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柳颖专利>正文

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6162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管道,所述热回收管道包括互相配合的热输出管道和热吸收管道,所述热输出管道的入口与加热装置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热吸收管道的出口与加热装置的入口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利用对高温的流体(例如沸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减少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以达成减小碳排放、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很多的公共场所和私人场合,例如体育场、公园、会议厅、公寓房等地,人们的快速安全饮水是个大问题。由于水的内能很高,例如,在未损失热能的理想前提下,5kg水从25℃升至100℃时所需要消耗的热能如下:Q放=cm(t-t0)=4.2×103J/(kg·℃)×5kg×(100℃-25℃)=1.575×106J,所以,为了让人们在任何场所、场合下都可以安心喝到及时冷却的沸腾开水,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所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热回收管道,所述热回收管道包括互相配合(热交换)的热输出管道和热吸收管道,所述热输出管道的入口与加热装置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热吸收管道的出口与加热装置的入口流体连通。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延伸形成沸腾腔且沸腾腔的至少一部分腔体高于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中设有加热器。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入口与加热腔流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沸腾腔流体连通。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热装置输出通道,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通过加热装置输出通道与沸腾腔流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输出通道与沸腾腔和/或加热腔互相配合(热交换)。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输出通道为下行管道。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互相配合的热输出管道和热吸收管道为并行管道。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输出管道为下行管道。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吸收管道为上行管道。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输出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回收管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道,且各管道之间依次流体连通。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输出管道上设有多个引出口。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出口位于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道的热回收管道的同一侧。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驱动管道内流体的流体输送装置。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与热吸收管道的入口流体连通。在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与热输出管道的出口流体连通。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热回收装置剖面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剖面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加热装置11加热腔12沸腾腔13加热器14加热装置输出通道2热回收装置21热回收管道211热输出管道212热吸收管道213引出口214温度检测装置3流体输送装置4第一存储装置5第二存储装置601待加热的流体602预热流体603已加热流体604冷却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1和热回收装置2,所述热回收装置2包括热回收管道21,所述热回收管道21包括互相配合的热输出管道211和热吸收管道212,所述热输出管道211的入口与加热装置1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热吸收管道212的出口与加热装置1的入口流体连通。所述流体连通通常指在装置之间可将一装置中的流体引入另一装置中,所述流体通常指有固定质量而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液体和气体,液体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水。所述互相配合具体指热输出管道211和热吸收管道212之间可以实现热交换。实现热交换的方法可以是例如,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等方法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输出管道211和热吸收管道212可以为并行管道,并行管道可以使得管道之间充分地热交换。在本技术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输出管道211为下行管道(热输出管道211的入口高于热输出管道211的出口),所述热吸收管道212为上行管道(热吸收管道212入口低于热吸收管道212的出口),以使得热输出管道211中温度较高的流体可以与热吸收管道212中温度较低的流体实现充分地热交换。待加热的流体601可以被引入热回收装置2的热吸收管道212中,待加热的流体601可以在热吸收管道212中经受热交换以产生预热流体602。预热流体602可以被引出热回收装置2,预热流体602还可以被引入加热装置1进行加热以产生已加热流体603。已加热流体603可以被引出加热装置1,已加热流体603还可以进一步被引入热回收装置2的热输出管道211中,可以在热输出管道211中经受热交换以产生冷却流体604,冷却流体604可以被引出热回收装置2。本技术所提供的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中,所述热输出管道211上还可以设有温度检测装置214,以检测热输出管道211中流体的温度。例如,可以在热输出管道211的出口设置温度检测装置214,当热输出管道211所输出的流体,例如冷却流体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可以停止热交换(例如,可以停止向热吸收管道212中进一步引入待加热的流体601),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14可以是例如温度计等。本技术所提供的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中,所述热回收管道2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道,且各管道之间依次流体连通,可以充分节约空间,还可以提高热交换效果。例如,可以是多个横向的管道,管道可以间隔设置(例如,平行间隔)并依次流体连通。所述热输出管道211上还可以设有多个引出口213,用于引出热输出管道211中的流体,例如,由于热输出管道211中不同位置的流体温度可以不同,所以可以通过特定的引出口213引出所需温度的流体。在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引出口213可以位于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管道的热回收管道21的同一侧。本技术所提供的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中,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1可以包括加热腔11,加热腔11可以延伸形成沸腾腔12且沸腾腔12的至少一部分腔体高于加热腔11,加热腔11中设有加热器13。在本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腔11向上延伸形成沸腾腔12,加热器13可以对加热腔11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后的流体会进入沸腾腔12。本技术所提供的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中,加热装置1的入口可以与加热腔11流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的出口可以与沸腾腔12流体连通。预热流体602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的入口被引入加热腔11中,沸腾腔12中的流体可以作为已加热流体603通过加热装置1的出口被引出加热装置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1)和热回收装置(2),所述热回收装置(2)包括热回收管道(21),所述热回收管道(21)包括互相配合的热输出管道(211)和热吸收管道(212),所述热输出管道(211)的入口与加热装置(1)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热吸收管道(212)的出口与加热装置(1)的入口流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1)和热回收装置(2),所述热回收装置(2)包括热回收管道(21),所述热回收管道(21)包括互相配合的热输出管道(211)和热吸收管道(212),所述热输出管道(211)的入口与加热装置(1)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热吸收管道(212)的出口与加热装置(1)的入口流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包括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延伸形成沸腾腔(12)且沸腾腔(12)的至少一部分腔体高于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中设有加热器(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入口与加热腔(11)流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1)的出口与沸腾腔(12)流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还包括加热装置输出通道(14),所述加热装置(1)的出口通过加热装置输出通道(14)与沸腾腔(12)流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输出通道(14)与沸腾腔(12)和/或加热腔(11)互相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循环流体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柳颖
申请(专利权)人:周柳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