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及三维支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63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氧化石墨烯纤维三维支架的制备方法、以及氧化石墨烯纤维三维支架的应用中:首先采用PDMS与毛细玻璃管组装成微流体芯片;然后采用微流体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直径为微米级的氧化石墨烯纤维;再将该微流体芯片装载在3D打印平台上,打印出十字交叉型氧化石墨烯纤维三维支架;最后采用人源神经母瘤细胞接种于该氧化石墨烯纤维支架上,通过7天培养,细胞可以正常粘附、铺展和增值,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通型微流体纺丝芯片,通过将氧化石墨烯凝胶作为微流体芯片的内流体,将另一种溶液作为微流体纺丝芯片的外流体,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纤维长度和直径的可控制备,降低了凝固浴溶液的使用量,节约环保。

Microfluidic spinning of graphene oxide fibers and prepa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及三维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及三维支架的制备方法,以及氧化石墨烯纤维三维支架的应用。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单原子按照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层状二维平面材料,自从2004年被英国科学家AndreGeim和KostyaNovoselov采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制备出来以后,在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及生物领域获得广泛的研究。石墨烯具有高的断裂强度、高的杨氏模量、优异的热导及电导性能、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优异的性能推动了石墨烯及其相关衍生物材料的发展,也推动了由石墨烯纳米材料构建宏观组装材料,如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纸及薄膜和石墨烯气凝胶等的发展。将石墨烯组装成宏观材料,是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制备石墨烯纤维的方法主要有受限水热处理法和湿法纺丝法。其中受限水热处理法包括:曲良体组以氧化石墨烯溶液有前驱体,通过将氧化石墨烯注入到毛细玻璃管模具中,两端封闭,然后于230℃进行5~8h水热处理,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氧化石墨烯凝胶:将氧化石墨烯稀溶液浓缩,得到氧化石墨烯凝胶;/nS2.制备氧化石墨烯纤维:采用三通道型微流体芯片,将氧化石墨烯凝胶作为微流体芯片的内流体,以10~100uL/min的速度挤出;将1~10%金属盐-单元醇水溶液作为微流体芯片的外流体,流速为60~160mL/h,得到氧化石墨烯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氧化石墨烯凝胶:将氧化石墨烯稀溶液浓缩,得到氧化石墨烯凝胶;
S2.制备氧化石墨烯纤维:采用三通道型微流体芯片,将氧化石墨烯凝胶作为微流体芯片的内流体,以10~100uL/min的速度挤出;将1~10%金属盐-单元醇水溶液作为微流体芯片的外流体,流速为60~160mL/h,得到氧化石墨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内流体挤出速度为50~80uL/min,外流体流速为100~120mL/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盐为KCl、NaCl、K2SO4、Na2SO4、CaCl2、MgCL2、BaCL2、Ca(NO3)2、AlSO4、AlCl3、或Al(NO3)3之一;所述单元醇为甲醇或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流体纺丝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三通型微流体芯片包括PDMS基板与三通毛细玻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顷淮斌农登郑开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