再将检测规收纳至对应的盛放位置中;此外,采用现有技术中位置度检具的检测零部件的方法中,一名工作人员与一套位置度检具处于一块工作区域中,使得多个零部件被同时运输到该一块工作区域内时,工作人员需要多次的搬运零部件,并将零部件相对于位置度检具进行多次的组装和拆卸。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位置度检具,存在着使用不方便、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位置度检具,存在着使用不方便、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包括第一检具、第二检具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呈钟摆形态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和所述升降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呈可伸缩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具体为卷收器;所述卷收器由内部向外部有可伸缩的两条钢丝绳;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设置在其中一条所述钢丝绳上。进一步的,任一条所述钢丝绳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用于在所述钢丝绳的收缩方向接触所述卷收器。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件包括橡胶垫、垫片、弹簧和卡接部件;所述卡接部件卡紧所述钢丝绳;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卡接部件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卡接部件;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弹簧;所述橡胶垫设置在所述垫片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垫片。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架的顶部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流水线的顶部上方;所述卷收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为韧性的带状部件;所述限位带的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卷收器上;所述限位带的其中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钢丝绳裸露于所述卷收器外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具具体为测量棒;所述测量棒的其中一端呈圆柱状、且具有圆形端面;或者,所述测量棒的其中一端具有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柱段上,所述第一圆柱段和所述第二圆柱段呈同轴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具具体为卡板;所述卡板整体呈矩形条状,所述卡板的其中一端的端面长度和其中另一端的端面长度相同,所述卡板的其中一端的端面宽度大于其中另一端的端面宽度。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当工作人员采用本实施例的流水线用位置度检具检测零部件时,由于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通过升降机构分别具有悬空状态,从而减少了、甚至避免了工作人员将‘需要多次按照检测规和对应的盛放位置进行辨别之后,再将检测规收纳至对应的盛放位置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便捷性,提高了检测零部件的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流水线用检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另一个流水线用检具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止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第一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第二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位置度检具,存在着使用不方便、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参见图1或图2,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包括第一检具1、第二检具2和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设置在流水线的上部空间,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分别连接于升降机构3。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呈钟摆形态的设置在流水线和升降机构3之间;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分别相对于升降机构3呈可伸缩状态。其中,升降机构3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并且当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3上时,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能够分别通过升降机构3在竖直方向上或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当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呈静态的连接在升降机构3上之后,受到重力的影响,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相对于升降机构3呈钟摆形态的悬空设置。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中,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应当设置在流水线区域内,并且第一检具1和第二检具2应当分别能够呈可伸缩状态的接触到流水线的其中一部分,为了便于理解,将该‘接触到流水线的其中一部分’定义为检测区域。其中,流水线可以是连续不断的用于输送被检测的零部件的装置,例如:传送带;当零部件通过流水线移动至检测区域内时,工作人员通过将第一检具1或第二检具2呈拉伸状态的进行降低,从而使得第一检具1或第二检具2接近检测区域内的零部件。当工作人员采用第一检具1或第二检具2对零部件检测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的将手中的第一检具1或第二检具2脱离开,使得第一检具1或第二检具2呈悬空状态的滞留在零部件的附近。在本实施例的其中另一个应用场景中,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应当设置在可移动到流水线区域的范围内;例如:将升降机构3设置在悬在高处的水平旋转装置上,其中一部分的水平旋转装置与流水线的一部分在地面上的投影呈重合状或相邻状,使得工作人员在取用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时,第一检具1和/或第二检具2可以呈可伸缩状态的接近到流水线上的零部件,同时,随着水平旋转装置的转动,升降机构3相对于流水线形成移动状态,从而形成更换不同型号的检具、或实现输送对应的检具功能;这种情况下,尤其适合在半自动化的流水线上实现对大批量的零部件进行检测的效果。在本实施例的其中又一个应用场景中,可以将流水线用位置度检具相对于流水线本身设置为共同移动状态;例如,如果流水线设置为呈环状的移动路径,那么,可以将升降机构3通过柱状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具、第二检具和升降机构;/n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呈钟摆形态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和所述升降机构之间;/n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呈可伸缩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具、第二检具和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呈钟摆形态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和所述升降机构之间;
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呈可伸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具体为卷收器;
所述卷收器由内部向外部有可伸缩的两条钢丝绳;
所述第一检具和所述第二检具分别设置在其中一条所述钢丝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条所述钢丝绳上分别设置有止挡部件;
所述止挡部件用于在所述钢丝绳的收缩方向接触所述卷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水线用检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包括橡胶垫、垫片、弹簧和卡接部件;
所述卡接部件卡紧所述钢丝绳;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卡接部件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卡接部件;
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弹簧;
所述橡胶垫设置在所述垫片和所述卷收器之间,且所述垫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联南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