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55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涉及一种液压泵站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冷却结构和输油管路,输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输油管和出油管,输油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冷却结构包括冷风机和冷风管,冷风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冷风管、第二冷风管、第三冷风管和第四冷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风冷结构对输油管路进行初步降温,然后通过两端的冷却水箱对输油管路进行换热,使得出油管路的温度达到要求。

A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stability hydraulic pump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泵站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
技术介绍
液压泵站采用符合液压系统要求的液压油作煤质,由电机经泵送出符合要求的流量的液压油供系统使用,液压油一般为循环使用,并且当系统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油温会迅速升高,油温一旦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液压泵站需要停止工作,为了保证液压泵站的工作效率,需要一种冷却速度快的液压泵站,保证油液的正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使其结构简单,通过风冷结构对输油管路进行初步降温,然后通过两端的冷却水箱对输油管路进行换热,使得出油管路的温度达到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其中,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冷却结构和输油管路,所述输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输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输油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所述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冷却结构和输油管路,所述输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输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输油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所述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的出口均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风机和与所述冷风机连通的冷风管,所述冷风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冷风管、第二冷风管、第三冷风管和第四冷风管,所述第一冷风管、所述第二冷风管、所述第三冷风管和所述第四冷风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冷却结构和输油管路,所述输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输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输油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所述进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的出口均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风机和与所述冷风机连通的冷风管,所述冷风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冷风管、第二冷风管、第三冷风管和第四冷风管,所述第一冷风管、所述第二冷风管、所述第三冷风管和所述第四冷风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三输油管和所述第四输油管一一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高稳定性液压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第一冷却水箱和第二冷却水箱,所述输油管和所述冷风管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延良刘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良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