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绿深专利>正文

流体动力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动力加热器,它包括外壳、内壳及设有输入管的热载体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外壳构成夹套空间,所述夹套空间一端的外壳设有输出管,其内壳设有所述热载体加速器,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一侧的内壳壁上设有导流孔,沿所述内壳的外壁周边设有谐振器阵列;沿所述内壳内壁周边的空间设有涡流器阵列,其涡流器阵列与谐振器阵列对应设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流体动力的加热装置。电泵机组给热载体建立压力和流量,使其在流体动力加热器中进行流动,从而被加热到给定温度。现有的加热装置是利用改变介质的物理—机械参数,如压力和体积,来获得热量的。在这些装置中,用蒸汽空气的混合气或液体作为介质,通过改变介质的压力和流速来产生热,以降低获得热量的电耗。前苏联的技术专利(CCCP NO.458591,F25B 29/00)公开了一种热发生器,该设备主要结构为带有球形密闭容器的机壳和电泵,机壳内设有热交换器及带有球阀的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所用的工作介质是水。其工作原理为将球形密闭容器内灌满水,通过电泵对容器内的介质进行压缩,通过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向用户供热。该加热器机壳内工作压力很高,近1000个大气压。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对机壳零部件,球阀和管道的强度要求很高,导致装置的成本昂贵。除此之外,使用高工作压力的装置进行住宅供暖还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俄罗斯技术专利PΦ(RU)2045715,кл,25D 29/00,也公开了一种热发生器。该设备包括园柱体机壳,在机壳内设有带旋流器的液体流速加速器,与其对应的另一端还设有阻滞器,其机壳上端盖上开有与阻滞器相连的输出孔,通过连通管与旋流器的端口同轴连接。流体介质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涡流,其速度逐渐增大,进入阻滞器后,介质的压力和流速降低,根据热力学定律,液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导致温度上升,因此上述设备的设置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果,但由于旁路管道存在附加损耗制约了总体效率的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动力加热器,它包括外壳、内壳及设有输入管的热载体加速器,其特点为所述内壳与外壳构成夹套空间,在夹套空间一端的外壳设有输出管,其内壳设有所述热载体加速器,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一侧的内壳壁上设有导流孔,沿所述内壳的外壁周边设有谐振器阵列;沿所述内壳内壁周边的空间设有涡流器阵列,其涡流器阵列与谐振器阵列对应设置。所述谐振器阵列至少为一排,可以是多排,组与组之间为差角设置,其角度根据供热温度要求而定。所述涡流器阵列为若干个涡流器呈梳状排列组成,其涡流器陈列至少设一排,可以设多排;涡流器的阵列数目与谐振器的阵列数目相同,涡流器阵列与谐振器阵列设置位置对应。所述涡流器阵列位于内壳中部,与所述谐振器阵列对应设置,所述涡流器陈列距内壳内壁留有空隙。所述涡流器由薄金属带制成,并将其拧为麻花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将60%的流体能转换成热量,由于内壳外壁上安置谐振器阵列,在其所产生的超声波作用下,建立附加涡流,能显著地增强穴陷过程,大量提供热量,这样,能够几乎全部地利用热载体的流量能。涡流器采用薄金属带制成,其厚度为0.1~0.3mm,拧成麻花状,由10个以上的涡流器沿内壳的周边空间固定成一个整体,呈梳形,由于液体阻力增大2.5倍左右,使得供热量增加20~100%。在所述内壳上设置谐振频率约13-17千赫兹的谐振器,谐振腔制成密闭的哨筒,成组地固定在内壳外壁上,离开旋流器一定距离,且哨筒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的结构与自然对流相比,提高了努赛利特准则5倍以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流体动力加热器是加热系统中的无源部件,在其内部发生的过程高效地将热载体的动能转化成热能,热量的获得由两部份组成1.涡流的散逸作用产生热。旋流器激励热载体产生涡流,并被涡流器维持住,在此过程中粘合力产生功,有序运动的形式过渡到无序的热运动形式产生功;2.穴陷过程产生热。在谐振器超声波激励下,热载体中产生气穴以及往后的陷裂产生热量。加热系统中的能源是电泵机组,其对热载体建立必要的压力和一定的流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其具有优点如下1.将谐振器阵列与涡流器阵列相对设置于内壳的内外壁上,通过内壳一端的导流孔与外壳夹套连通,使得由流体加速器进入内壳的热载体流经涡流器,维持旋涡流动的性质,提高了热转换效率,可有效降低成本。2.该设备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用于楼宇和住宅的供暖,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加热,以及对农产品和食品进行烘干或巴氏杀菌等,此外,还可对管道和容器中的原油或石油产品直接进行加热以降低原油或石油产品的粘度,改善其流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流体动力加热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流体动力加热器沿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流体动力加热器沿B-B线的放大剖视图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流体动力加热器包括半径为R的园柱体内壳1,外壳2,内壳1与外壳2构成夹套空间,在夹套空间一端的内壳1上设有热载体加速器5,热载体加速器5内设有输入管6,与热载体加速器5同一端的外壳2夹套中,沿热载体旋转的切线方向设有输出管9;与热载体加速器相对的夹套空间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在密封盖3一侧的内壳1壁上设有导流孔8;沿内壳1外壁周边,且离开热载体加速器5一定距离径向设置一排或多排谐振器阵列4,各谐振器阵列4排与排之间移相一定角度,每排谐振器阵列由至少10个谐振器以均等距离固定于内壳1外壁上;在内壳1内壁的半径R~0.9R的周边空间沿园周设置一排或多排涡流器阵列7,每个阵列由至少10个涡流器沿内壳的周边空间固定成一个整体,呈梳形;谐振器阵列4与涡流器阵列7以相同数量对应设置。设于热载体加速器5内的输入管6与外设水泵的出水口相接;与热载体加速器5一端的外壳2夹套中设置的输出管9与外设的抽汲泵连接或直接向用户供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外设水泵在热载体加速器5的输入口建立压力,使热载体旋转进入流体动力加热器的内壳1,热载体加速器5驱动热载体转动,使其产生旋涡流动;流经涡流器阵列7产生涡流发热,使热载体在加热器内壳1的所有工作区域维持旋涡流动,并流向内壳1的另一端。热载体流沿途被形成密闭哨筒的谐振器4所产生的超声波所激励,饱含气泡,并产生穴陷过程。气泡撕裂产生大量的热被热载体带走。热载体经导流孔8流到夹套空间中,夹套空间收集从导流孔8导引出来的热载体,且导向突出在夹套空间中的谐振器上,冲刷谐振器的壳体,带走穴陷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加热至更高的温度并沿夹套流至输出管9。一部分被泵吸走与用热器返回的载体一起重新加给加热器。往后的过程重复进行。在输出管9的出口处和热载体加速器5输入管6的进口处连接三通接头,直接收集部份热载体输出提取热量,或者采用热交换器从外壳2与内壳1的夹套中提取热量。本流体动力加热器为模块结构,为获得更大的产热量可选用相应流量的泵将数个模块集成起来实现。本技术所用的热载体加速器,根据需要还可以选用旋流器或其他形式的加速器。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动力加热器,它包括外壳、内壳及设有输入管的热载体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外壳构成夹套空间,所述夹套空间一端的外壳设有输出管,其内壳设有所述热载体加速器,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一侧的内壳壁上设有导流孔,沿所述内壳的外壁周边设有谐振器阵列;沿所述内壳内壁周边的空间设有涡流器阵列,其涡流器阵列与谐振器阵列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阵列至少为一排,排与排之间为差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器阵列为若干个涡流器呈梳状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加热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绿深拉柯特金·阿列克山得拉·阿列克山得罗维奇崔越昭拉德金娜·嘉宁娜·斯捷潘诺夫娜阿尔洛夫·鲍里斯·列翁尼达维奇
申请(专利权)人:陈绿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