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8861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为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通过选用天然的L‑丝氨酸作为起始原料,得到的官能团保护的丝氨酸片段与1,3‑二羰基环丙基化合物联接,从而制备得到Marizomib关键中间体(骨架结构),不仅制备效率高、收率高,且更加安全、绿色环保。接着,利用制备的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生产Marizomib,依次经过分子内关环反应及基团修饰、脱去保护基和结构修饰得到Marizomib。此外,整个合成过程,使用低毒性溶剂,避免使用毒性大、制备困难的试剂,且溶剂使用量少,目标产物回收率高,稳定性好。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key intermediate of marizomi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SalinosporamideA(NPI-0052,Marizomib)是一种新型海生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在人红细胞20S蛋白酶体中,抑制CT-L、C-L和T-L蛋白酶体活性,EC50为3.5nM、430nM和28nM,同时还对很多肿瘤细胞具有非常强的体外细胞毒性(IC50在10nM水平),其结构与同是蛋白酶体抑制剂的Lactacystin和Omuralide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更多的Marizomib类似物被分离到并且很多都具有蛋白酶体抑制活性,如CinnabaramideA。蛋白酶体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对于许多细胞进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蛋白酶体成为药物研发中重要的生物靶点,蛋白酶体抑制剂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被广泛研究,Marizomib具有高度官能化的吡咯烷酮骨架(γ-内酰胺环),β-内酯环和环己烯基环等特征结构,并且还具有5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合成β酮酰氯:将乙酰乙酸乙酯与DMF混合并搅拌,加入粉状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arizomib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β酮酰氯:将乙酰乙酸乙酯与DMF混合并搅拌,加入粉状K2CO3继续搅拌充分,缓慢加入1,2-二溴乙烷,室温下反应12小时,对反应液进行抽滤,用乙酸乙酯对滤饼进行洗涤,接着合并滤液和乙酸乙酯,除去DMF,洗涤,干燥后得到浓缩产物,将浓缩产物加入到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回流12小时,浓缩反应液,除去乙醇,加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化合物1,再将化合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水浴下搅拌,缓慢滴入草酰氯和DMF催化,继续搅拌,将反应液降至低温并浓缩得到化合物2,所述化合物2为β酮酰氯;



(2)合成N-PMB-O-TBS-L-丝氨酸甲酯:
S1:将L-丝氨酸与甲醇混合搅拌,冰水浴下缓慢滴入二氯亚砜,回流,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以析出晶体,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3;
S2:在化合物3中加入甲醇搅拌,冰水浴下滴加二异丙基乙基胺,再滴加茴香醛搅拌12小时,将硼氢化钠加入反应液中,继续搅拌并将反应液浓缩至干,加入乙酸乙酯溶解,洗涤,浓缩乙酸乙酯层,搅拌条件下加入正己烷,得到结晶产物,将所述结晶产物进行重结晶,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加热至50℃,滴加正己烷,降至室温后得到化合物4;
S3:将化合物4和咪唑溶于二氯甲烷中,冰水浴下分批加入叔丁基二甲氧基氯硅烷,加完升至室温搅拌,抽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再加入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结晶得到化合物5,所述化合物5为N-PMB-O-TBS-L-丝氨酸甲酯;



(3)偶联反应:将化合物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吡啶,回流,再缓慢滴加入化合物5进行偶联反应,原料转化完全后加入二氯甲烷稀释,依次用盐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6和化合物7混合物;



(4)转化: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和甲醇混合液,加入硅胶,搅拌,使得化合物6转化为化合物7,层析纯化,得到所述Marizomib关键中间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合成β酮酰氯具体包括:
将17.4mL乙酰乙酸乙酯与70mLDMF混合并搅拌,加入41.4g粉状K2CO3继续搅拌充分约10分钟后,缓慢加入17.2mL1,2-二溴乙烷,约半小时加完,室温下反应12小时,对反应液进行抽滤,用100ml乙酸乙酯对滤饼进行洗涤2次;
接着,合并滤液和乙酸乙酯,用水洗涤除去DMF,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浓缩产物;
然后,取24.87g浓缩产物,加到100mL含4.4g氢氧化钠的50%乙醇溶液中,90℃回流12小时;浓缩反应液,除去乙醇,加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倒掉乙酸乙酯相;水相用浓盐酸调节至pH=1,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化合物1;再将化合物1溶于30mL二氯甲烷中,冰水浴下搅拌,缓慢滴入4mL草酰氯,加入1滴DMF催化,搅拌15分钟后升至室温继续搅拌3小时,将反应液降温至≤30℃并浓缩得到β酮酰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化合物1具体包括:水相用浓盐酸调节至pH=1,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食盐水对乙酸乙酯相进行洗涤,接着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浓缩得到化合物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合成N-PMB-O-TBS-L-丝氨酸甲酯具体包括:
S101:将12.2gL-丝氨酸与50mL甲醇混合搅拌,冰水浴下缓慢滴入23.5mL二氯亚砜,滴毕,65℃回流6小时,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以析出晶体,抽滤,用10ml冰冻乙酸乙酯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3;
S102:在化合物3中加入50mL甲醇搅拌,冰水浴下滴加21mL二异丙基乙基胺,再滴加14.2mL茴香醛搅拌12小时,将7.35g硼氢化钠分批加入反应液中,继续搅拌1h后将反应液浓缩至干,用固体质量比1:4的乙酸乙酯溶解,用饱和食盐水洗涤2次,浓缩乙酸乙酯层至原体积的三分之一,搅拌条件下加入两倍体积的正己烷,得到结晶产物,将所述结晶产物进行重结晶,加入固体质量比1:2的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加热到50℃,按照体积比1:1滴加正己烷,缓慢降至室温后得到化合物4;
S103:取23.95g化合物4和10.2g咪唑溶于200mL二氯甲烷中,冰水浴下分批加入15.8g叔丁基二甲氧基氯硅烷,加完升至室温搅拌2小时后抽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再用质量比1:3的乙酸乙酯溶解,加热至50℃,搅拌条件下按照1:2的体积比滴加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继续搅拌至室温,结晶得到N-PMB-O-TBS-L-丝氨酸甲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鸿乐占线陈秀明罗立津黄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