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器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7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射器回路,用于使致冷剂只能从压缩机(100)流向蒸发器(300)中(致冷剂通道(510))的第一单向阀(620)设置于热气通道(600)中,该热气通道将从压缩机(100)中排放的致冷剂导入到蒸发器(300)中而不需要流经冷却器(200)和喷射器(400)。这样,在通常操作模式中,可以防止热气通道(600)中从低压端(蒸发器(300)的端部)排出的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600)中,因此所需的致冷剂的数量减少并且喷射器回路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喷射器的喷射器回路,该喷射器通过将膨胀能量转化为压力能量来增加压缩机的吸入压力,同时使蒸汽压缩制冷回路中的致冷剂减压膨胀,从而使热量从低温端向高温端输送。在采用等熵方式的减压装置(例如膨胀阀)的冷却回路中(下文中此种冷却回路称作膨胀阀回路),从膨胀阀流出的致冷剂流入到蒸发器中。然而,在喷射器回路中,从喷射器流出的致冷剂流入到液态分离器中,同时从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态致冷剂输送到蒸发器中,而从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态致冷剂输送到压缩机中。简而言之,膨胀阀回路是一种致冷剂单向流动的回路,其中致冷剂通过压缩机、冷却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的顺序发生循环。如图8所示,在喷射器回路中致冷剂有不同的流向。其中在一种流动方式中,致冷剂通过压缩机100、冷却器200、喷射器400、气—液分离器500和压缩机100的顺序进行循环(以下将此种循环称作驱动流动方式)。在另一种流动方式中,致冷剂通过气—液分离器500、蒸发器300、喷射器400、气—液分离器500、的顺序进行循环(以下将此种循环称作吸入流动方式)。这样,通过将阀门充分地开启使高温致冷剂流入到蒸发器中,可以使蒸发器中形成的结霜去除(即除霜操作)。然而,在喷射器回路中,流过冷却器(驱动流动方式)和吸入流动方式中流经蒸发器的致冷剂不同。由此,驱动方式中的致冷剂不能输送到蒸发器中,从而不能完成除霜操作。如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热气通道对具有下述结构的喷射器回路进行了试验,该热气通道(采用设置旁路管道的形式)600用于将高温致冷剂从压缩机100向蒸发器300的进口端输送并同时使其通过旁路流经冷却器200和喷射器400。除霜控制阀610用于开启和关闭热气通道600,这样即可通过控制除霜控制阀610的开度来实现除霜操作。然而,这将带来下述问题。在图9所述的试验装置中,通常操作情况下,致冷剂在蒸发器300中蒸发,除霜控制阀610关闭以防止从压缩机100中排放的致冷剂流过热气通道600。然而,从低温端(蒸发器300的端部)流入到热气通道600的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600中。这样使得能够用于通常操作的致冷剂的可利用数量减少。这样,将要使用更多一些的致冷剂以补偿滞留在热气通道600中的致冷剂流量。这样将使喷射器回路的制造成本增加。同时在出现过载情形时,高压端的压力将急剧地增加。在膨胀阀回路的一种变化形式中,其通过设置热气通道使热气导入到蒸发器中而不需要通过冷却器和膨胀阀。在膨胀阀回路中,热气通道与压缩机并联,这样在通常操作中,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可以将滞留在热气通道中的致冷剂抽出。另一方面,在喷射器回路中,喷射器中产生的压差使致冷剂在低压力下产生循环。这样,将很难产生使滞留在热气通道中的致冷剂抽出的抽吸作用力。由此,流入到热气通道中的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中的可能性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射器回路,其包括用于吸入并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用于冷却从压缩机中排放出来的冷却致冷剂的冷却器;用于蒸发致冷剂的蒸发器;喷射器,其包括通过将从冷却器排放出的高压致冷剂的压力能量转化成速度能量使致冷剂减压膨胀的管口;吸入装置,其用于利用从管口喷射出的致冷剂的高速流动吸入在蒸发器中蒸发的气态致冷剂并通过在从管口喷射出的致冷剂与蒸发器吸入的致冷剂混合过程中将速度能量转化成压力能量使致冷剂的压力增加;用于分离气态和液态致冷剂之后存储致冷剂并将气态致冷剂输送到压缩机的吸入端,而将液态致冷剂输送到蒸发器中的气—液分离器;和用于将从压缩机排放的致冷剂导入蒸发器中的热气通道,其中所述的热气通道至少绕过喷射器,其中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通常操作中在蒸发器中蒸发的致冷剂流入热气通道的截流装置。这样,可以防止热气通道中从低压端(蒸发器的端部)排出的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中,这样所需的致冷剂的数量减少并且喷射器回路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射器回路包括用于吸入并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用于冷却从压缩机中排放出来的冷却致冷剂的冷却器;用于蒸发致冷剂的蒸发器;喷射器,其包括通过将从冷却器排放出的高压致冷剂的压力能量转化成速度能量使致冷剂减压膨胀的管口;吸入装置,其用于利用从管口喷射出的致冷剂的高速流动吸入在蒸发器中蒸发的气态致冷剂并通过在从管口喷射出的致冷剂与蒸发器吸入的致冷剂混合过程中将速度能量转化成压力能量使致冷剂的压力增加;用于分离气态和液态致冷剂之后存储致冷剂并将气态致冷剂输送到压缩机的吸入端,而将液态致冷剂输送到蒸发器中的气—液分离器;用于接收至少从蒸发器中产生的水分的排水盘;用于将从压缩机排放的致冷剂至少通过排水盘导入蒸发器中并至少绕过喷射器的热气通道;其中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通常操作中在蒸发器中蒸发的致冷剂流入热气通道的截流装置。这样,在通常操作模式中,可以防止热气通道中从低压端(蒸发器的端部)排出的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中,这样所需的致冷剂的数量减少并且喷射器回路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如上所述,如果热气通道设置成流经排水盘,热气通道的长度将延长并且滞留于热气通道的致冷剂的数量增加。然而,由于本专利技术使回路中所需的致冷剂的数量减少,当热气通道延长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非常明显。这样,排水盘中可能冷冻和集聚的致冷剂在除霜操作中得到解冻,从而使需求致冷剂的数量得到降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中,所述的截流装置是使致冷剂只能沿单一方向流动的单向阀。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中,所述的截流装置是能够开启和关闭热气通道的电磁阀。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中,所述的截流装置设置成使热气通道与致冷剂通道的上端相连,其中从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致冷剂流经致冷剂通道。这样,在通常操作模式中,热气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在通常操作过程中均处于关闭状态,进而可以防止致冷剂滞留在热气通道。这样使回路中需求的致冷剂的数量得到降低。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喷射器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喷射器中致冷剂通道的横截面沿径向方向相对于中心部位的位置与致冷剂从致冷剂管口的出口向致冷剂扩散部件出口的致冷剂流速之间关系的三维特征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射器回路的技术效果的直方图表。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回路的示意图。图6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回路的示意图。图6B是显示图6A中圆形部位6B所示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回路的示意图。图8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喷射器回路的示意图。图9是显示试验用喷射器回路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射器回路运用于使用氟利昂作为致冷剂的汽车用空调系统。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喷射器回路。附图标号100表示通过从驱动源(图中未示出)获得驱动动力来吸入和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标号200表示通过将从压缩机100排放出来的冷却致冷剂中的热量向外部空气传导的冷却器(冷却器)。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00是可变功率压缩机,该压缩机的排放出来的致冷剂流量(排量)可以调节以将吸入到压缩机100中的致冷剂的温度控制到预定温度。从吹入到乘客车厢的空气中的热量传输到液态致冷剂中时,蒸发器300使液态致冷剂蒸发,从而使空气得到制冷。喷射器400使从冷却器200流出的致冷剂减压膨胀并吸入在蒸发器300中蒸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器回路,其包括: 用于吸入并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100); 用于冷却从压缩机(100)中排放出来的冷却致冷剂的冷却器(200); 用于蒸发致冷剂的蒸发器(300); 喷射器(400),其包括:通过将从冷却器(200)排放出的高压致冷剂的压力能量转化成速度能量使致冷剂减压膨胀的管口(410); 吸入装置(420、430),其用于利用从管口(410)喷射出的致冷剂的高速流动吸入在蒸发器(300)中蒸发的气态致冷剂并在从管口(410)喷射出的致冷剂与蒸发器(300)吸入的致冷剂混合过程中将速度能量转化成压力能量使致冷剂的压力增加; 用于分离气体及液体状态的致冷剂、存储致冷剂并将气态致冷剂输送到压缩机(100)的吸入端,而将液态致冷剂输送到蒸发器(300)中的气-液分离器(500);和 用于将从压缩机(100)排放的致冷剂导入蒸发器(300)中的热气通道(600),其中所述的热气通道(600)绕过喷射器(400);和 用于防止通常操作中在蒸发器(300)中蒸发的致冷剂流入热气通道(600)的截流装置(62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裕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