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28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热塑性聚酯弹性体52~65wt%,聚乙烯9.5~13wt%,聚丙烯15~24wt%,聚异丁烯4~6wt%,聚苯乙烯3~5wt%,抗老化剂0.5~1.5wt%。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具有耐强酸强碱、高强度、高韧性、耐温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动力型蓄电池PP塑壳。

A kind of battery PP plastic shell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BS材料和PP材料是制作铅酸蓄电池外壳的两种主要材料。ABS材料的强度好,色泽较光亮,但其分子密度较低,水气容易渗透电池槽壁。若电池长期使用,电池容易失水,可能缩短电池的寿命。采用ABS材料的电池,通常采用环氧胶封工艺,易老化,电池的气密性较差。再者,胶封工艺通常是手工操作,难以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国产电池基本均采用ABS材料制作。PP材料材质较软,有伸缩性,在承受较高压力也不会爆裂。其分子密度较ABS高,其水气渗透率约为ABS材料的1/10,长期使用电池不易失水。PP材料热熔性好,适合电池热封工艺,难以胶封。采用机器热封,可保证电池的密封效果和电池质量的稳定性。国外进口的电池基本采用PP材料制作电池。目前,流行最广的是使用环氧树脂密封,而汽车电池以及部分摩托车电池,基本上保留着热封工艺,毕竟是机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无需另外添加外来物质作为帮助,所以,ABS使用热封的工艺也在尝试,但VRLA电池的内部空间限制一时间难以实现热封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815280A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胶的配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环氧树脂:260~275份;固化剂:2~3份;溶剂:25~35份;氢氧化镁:45~55份;硅微粉:100~115份;偶联剂:0.1~1.5份;固化剂促进剂:0.05~0.20份;该专利中环氧树脂胶的固化剂包括双氰胺,固化剂促进剂包括2-甲基咪唑,采用有机溶剂,这些有毒刺激性物质导致环氧树脂胶使用时,操作人员出现过敏性皮炎现象很普遍。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5385392B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粘接钢质材料与双抗PPR材料的热熔胶、制备技术,所用原料的配方比例:PPR50—80,POE(乙烯-辛烯共聚物)10-30,环氧树脂1-5,过氧化二异丙苯(DCP)0.08-0.25,马来酸酐1-3,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0.5-2,石油树脂3-8,其它助剂5-10。该热熔胶与PP塑料不能良好的熔结,不能满足PP塑壳蓄电池PP塑壳的密封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777348A公布的一种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热塑性树脂35-55份、粘度调节剂5-15份、石蜡4-9份、有机硅15-0.35份、硝酸盐0-0.4份、N-苯基-α-萘胺1.1-2.5份、抗氧化剂0.5-1.5份、软化剂0.6-1.8份,该热熔胶的配制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对釜体内部物料加热并辅助搅拌装置。该热熔胶同样无法与PP塑料良好的熔结,不能满足PP塑壳蓄电池PP塑壳的密封效果。因此,开发一种制备过程无毒、性能优异的铅酸蓄电池PP塑壳专用胶黏剂的社会效益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强酸强碱、高强度、高韧性、耐温性好的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进一步,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进一步,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硬段和脂肪族聚酯或聚醚软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进一步,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韩国科隆公司的KP3363HR。进一步,所述聚丙烯是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是二者的组合物。进一步,所述共聚聚丙烯是茂名石化公司的PPB-M09。进一步,所述抗老化剂是巴斯夫抗氧剂168、抗氧剂285、抗氧剂1010中的一种。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加热除湿: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抗老化剂,采用微波加热除湿,温度在80-90℃,时间在2-3小时;混合:再将所有原料混合,用搅拌机混合均匀待用;制备:将经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70-200℃条件温度下接枝共聚,通过共混挤出造粒或浇铸成块状,即可。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使得组合物具有抗弯曲疲劳性能、极好的瞬间高温性能、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尤其是在低温(-40℃)、良好的抗撕裂性和耐磨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对聚丙烯(PP)进行共混改性,TPEE与PP溶解度参数较接近,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较好,提高了PP的韧性。TPEE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速率,改变了PP的结晶尺寸,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对共混物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同时阻碍了PP链段的运动与PP链段排入有序的晶格,使得共混物的结晶度低于纯PP,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耐温性。聚丙烯(PP)与被粘合的PP塑壳起到接枝、共聚、交联的作用。聚丙烯在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用量应足以提供共混体系所需的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平衡。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选用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52~65wt%;聚丙烯15~24wt%。优选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55~65wt%;聚丙烯15~24wt%。该配方提升共混体系韧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耐温性。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共聚聚丙烯在本配方中,提高热塑性,使材料加热后可以熔化冷却后又可以硬化并可以反复进行作用,同时提高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聚乙烯(PE)熔点为100-130℃,其耐低温性能优良。在-60℃下仍可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聚乙烯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提升了耐酸性及耐温性。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聚苯乙烯(PS)分子链刚硬,苯基体积大,空间位阻效应强,故加入聚苯乙烯后,产生了大位阻效应,降低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内聚力,增加湿润性,改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粘结性能。聚异丁烯(PIB)具有优异的气密性,由于两个取代甲基的存在,导致分子链运动缓慢和自由体积小,因而产生低的扩散系数和气体渗透性,促进各组分分散,利于提升性能。抗老化剂阻止PP自动氧化链反应过程的进行,即共给氢使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游离基R·和ROO·变成RH和ROOH,或使ROOH变成ROH,从而改善PP在加工和应用中抗氧化和抗热解的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聚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与聚丙烯共混,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作用,辅以抗老化剂,各组分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发生共同作用,不仅提升了组合物的耐酸性,而且改善了组合物的耐温性和机械性能,使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具有耐强酸强碱、高强度、高韧性、耐温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动力型蓄电池PP塑壳专用胶黏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PP树脂、抗老化剂为原料,制备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制备过程使用的试剂不含有毒刺激性物质。2.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具有耐强酸强碱、高强度、高韧性、耐温性好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的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与PP塑料能良好的熔结,能满足PP塑壳蓄电池PP塑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硬段和脂肪族聚酯或聚醚软段的线型嵌段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韩国科隆公司的KP3363H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PP塑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是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是二者的组合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富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马特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