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90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的双悬臂悬架的一种车体结构。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由车架、悬架、减震器、车轮组成,所述车轮上安装有羊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由上悬架、下悬架组成,所述羊角架设有悬架弹片,所述悬架弹片的一端顶紧悬架,所述减震器是斜向连接在车架与悬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斜向安装在悬架与车架之间的减震器,用于承担着缓冲击减震以及保持由车架与上悬架与下悬架与羊角架之间组成了四边形的连接关系的形状,保证车轮能保持竖直的正常朝向的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

Torsion bar double swing arm suspension with spring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的双悬臂悬架的一种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常见的汽车的悬架结构都是在车轮的羊角架的一端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器,在车轮的羊角架的另一端与车轮之间设有悬臂。当汽车行走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上时可以通过减震器的回弹作用使得车轮的振动幅度大大减少,使得驾驶情况能保持平稳驾驶。然而这种设计,实质上是需要减震器作为支撑车轮上的羊角架的其中一个支撑件,然而减震器作为弹性件,其长度不稳定,而且在汽车多次行驶减震器多次弹压作用后其回弹力会变小,导致减震器作为支撑件作用时的长度缩短,使得车轮无法竖直摆正,影响车轮的使用以及行驶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车架与上悬架与下悬架与羊角架之间组成了四边形的连接关系,当改变上悬架的水平位置后,会在四边形的连接关系的各自影响下改变了连接在羊角架上的车轮的摆向。斜向安装在悬架与车架之间的减震器,用于承担着缓冲击减震以及保持由车架与上悬架与下悬架与羊角架之间组成了四边形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由车架、悬架、减震器(3)、车轮组成,所述减震器(3)由伸缩杆、弹簧顶盖、弹簧组成,所述车轮上安装有羊角架,所述车架、悬架、羊角架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由上悬架(1)、下悬架(2)组成,/n所述上悬架(1)与羊角架转动连接,所述下悬架(2)与羊角架转动连接,所述羊角架设有悬架弹片(4),所述悬架弹片(4)的一端顶紧与羊角架连接的悬架的一端,所述悬架弹片(4)是由弹性材质制成,/n所述悬架设有减震器连接端,所述减震器(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减震器(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悬架上的减震器连接端,所述减震器(3)是斜向连接到车架与悬架之间,/n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弹簧减震器的扭力杆式双摆臂悬架,由车架、悬架、减震器(3)、车轮组成,所述减震器(3)由伸缩杆、弹簧顶盖、弹簧组成,所述车轮上安装有羊角架,所述车架、悬架、羊角架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由上悬架(1)、下悬架(2)组成,
所述上悬架(1)与羊角架转动连接,所述下悬架(2)与羊角架转动连接,所述羊角架设有悬架弹片(4),所述悬架弹片(4)的一端顶紧与羊角架连接的悬架的一端,所述悬架弹片(4)是由弹性材质制成,
所述悬架设有减震器连接端,所述减震器(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减震器(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悬架上的减震器连接端,所述减震器(3)是斜向连接到车架与悬架之间,
所述减震器(3)开有调整螺纹,所述减震器(3)的调整螺纹上设有减震固定盖,所述弹簧顶盖置于减震固定盖的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