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48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09
具有:防折件(15),其具有第1开口(15i)和第2开口(15t);外装部件(6f),其抵靠在第2面(15b)侧而与防折件(15)连结;以及突起(50),其用于填埋间隙(S),在第2面(15b)呈周状朝向外装部件(6f)突出地形成,通过抵靠在外装部件(6f)而能够以朝向防折件(15)的外侧方向(K0)倾斜的方式弹性变形。

Inser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外周面形成为锥形形状的筒状部件和与筒状部件连结的外装部件的插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插入装置例如内窥镜在医疗领域和工业用领域中被广泛利用。众所周知,内窥镜构成为具有:插入部,其插入到被检体中;操作部,其与该插入部的基端连接设置;通用线缆,其从该操作部延伸出;以及连接器,其设置在该通用线缆的延伸端并且相对于外部装置装卸自如。这里,众所周知,插入部或通用线缆构成为,经由作为已知的筒状部件的防折件与操作部连接设置。作为防折件相对于操作部的连结结构,公知有如下方法和结构:使设置于操作部的螺栓经由防折件的操作部侧的开口与设置于防折件的内周面的作为固定部的螺纹孔螺合,使操作部的外装部件抵靠在防折件的具有操作部侧的开口的面上。在日本特开2010-142254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使用螺栓将防折件与操作部连结的结构。但是,在通过螺旋固定将操作部的外装部件抵靠在防折件的具有操作部侧的开口的面上的结构中,为了不因抵靠后开口较大地打开而在面与外装部件之间形成周状的微小的间隙,需要提高成型精度、密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插入装置具有:/n筒状部件,其形成为筒状,具有设置于一端的第1开口和设置于另一端的直径比所述第1开口大的第2开口,该筒状部件的连接具有所述第1开口的第1面和具有所述第2开口的第2面的外周面形成为锥形形状;/n外装部件,其抵靠在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2面侧而与所述筒状部件连结;以及/n突起,其用于填埋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2面与所述外装部件的间隙,在所述第2面呈周状朝向所述外装部件突出地形成,通过抵靠于所述外装部件而能够以朝向所述筒状部件的径向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弹性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06451.一种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插入装置具有:
筒状部件,其形成为筒状,具有设置于一端的第1开口和设置于另一端的直径比所述第1开口大的第2开口,该筒状部件的连接具有所述第1开口的第1面和具有所述第2开口的第2面的外周面形成为锥形形状;
外装部件,其抵靠在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2面侧而与所述筒状部件连结;以及
突起,其用于填埋所述筒状部件的所述第2面与所述外装部件的间隙,在所述第2面呈周状朝向所述外装部件突出地形成,通过抵靠于所述外装部件而能够以朝向所述筒状部件的径向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内周面具有从所述筒状部件朝向所述外装部件相对于与所述外装部件抵靠的方向向所述径向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充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