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9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包括行星齿轮组件,还包括桶盖和桶体,行星齿轮组件驱动桶盖的开合。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中心轮以及至少两个对称分布行星齿轮,还包括行星齿轮固定架、外壳、输出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中心轮与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并与中心轮啮合。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内齿槽,中心轮、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固定架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输出轴安装于外壳内部且伸出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体积明显缩小,单机齿轮能够传递的扭矩更大;啮合减速比更大,相同减速比下齿轮级数较少,传动效率高;安装固定更为便利,且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

A kind of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and garbage 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实现自动开合功能的智能垃圾桶逐渐普及,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市场上带有齿轮减速组件的垃圾桶普遍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多级平行齿轮减速驱动执行机构。专利CN03217227.3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包括设有提手的桶体,套设于桶体的盖座,封盖于盖座上的活动盖,以及设置于盖座内的传感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发射驱动电路、信号接收与处理电路、正向驱动电路、反向驱动电路,活动盖与减速齿轮之间由非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简单,成本低,但体积较大,单级齿轮的减速比较小,因此需要布置较多级齿轮减速,效率较低,且单级齿轮单点啮合能够传递的功率有限,当需要传递较大扭矩时需要加大齿轮模数,进一步增大了齿轮减速组件的体积和占用的空间。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带齿轮减速组件的垃圾桶,齿轮减速组件体积较大,可传递扭矩较低,传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该行星齿轮组件及垃圾桶具有体积小,可传递扭矩较大,传动效率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中心轮以及至少两个对称分布行星齿轮,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行星齿轮固定架、外壳、输出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中心轮与驱动电机连接,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并与中心轮啮合。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内齿槽,中心轮、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固定架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输出轴安装于外壳内部且伸出外壳,通过外壳与行星齿轮固定架夹持,并与行星齿轮固定架连接输出转矩,输出轴包括固定段以及伸出段,固定段直径大于伸出段,固定段被夹持卡合于外壳内,伸出段伸出外壳外。输出轴的固定段设有孔位,输出轴通过孔位与行星齿轮固定架连接的方式实现输出转矩。具体地,驱动电机驱动中心轮并依次带动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固定架、外壳、输出轴运转。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中心轮固定架,内部共有三组行星齿轮,即采用三级行星齿轮减速结构,中心轮固定架上设有中央齿轮,中央齿轮为该组行星齿轮的中心轮,第一组行星齿轮由驱动电机连接的中心轮驱动,后两组行星齿轮由中心轮固定架驱动。具体地,中心轮、行星齿轮固定架以及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上的行星齿轮形成第一级;中心轮固定架、行星齿轮固定架以及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上的行星齿轮形成第二、三级,第三级行星齿轮输出运动和扭矩。优选地,所述中心轮固定架环周均匀设有定位孔;所述行星齿轮固定架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行星齿轮定位柱以及固定架定位柱。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定位柱以及固定架定位柱交错设置,穿过中心轮固定架上的定位孔,行星齿轮定位柱上安装行星齿轮。具体地,第一级行星齿轮固定架的行星齿轮定位柱以及固定架定位柱与第二级中心轮固定架的定位孔向配合,由此驱动第二级的中心轮固定架以及行星齿轮运行;第二级行星齿轮固定架的行星齿轮定位柱以及固定架定位柱与第三级中心轮固定架的定位孔相配合,由此驱动第三级的中心轮固定架以及行星齿轮运行;第三级的行星齿轮固定架的行星齿轮定位柱以及固定架定位柱与输出轴相应的孔位向配合,由此驱动输出轴的运行。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可拆卸连接,内部都设有内齿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外设有螺丝固定孔,第二外壳包括外设有的螺丝固定柱,第一外壳套设于第二外壳,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具体地,外壳分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为螺丝连接,便于外壳内部行星齿轮的安装固定,整体结构连接紧密,且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上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组件,还包括桶盖和桶体,行星齿轮组件驱动桶盖的开合。优选地,所述桶盖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桶盖与桶体的连接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行星齿轮组件。具体地,行星齿轮组件的体积相对较小,固定于安装槽内可减少垃圾桶桶盖驱动装置的体积,且不外露、不影响外观。优选地,所述安装槽设有通孔,且一侧设有螺纹孔,安装槽与行星齿轮组件通过螺丝、螺纹孔与第二外壳的螺丝固定柱之间的连接相固定,螺丝固定柱一端连接第一壳体的螺丝固定孔,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安装槽。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轴伸出安装槽的通孔,垃圾桶的桶体设有旋转连接件,输出轴与旋转连接件型面配合连接。具体地,垃圾桶接收桶盖开合的指令后,驱动电机开始运行,依次带动中心轮、各级行星齿轮、外壳以及输出轴,输出轴连接固定于桶体的旋转连接件,由此带动桶盖的开合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结构,中心轮通过至少两个对称分布行星轮传递扭矩,体积明显缩小,单机齿轮能够传递的扭矩更大;啮合减速比更大,相同减速比下齿轮级数较少,传动效率高;外壳分为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内部行星齿轮的安装固定更为便利,且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输出轴与垃圾桶旋转连接的两部分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连接安装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行星齿轮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中心轮固定架和行星齿轮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齿轮组件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桶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桶的安装槽剖视图。其中:1、中心轮;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固定架;31、行星齿轮定位柱;32、固定架定位柱;4、中心轮固定架;41、中央齿轮;42、定位孔;5、外壳;51、第一外壳;511、螺丝固定孔;52、第二外壳;521、螺丝固定柱;53、内齿槽;6、输出轴;61、固定段;62、伸出段;7、驱动电机;8、桶盖;81、安装槽;82、通孔;9、桶体;91、旋转连接件;10、螺丝。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中心轮(1)以及至少两个对称分布行星齿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齿轮固定架(3)、外壳(5)、输出轴(6)以及驱动电机(7);/n所述中心轮(1)与驱动电机(7)连接,行星齿轮(2)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3)并与中心轮(1)啮合;/n所述外壳(5)内部设有与行星齿轮(2)相啮合的内齿槽(53),中心轮(1)、行星齿轮(2)与行星齿轮固定架(3)设置于外壳(5)内部;/n所述输出轴(6)安装于外壳(5)内部且伸出外壳(5),通过外壳与行星齿轮固定架夹持,并与行星齿轮固定架(3)连接输出转矩;/n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中心轮(1)并依次带动行星齿轮(2)和行星齿轮固定架(3)、外壳(5)、输出轴(6)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包括中心轮(1)以及至少两个对称分布行星齿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齿轮固定架(3)、外壳(5)、输出轴(6)以及驱动电机(7);
所述中心轮(1)与驱动电机(7)连接,行星齿轮(2)安装于行星齿轮固定架(3)并与中心轮(1)啮合;
所述外壳(5)内部设有与行星齿轮(2)相啮合的内齿槽(53),中心轮(1)、行星齿轮(2)与行星齿轮固定架(3)设置于外壳(5)内部;
所述输出轴(6)安装于外壳(5)内部且伸出外壳(5),通过外壳与行星齿轮固定架夹持,并与行星齿轮固定架(3)连接输出转矩;
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中心轮(1)并依次带动行星齿轮(2)和行星齿轮固定架(3)、外壳(5)、输出轴(6)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5)内还设有中心轮固定架(4),内部共有三组行星齿轮,中心轮固定架(4)上设有中央齿轮(41),中央齿轮(41)为该组行星齿轮的中心轮,第一组行星齿轮由驱动电机(7)连接的中心轮(1)驱动,后两组行星齿轮由中心轮固定架(4)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轮固定架(4)环周均匀设有定位孔(42);所述行星齿轮固定架(3)设有与定位孔(42)相匹配的均匀设置的行星齿轮定位柱(31)以及固定架定位柱(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定位柱(31)以及固定架定位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