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增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42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向输送单元,调向输送单元上设置有下料单元,安装基板的中部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码齐组件、角度控制单元与作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金属管件在进行角度对接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现有管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中需要人工根据焊接管件的角度控制管件进行角度调整,作业中需要人工控制夹具对管件进行固定,人工调整管件焊接角度精度差,影响管件连接角度的精密性,采用人工调节管件角度焊接作业,针对不同焊接角度的管件需要人工进行相应的调节,角度调节精确度低,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管件焊接的质量,需要人工搬运焊接的管件,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

An intelligent processing equipment for metal pipe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管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机械加工制造,汽车生产,桥梁钢构等方面对于金属管件的使用更加普遍,金属管件在加工使用中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尤其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将两根管件焊接成V字型结构的工件更加普遍。然而现有金属管件在进行角度对接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现有管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中需要人工根据焊接管件的角度控制管件进行角度调整,作业中需要人工控制夹具对管件进行固定,人工调整管件焊接角度精度差,影响管件连接角度的精密性,采用人工调节管件角度焊接作业,针对不同焊接角度的管件需要人工进行相应的调节,角度调节精确度低,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管件焊接的质量,需要人工搬运焊接的管件,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难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向输送单元,调向输送单元上设置有下料单元,安装基板的中部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码齐组件、角度控制单元与作业组件,首先角度控制单元根据实际的焊接要求控制调向输送单元调节至指定的工作角度,通过码齐组件对放置到调向输送单元上的管件码齐,使位于两侧调向输送单元上的管件位置统一,调向输送单元对码齐后的管件进行夹持,作业组件控制需要焊接的两个管件进行对接后,通过现有焊接设备对管件的连接位置处进行焊接作业,完成焊接作业后将焊接成型V型结构工件取出即可。所述角度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上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气缸上的推送块,推送块的左右两端对称铰接有推送支架,推送支架的下侧及远离推送块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推送支架与推送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推送块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上安装有控制圆板,控制圆板的下端面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卡位插杆,推送支架上设置有与卡位插杆配合的固定插管,推送支架上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与推送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所述调向输送单元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圆弧滑块上,圆弧滑块固定在安装基板上,安装基板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圆孔,固定框架与安装基板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固定框架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固定框架的上端前侧及其内侧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架上端面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进给组件、辅助组件与U型导引架,进给组件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上,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固定框架的前端上侧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设置有伸缩组件,固定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从动板,从动板位于角度控制单元的后侧;所述下料单元包括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放置框,放置框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放置框侧壁下侧位置处开设有两个阻挡槽,两个阻挡槽上下并排布置在放置框上,阻挡槽内活动设置有阻挡架,阻挡架与放置框的外壁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放置框的外壁上安装有阻挡电机,阻挡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阻挡控制架,阻挡控制架呈Z字型结构,且阻挡控制架的上端面内侧抵靠在位于上侧的阻挡架外壁上,阻挡控制架的下端面外侧抵靠在位于下侧的阻挡架内壁上,管件统一存放至放置框的内部通过阻挡电机控制阻挡控制架旋转带动两个阻挡控制架在阻挡槽内进行交错运动,运动中通过两个阻挡控制架的配合控制位于放置框最下端的管件进行输送,能够保证管件能够逐一输送,无需人工搬运管件,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智能化程度高。进一步的,所述码齐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安装有码齐推板,码齐推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码齐推架。进一步的,所述作业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基板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与滚珠丝杠的后端相连,滚珠丝杠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立板上,立板固定在安装基板上,滚珠丝杠上设置有进给块,进给块活动连接在安装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板上设置有带有圆孔的横板,横板的圆孔内活动设置有固定插杆,固定插杆与横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固定插杆的上端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卡位槽。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板的宽度小于推送支架至升降板之间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夹持框架,夹持框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框架上,夹持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活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固定框架内侧的一端上安装有夹持爪,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夹持框架之间套设有回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进给组件与辅助组件主体结构相同,区别在于进给组件上的夹持框架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上,且进给组件上的固定杆位于夹持框架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滚动球,位于辅助组件上的夹持爪内侧均匀设置有滚珠,位于进给组件上的夹持爪内侧均匀设置有凹凸不平的橡胶条,位于进给组件上的夹持框架下端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穿过固定框架上开设的滑槽延伸至固定框架的外侧,连接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进给块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对称开设在固定框架上端左右两侧的夹持槽,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气缸,双轴气缸上对称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活动设置在夹持槽内,矩形块上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内侧的前端开设有与滚动球配合的限位滚槽,且辅助组件上的固定杆抵靠在控制板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伸缩槽内的伸缩架,伸缩架的下端为半球结构,伸缩架与固定框架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弹簧,固定框架的内壁上安装有伸缩框,伸缩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推架,伸缩推架与伸缩框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伸缩推架上端面抵靠在伸缩架的下端面上,且伸缩推架与伸缩架接触的端面为从后往前向下倾斜阶梯结构,伸缩推架的后端连接有控制绳,控制绳的后端连接在码齐推架上。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金属管件在进行角度对接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现有管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中需要人工根据焊接管件的角度控制管件进行角度调整,作业中需要人工控制夹具对管件进行固定,人工调整管件焊接角度精度差,影响管件连接角度的精密性,采用人工调节管件角度焊接作业,针对不同焊接角度的管件需要人工进行相应的调节,角度调节精确度低,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管件焊接的质量,需要人工搬运焊接的管件,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2.本专利技术在作业中首先角度控制单元根据实际的焊接要求控制调向输送单元调节至指定的工作角度,通过码齐组件对放置到调向输送单元上的管件码齐,使位于两侧调向输送单元上的管件位置统一,调向输送单元对码齐后的管件进行夹持,作业组件控制需要焊接的两个管件进行对接后,通过现有焊接设备对管件的连接位置处进行焊接作业,完成焊接作业后将焊接成型V型结构工件取出即可。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下料单元作业中管件统一存放至放置框的内部通过阻挡电机控制阻挡控制架旋转带动两个阻挡控制架在阻挡槽内进行交错运动,运动中通过两个阻挡控制架的配合控制位于放置框最下端的管件进行输送,能够保证管件能够逐一输送,无需人工搬运管件,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智能化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基板(1),安装基板(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向输送单元(2),调向输送单元(2)上设置有下料单元(3),安装基板(1)的中部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码齐组件(4)、角度控制单元(5)与作业组件(6),其特征在于:/n所述角度控制单元(5)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第二气缸(51),第二气缸(51)上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气缸(51)上的推送块(52),推送块(52)的左右两端对称铰接有推送支架(53),推送支架(53)的下侧及远离推送块(5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推送支架(53)与推送块(5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4);推送块(52)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气缸(55),第三气缸(55)上安装有控制圆板(56),控制圆板(56)的下端面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卡位插杆(57),推送支架(53)上设置有与卡位插杆(57)配合的固定插管(58),推送支架(53)上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板(59),升降板(59)与推送支架(53)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510);/n所述调向输送单元(2)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支撑柱(21),支撑柱(21)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框架(22),固定框架(2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圆弧滑块(23)上,圆弧滑块(23)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安装基板(1)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圆孔,固定框架(22)与安装基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210),固定框架(22)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固定框架(22)的上端前侧及其内侧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架(22)上端面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进给组件(24)、辅助组件(25)与U型导引架(26),进给组件(24)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22)上,固定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27),固定框架(22)的前端上侧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设置有伸缩组件(28),固定框架(22)的侧壁上安装有从动板(29),从动板(29)位于角度控制单元(5)的后侧;/n所述下料单元(3)包括固定在固定框架(22)上的放置框(31),放置框(31)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放置框(31)侧壁下侧位置处开设有两个阻挡槽,两个阻挡槽上下并排布置在放置框(31)上,阻挡槽内活动设置有阻挡架(32),阻挡架(32)与放置框(31)的外壁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33),放置框(31)的外壁上安装有阻挡电机(34),阻挡电机(3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阻挡控制架(35),阻挡控制架(35)呈Z字型结构,且阻挡控制架(35)的上端面内侧抵靠在位于上侧的阻挡架(32)外壁上,阻挡控制架(35)的下端面外侧抵靠在位于下侧的阻挡架(32)内壁上;/n所述作业组件(6)包括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的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上与滚珠丝杠(62)的后端相连,滚珠丝杠(62)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立板上,立板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滚珠丝杠(62)上设置有进给块(63),进给块(63)活动连接在安装基板(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基板(1),安装基板(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向输送单元(2),调向输送单元(2)上设置有下料单元(3),安装基板(1)的中部从后往前依次设置有码齐组件(4)、角度控制单元(5)与作业组件(6),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控制单元(5)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第二气缸(51),第二气缸(51)上安装有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气缸(51)上的推送块(52),推送块(52)的左右两端对称铰接有推送支架(53),推送支架(53)的下侧及远离推送块(5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推送支架(53)与推送块(5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4);推送块(52)的上端安装有第三气缸(55),第三气缸(55)上安装有控制圆板(56),控制圆板(56)的下端面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卡位插杆(57),推送支架(53)上设置有与卡位插杆(57)配合的固定插管(58),推送支架(53)上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活动设置有升降板(59),升降板(59)与推送支架(53)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510);
所述调向输送单元(2)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支撑柱(21),支撑柱(21)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框架(22),固定框架(2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圆弧滑块(23)上,圆弧滑块(23)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安装基板(1)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圆孔,固定框架(22)与安装基板(1)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210),固定框架(22)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固定框架(22)的上端前侧及其内侧均开设有滑槽,固定框架(22)上端面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进给组件(24)、辅助组件(25)与U型导引架(26),进给组件(24)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22)上,固定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27),固定框架(22)的前端上侧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设置有伸缩组件(28),固定框架(22)的侧壁上安装有从动板(29),从动板(29)位于角度控制单元(5)的后侧;
所述下料单元(3)包括固定在固定框架(22)上的放置框(31),放置框(31)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放置框(31)侧壁下侧位置处开设有两个阻挡槽,两个阻挡槽上下并排布置在放置框(31)上,阻挡槽内活动设置有阻挡架(32),阻挡架(32)与放置框(31)的外壁之间连接有阻挡弹簧(33),放置框(31)的外壁上安装有阻挡电机(34),阻挡电机(3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阻挡控制架(35),阻挡控制架(35)呈Z字型结构,且阻挡控制架(35)的上端面内侧抵靠在位于上侧的阻挡架(32)外壁上,阻挡控制架(35)的下端面外侧抵靠在位于下侧的阻挡架(32)内壁上;
所述作业组件(6)包括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的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上与滚珠丝杠(62)的后端相连,滚珠丝杠(62)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立板上,立板固定在安装基板(1)上,滚珠丝杠(62)上设置有进给块(63),进给块(63)活动连接在安装基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件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齐组件(4)包括安装在安装基板(1)上的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
申请(专利权)人:朱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