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47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包括抽真空部、加酸部、储酸部、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加酸壶;加酸部与一升降机构驱动连接,以使加酸部下降后进入并密封加酸壶壶口,上升后远离加酸壶壶口;加酸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进酸管与储酸部相连接,加酸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注酸管,所述注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本装置抽真空、注酸、定量和加酸过程同时完成,缩短加酸时间。

An unmanned acid adding machine for accu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是由外壳、正负极板、隔板、硫酸电解液及端极柱组成的电池。其中,硫酸电解液在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作为离子间导体及反应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蓄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容量、充放电能力、循环寿命等关键参数与硫酸电解液的浓度和数量直接相关。可以说硫酸是铅酸蓄电池的“血液”,对电池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负压加酸工序,由人工将加酸壶固定于电池加酸口上,放入加酸机下依次进行抽真空、注酸、加酸过程。由于注酸量由加酸机确定,并且加酸壶及加酸机配件气密性的差异,会出现各个单格加酸量不一致,导致电池各单格的充电一致性差、容量不足、使用过程中局部发热、膨胀变形等一系列问题。传统负压加酸一般需要多次分步注酸、抽真空、加酸,操作过程和管路复杂,一名操作员工同时只能为两只电池加酸,效率低下。此外,现有加酸工艺作业时,操作工长期接触硫酸和酸雾,易造成皮肤过敏、呼吸道腐蚀等问题,具有极大的安全和环保隐患。中国文献CN201711153657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加酸机及加酸方法,将蓄电池组放入真空仓内统一加酸,降低了加酸壶组密封性的要求,同时解决单格加酸量不一致的问题。但该专利公开的加酸机及对应的加酸方法,对真空仓密封性要求高,且加酸电池数量受限于真空仓体积。同时加酸过程步骤繁琐,需要经过安装加酸壶组、放入电池、抽真空、加酸、释放真空、取出电池等步骤,生产效率不高,实现大规模生产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酸一致、生产效率高的蓄电池无人加酸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包括抽真空部、加酸部、储酸部、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加酸壶;加酸部与一升降机构驱动连接,以使加酸部下降后进入并密封加酸壶壶口,上升后远离加酸壶壶口;加酸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进酸管与储酸部相连接,加酸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注酸管,所述注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抽真空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回流管与储酸部相连接,抽真空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所述抽真空部通过负压吸管对加酸部和加酸壶进行抽真空、并将没过负压吸管出口的酸液汲取经回流管输送至储酸部,以使各加酸壶内液面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加酸部设置在一流水线上方,所述加酸壶设置在经流水线输送的蓄电池上。进一步的,所述加酸部包括真空腔、储酸腔和用于封住加酸壶壶口的密封垫,所述注酸管穿过密封垫后与储酸腔相连接,所述负压吸管穿过密封垫后与真空腔相连接,所述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加酸壶内有至少一根注酸管和至少一根负压吸管。进一步的,所述储酸部包括一储酸罐,所述进酸管连通储酸腔和储酸罐。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部包括一回酸罐,所述回酸罐通过一带阀门的抽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回流管连通回酸罐和储酸罐,所述回酸罐通过一回酸真空管连通真空腔。进一步的,所述注酸管上部入口位于储酸腔内上部,负压吸管上部入口位于真空腔内上部。进一步的,所述回酸真空管底部出口位于回酸罐内底部,所述抽真空管底部入口位于回酸罐内上部。进一步的,所述流水线为滚筒传送带,流水线两侧设置有对蓄电池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板,流水线上还设置有用于停止并固定蓄电池的限位杆。进一步的,所述流水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升降机构的支架,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对加酸部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进一步的,所述回酸真空管上设置有负压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铅酸蓄电池各单格加酸一致性:抽真空、注酸、加酸和定量同时完成,由负压吸管确定铅酸蓄电池各单格内的酸量,蓄电池组各单格的酸液液面一致,保证蓄电池组的每格加酸量一致,进而提高蓄电池组的充电一致性以及寿命。(2)提高加酸机使用寿命:进酸管和回酸真空管固定于加酸模具,无需反复连接,避免了加酸机老化引起的密封性差异,提高设备寿命,降低成本。(3)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加酸:抽真空、注酸、加酸和定量同时完成,有效缩短加酸时间;加酸壶采用顶部敞口设计,注酸管和负压吸管无需精确对准,提高操作效率;进酸管和回酸真空管结构简单,可多个加酸模具并联,连续作业,实现蓄电池大规模加酸,提高工序生产效率;(4)实现无人自动化加酸:通过限位装置、传感器、电磁阀和PLC配合控制,结合本技术所述加酸模具,可实现加酸工序无人化,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隐患。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酸部、回酸罐、储酸罐和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酸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酸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滚筒传送带,12-导向板,13-限位杆,14-支架,15-气缸,16-导向柱,2-加酸模具,21-真空腔,22-负压吸管,23-缺口,24-储酸腔,25-注酸管,26-密封垫,27-固定板,3-回酸罐,31-回流管,32-第一电磁阀,4-储酸罐,5-进酸总管,51-第二电磁阀,52-进酸支管,53-第三电磁阀,6-回酸真空管,61-负压传感器,7-抽真空管,71-第四电磁阀,8-加酸壶,9-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包括机架1、加酸部、抽真空部、储酸部、加酸壶8和蓄电池9。如图2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滚筒传送带11,滚筒传送带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蓄电池9进行导向的导向板12、用于停止并固定蓄电池9的限位杆13,机架1上设置有横跨滚筒传送带11的支架14,支架上设置有竖向的气缸15和导向柱16。如图3、4所示,加酸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板27、真空腔21、储酸腔24和密封垫26(耐酸橡胶或硅胶制成),固定板27与气缸15活塞杆和导向柱16相连接,真空腔21连接有多根负压吸管22,负压吸管22依次穿过储酸腔24和密封垫26,储酸腔24连接有多根注酸管25,注酸管25穿过密封垫26,以使加酸部被气缸15驱动下降进入并密封加酸壶8壶口时,一根注酸管和一根负压吸管同时进入加酸壶内。储酸部包括一储酸罐4,储酸罐4底部设置有一带第二电磁阀51的进酸总管5,进酸总管5上连接有多根带第三电磁阀53的进酸支管52,其中一根进酸支管52连接储酸腔24。抽真空部包括一回酸罐3,回酸罐3通过一带第四阀门71的抽真空管7与真空泵相连接,回酸罐3底部通过一带第一阀门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部、加酸部、储酸部、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加酸壶;/n加酸部与一升降机构驱动连接,以使加酸部下降后进入并密封加酸壶壶口,上升后远离加酸壶壶口;加酸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进酸管与储酸部相连接,加酸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注酸管,所述注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n抽真空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回流管与储酸部相连接,抽真空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所述抽真空部通过负压吸管对加酸部和加酸壶进行抽真空、并将没过负压吸管出口的酸液汲取经回流管输送至储酸部,以使各加酸壶内液面高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部、加酸部、储酸部、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加酸壶;
加酸部与一升降机构驱动连接,以使加酸部下降后进入并密封加酸壶壶口,上升后远离加酸壶壶口;加酸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进酸管与储酸部相连接,加酸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注酸管,所述注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
抽真空部通过一带有阀门的回流管与储酸部相连接,抽真空部上设置有多根出口相平齐的负压吸管,所述负压吸管在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进入加酸壶内,所述抽真空部通过负压吸管对加酸部和加酸壶进行抽真空、并将没过负压吸管出口的酸液汲取经回流管输送至储酸部,以使各加酸壶内液面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部设置在一流水线上方,所述加酸壶设置在经流水线输送的蓄电池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部包括真空腔、储酸腔和用于封住加酸壶壶口的密封垫,所述注酸管穿过密封垫后与储酸腔相连接,所述负压吸管穿过密封垫后与真空腔相连接,所述加酸部密封加酸壶壶口后,加酸壶内有至少一根注酸管和至少一根负压吸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无人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马特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