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时效热处理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33790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时效热处理方法与应用,属于合金技术领域。该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时效热处理前进行预变形处理以通过产生孪晶强化并增强沉淀强化提高所述稀土镁合金的强度。该方法主要通过镁合金室温变形时生成变形孪晶和位错缺陷,在时效热处理过程中一方面稀土溶质原子扩散至孪晶界面,形成溶质偏聚甚至生成细小的强化相以产生孪晶强化,另一方面位错缺陷作为强化相的异质形核质点,使强化相尺寸细化和密度增加以增强沉淀强化,在缩短时效时间的同时还能使最终制得的稀土镁合金相比于传统时效热处理工艺所得的强度显著提高。上述稀土镁合金可用于加工3C产品、交通运输产品或航空航天产品。

A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aging heat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时效热处理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时效热处理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镁合金是目前可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能良好、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等,已广泛应用于3C、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领域。纯镁本身由于强度低,不能直接作为结构材料应用,通过合金化可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对结构轻量化的发展,要求稀土镁合金的强度越来越高。目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处理时间长,且所得的合金强度较低。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包括提供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可在缩短时效时间的同时获得高强度的稀土镁合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包括提供由包括上述时效热处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稀土镁合金,其具有尺寸小且密度高的析出相,屈服强度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包括提供上述稀土镁合金的应用,例如可用于加工3C产品、交通运输产品或航空航天产品。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时效热处理前进行预变形处理以通过产生孪晶强化并增强沉淀强化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的变形应变速率为10-2-10s-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的总变形量为5-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采用空气锤锻造方式进行。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包括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在15-35℃的条件下进行。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时效热处理是于200-300℃的条件下进行2-35h。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变形之前,还包括对待处理的稀土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处理。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溶处理是于500-570℃的条件下保温4-10h。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淬火处理的温度为60-8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淬火处理采用水淬方式进行。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稀土镁合金,该稀土镁合金由包括上述时效热处理方法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稀土镁合金的屈服强度为226-270MPa。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稀土镁合金为含有稀土元素的二元或多元沉淀析出强化型镁合金。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稀土元素包括Ce、Nd、Y和Gd中的至少一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稀土镁合金为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稀土镁合金的应用,例如可用于加工3C产品、交通运输产品或航空航天产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在稀土镁合金进行时效热处理前先进行预变形处理,使稀土镁合金在预变形时生成变形孪晶和位错缺陷,进而有利于后续的时效热处理过程中一方面稀土溶质原子扩散至孪晶界面,形成溶质偏聚甚至生成细小的强化相以产生孪晶强化,另一方面位错缺陷作为强化相的异质形核质点,使强化相尺寸细化和密度增加以增强沉淀强化,从而可缩短时效热处理时间,并能使最终制得的稀土镁合金相比于传统时效热处理工艺所得的稀土镁合金的强度有所提高。所得的稀土镁合金可用于加工3C产品、交通运输产品或航空航天等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固溶态组织;图2为实施例1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预变形组织;图3为实施例1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预变形时效态组织;图4为对比例1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时效态组织;图5为实施例2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预变形时效态组织;图6为对比例2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时效态组织;图7为实施例3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预变形时效态组织;图8为对比例3中Mg-4Y-2Nd-1Gd-0.6Zr稀土镁合金的时效态组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稀土镁合金及其时效热处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稀土镁合金具有沉淀强化效果,通过时效热处理可以生成细小弥散分布的强化第二相。但现有的稀土镁合金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合金强度的方法可包括提高合金的沉淀强化效果和/或增加新的强化方法如细化晶粒。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得出:在时效热处理之前,对合金先进行预变形处理生成大量位错,为后续时效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相的生成提供异质形核质点,从而有效调控析出相特征(例如包括析出相类型、尺寸大小、密度和分布等)以大幅提高合金的沉淀强化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合金的沉淀强化效果。同时,时效热处理过程中稀土溶质原子扩散至孪晶界面,形成溶质偏聚甚至细小的第二相以有效阻碍位错运动,使合金强化。本申请提出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时效热处理(峰值时效处理)前进行预变形处理以通过产生孪晶强化并增强沉淀强化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也即利用预变形工艺通过协同调控变形孪晶和强化相,提高传统时效热处理的沉淀强化效果和新增孪晶强化,从而显著提高稀土镁合金的强度,以扩展其应用。在本申请中,预变形的变形应变速率为10-2-10s-1,例如10-2s-1、1s-1或10s-1等。值得说明的是,此处应变速率的单位s-1为无量纲单位,具体可根据实际处理的稀土镁合金的长度,可对应为mm/s、cm/s或m/s等。专利技术人发现,变形应变速率对变形孪晶和强化相的协同调控具有重要影响,本申请中将应变速率控制在10-2-10s-1,可避免在应变速率低(低于10-2s-1)时孪晶容易生长(即孪晶趋于长大),导致孪晶数量少、密度低;同时可避免在应变速率高(超过10s-1)时容易造成应力增加或应力集中,导致镁合金变形甚至开裂。在本申请中,预变形的总变形量为5-15%,如5%、8%、10%、12%或15%等。本申请中将预变形的总变形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可避免低于5%时合金中孪晶数量生成少,高于15%时损耗合金塑性或导致开裂。值得说明的是,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室温预变形时容易生成大量变形孪晶,主要为拉伸孪晶,然而生成的孪晶晶界主要为共格界面,对位错阻碍作用效果低,因而对合金的强化效果弱。本申请通过同时控制稀土镁合金预变形过程中的应变速率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时效热处理前进行预变形处理以通过产生孪晶强化并增强沉淀强化提高所述稀土镁合金的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镁合金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时效热处理前进行预变形处理以通过产生孪晶强化并增强沉淀强化提高所述稀土镁合金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变形的变形应变速率为10-2-10s-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变形的总变形量为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变形采用空气锤锻造方式进行;
优选地,预变形包括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
优选地,预变形于15-35℃的条件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时效热处理是于200-300℃的条件下进行2-35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时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变形之前,还包括对待处理的稀土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跃华黄正华赵虎宋东福甘春雷李新涛周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